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书

致青年书

作者:舒新城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9-12

评分:7.9

ISBN:978755962454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

大教育家、出版家,《辞海》首任主编写给青年人的治学治事恋爱箴言

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之后,又一民国知识分子的教育智慧

愉快的心绪、豪爽的气概、勇敢的精神是青年人宝贵的特质

……………………

◎ 编辑推荐

★ 舒新城先生是教育家、出版家、《辞海》首任主编、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他站在传统与现代之交,既有旧学底子,又接受了新式教育。舒新城认为人在社会上获得高贵的地位、重大的责任,全靠中学的教育做基础,这也是他为何尽心尽力于青年教育的缘故。他提出教育为人的目标是:一、处己须具平民的精神,治事须耐劳负责;二、以宇宙为大学校,继续不断地研究学问。

★ 他对于青年人给出的经验与见解,在今天仍然适用,而今天愿意给青年人说点诚实而有益的话,显得多么难能可贵!对于青少年,除却学问外,他以为生活、职业、事业上的问题也与求学同样的重要。他曾经为这些问题烦扰多年,而且看见无数的青年受这些问题烦扰。故此,他像一位大朋友,不厌其烦又巨细无遗,给出了如何交友、如何恋爱、如何用钱等的建议。

★ 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资深出版人,历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谭徐锋工作室负责人谭徐锋整理。

…………………………

◎ 对作者的评价

上海辞书出版社前身是中华书局编辑所,舒新城一直担任所长。1982年,我去上海采访了当时出版社的包社长。他说舒先生不仅主编了《辞海》,还是中国推广电化教育的第一人,中国进行艺术摄影的第一人,中国引进道尔顿制的第一人,中国研究教育学的第一人。

——溆浦武陵文化研究会会长舒新宇

沈从文在一篇文章里写到溆浦,说溆浦在湘西文化中水准特别高,读书人特别多。他对舒新城也很敬佩。舒新城主编《辞海》的编辑思想和方法都开时代先河,很有创新意识,为中华民族进入近现代社会做了文化准备。农耕文明知识体系和工业革命知识体系之间有一堵墙,难以对话,中国要推进到现代社会需要拓展知识体系,需要有新的思维工具。当时《辞海》的出版,为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从文化上提供了新工具、新思维。我们常说解放思想,很重要的就是要有新的思维工具。在中国人的头脑里装入新工具,对于中国走向世界大有好处。

——吉首大学教授张建永

为了一个“猹”字,舒新城给鲁迅写信。上世纪90年代,我读《鲁迅书信集》,读到鲁迅1929年5月4日致舒新城先生的信,说《故乡》中的“猹”字,是他根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一个字。原来,舒先生主编《辞海》时,手头资料查不出这个“猹”字,特意致函问询。舒先生的严谨和鲁迅的坦诚,都让我印象深刻。

——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邓宏顺

教育关系民族和民族的未来,认真研究近代中国教育史,搞好教育改革,舒新城先生的回忆录是不可不读之书。

——杨天石(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教授、博导)

《我和教育》引导我们回溯现代教育的源头,也使我们明白,现代教育的百年历程其实只走了一步。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舒新城是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史家,坐能言,起能行,阅历丰富。他这一段经历,是传统与现代之交时教育变革的反映,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与时代关系的反映。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舒新城先生的回忆把读者带回到了过去的时代,那时教育的物质条件虽然贫困,但教育的精神却丰富多彩,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谢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教育家舒新城先生写给青年朋友的一个集子,收录了他1926~1931年间所写的七封书信,信中讨论的主题全是关于青年的,涉及治学、治事、恋爱三个方面,把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奉献给青年朋友。本书亦收录他1940年前后写给子女的七封信,内容相似,体例相仿。

舒新城饱读诗书,又久经沧桑,对于民间疾苦知之甚深,在教育、出版领域精耕细作,提出的不少看法让人觉得言之有物、亲切有味。他很坦诚,对于形形色色的青年困惑思考很多,善于结合亲身经验,无论是读书、恋爱、交友,还是其他提升自我的途径,他提出的建议都能体贴入微,给人以启发。

作品目录

致青年书
致读者书代叙
致青年书——讨论几件关于读书的事
致中学生书——关于求学治事的几个小问题
致青年教育家
考试与文凭——致中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恋爱上的几个问题——给男女青年的一封公开信
爱的无抵抗主义——复某君兼论金罗情杀事
附录 中学生的将来——在绍兴浙江第五中校讲演
给孩子的信
怎样自立和进修
一个错综的婚姻问题
关于用钱及其他
关于交友
父与子
几个切身的问题
做人做事的方法
整理后记 致快慰而真切的青春
· · · · · ·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舒新城(1893—1960),中国著名教育家、出版家、辞书编纂家,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1936年版《辞海》主编。先后担任过中学教员和大学教授,从事教育研究,撰写有多种教育著作;后担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长期从事出版工作。曾任1954年、1959年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58年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其一生著述颇丰,仅2013年上海辞书版的《舒新城日记》影印本就达34卷,500万字,是目前所见我国出版界所存篇幅最长的一部日记,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出版史的研究及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

◎ 整理者简介

谭徐锋,生于重庆垫江。历史学博士。资深出版人,历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谭徐锋工作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晚清民国政治史、文化史与知识分子史,从事近代中国文献整理,兼及传统书画鉴赏。与杨天石先生合...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无论何人对于其人而有爱情,绝不会不承认其所爱者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若说她已爱过金,即不应再爱第二人,则与武断的宗教家强迫人不许怀疑上帝,专制的君主强迫人不许批评国政有什么不同?你反对宗教与专制的君主是为着他们锢蔽思想,难道这“从一而终”的习俗,便不是锢蔽思想吗?若说爱人为人所夺,心所不甘,因而将她杀死以泄愤,这种情调自是青年所常有,然而决不能说是由于爱的驱策,只是欲的激动而已。

——引自章节:爱的无抵抗主义——复某君兼论金罗情杀事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