特里·平卡德(Terry Pinkard),国际著名黑格尔研究专家,美国乔治敦大学哲学教授,美国西北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德国图宾根大学“荣誉教授”和“荣誉教师”,德国《哲学研究杂志》编委会顾问。学术兴趣在于从康德到现时的德国哲学,尤其是这个期间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出版有《黑格尔的辩证法:可能性的解释》(1988)、《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理性的社会性》(1994)、《德国哲学(1760—1860):唯心主义的遗产》(2002)等。
特里·平卡德(Terry Pinkard),国际著名黑格尔研究专家,美国乔治敦大学哲学教授,美国西北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德国图宾根大学“荣誉教授”和“荣誉教师”,德国《哲学研究杂志》编委会顾问。学术兴趣在于从康德到现时的德国哲学,尤其是这个期间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出版有《黑格尔的辩证法:可能性的解释》(1988)、《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理性的社会性》(1994)、《德国哲学(1760—1860):唯心主义的遗产》(2002)等。
讽刺是关于既必须投身于其中,又必须超然于外的感觉的恰当立场…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浪漫派艺术家,因为他自己的主体性和承诺从来不限于在他的戏剧中所发现的那些东西;“莎士比亚”不仅是他的戏剧的作者,在他留下的各种文本的不同外观背后,总是能够发现,他是以戏剧性的方式在场的。…浪漫派诗歌的“第一戒律:诗人的自由选择(willkur)不能容忍任何法则高悬于诗歌之上”。这就是施莱格尔自己对自发性和自律论题(起源于康德并由费希特继承)的彻底化。
——引自章节: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片断化生活的讽刺
康德前两个《批判》以及其他著作所呈现的理智同世界的关系图景表明,在我们通常以经验的方式对待世界时,为了理解经验对象,我们必须要有一种理智的自发性要素;这种自发性是非派生的,同时它既不涉及对何既定对象的理解,也不涉及任何自明的第一原则。相反,它的自发性特征表明它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力量产生出来的。在这种自发性中,人类行动者产生出若干“规则”,凭借它们,我们经验的诸“直观”被整合进人类经验的有意义的整体当中;如果这些规则不与这些经验性的、直观性的要素相结合,这种自发性的结果就将全无意义(Bedeutung),即是说缺乏同世界的客观联系。然而,当转进到道德领域当中时,为了其意义,这种自发性就不再受到直观的束缚;在与行动的关系中,自发变成了自律,变成了直观到道德法则并因此推动我们自己去行动的机能。
——引自章节:第三章哲学革命(三):审美鉴赏、目的论和世界秩序
《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歌德谈话录》内容简介:《中国翻译家译丛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歌德谈话录》以文艺理论题材为主,选
本书用哲学的观点,分析了很多和金融相关的热点问题,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剖析常见的金融事件,学术支持下带有情怀的思辨,给读者耳
绝大多数有知识的人今天仍然认为数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不可动摇的知识体系,数学推理是准确无误的。这本专著驳斥了这种神话。作者
《禅的故事》内容简介:☆易中天说禅:半小时走进禅的前世今生。阐释禅之美、禅之奥。☆国画大师黄永厚传世佳作,精装典藏。☆流畅
《唐代科举与文学》内容简介:本书在梳理唐代科举制度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考述唐代取士各科,如明经、进士、制举等的情况,考察了唐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内容简介:1572年8月24日,圣巴托罗缪日,在法王查理九世默许下,新教军事领袖科里尼被天主教一方吉斯公爵亨利
Investigatethedynamicimpactthatcuringcatastrophicdiseases,suchascancer,leukemia,...
《高老头》内容简介:该讲述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
《知识(中文版)》内容简介:人类天生渴望知识。但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它和纯粹的信念有何不同?在你声称知道某件事之前是否需要能
《生产(第10辑)》内容简介:本辑专题是“迈向思辨实在论”。“思辨实在论”缘起于2007年4月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一次会议,与会者包括
“死灰复燃”的卖淫嫖娼现象在中国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其由南到北的滋蔓泛滥已逐渐形成具有相当经济规模的地下“性产业”
《大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与治理机制研究》内容简介:在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安全与大数据应用是当下亟须解决的一个矛盾问题。本书试图
这部书叙述一群美国科学家如何开创“21世纪的科学”的故事,对正在形成的科学的复杂体系做了深入浅出的描述。介绍了“一场新的启
《启蒙的三个批评者》内容简介:该书首次掘取以赛亚·伯林思想史研究项目中的三块宝石,通过对启蒙运动的三个批评者的共情视角和深
内容简介本书是世界著名作家书写童年时光的短篇小说集,纳丁•戈迪默、玛格利特•阿特伍德等26位当代文坛名家在书中各显身手,不同
吉奥乔·阿甘本最著名的论著均属于政治哲学领域,国内也不乏出版,但其处女作讨论的却是诗学和美学。《没有内容的人》是他系统性
维克多·特纳(1920-1983)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当活跃和多产的人类学家。他在恢复人们对比较宗教学的兴趣及开创“符号人类学”的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二卷)》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关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及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研究的多卷本论著《文本的深度耕
著者简介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SamuelEnochStumpf,1918~1998),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福特研究员、牛津大学洛克菲勒研究
作者进行的是专业视角的“公共话语”表述,主要涉及对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的叙述,尤其是20世纪现代观念主导下的城市再造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