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社会建构

现实的社会建构

作者:[美国] 彼得·伯格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3

评分:9.4

ISBN:9787301302071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彼得·伯格(Peter Berger,1929—2017),奥裔美国社会学家,现象社会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新保守主义的代言人之一。与卢克曼同为舒茨的学生,两人私交甚笃并长期合作。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宗教社会学和关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其社会学思想具有人本主义和现象学的特征。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人类的价值,研究人类自身的状况,视知识社会学为社会学理论的根本,认为其使命是对现实的社会建构进行分析,即对社会的双重属性进行分析。一方面,社会是涂尔干所说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它也是韦伯论证的理解的主观意义,所以知识社会学要对客观的建构和主观的建构作出理论说明,以揭示在日常生活中“人是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创造的社会的产物”这一常识性道理。他还把现实的建构理论与现象学方法用于宗教社会学研究,提出“方法论的无神论”研究准则,其宗教对人类建构和维系世界的作用理论及宗教世俗...

()

作品目录

前言/ 001
绪论:知识社会学问题/ 001
第一章日常知识的根基/ 025
第一节日常生活现实/ 027
第二节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 038
第三节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与知识/ 045
第二章作为客观现实的社会/ 061
第一节制度化/ 063
第二节正当化/ 115
第三章作为主观现实的社会/ 159
第一节现实的内化/ 161
第二节内化与社会结构/ 202
第三节关于认同的理论/ 214
第四节有机体与认同/ 222
结语:知识社会学与社会学理论/ 229
注释/ 237
主题索引/ 261
人名索引/ 271
译后记/ 279
· · · · · ·

作者简介

彼得·伯格(Peter Berger,1929—2017),奥裔美国社会学家,现象社会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新保守主义的代言人之一。与卢克曼同为舒茨的学生,两人私交甚笃并长期合作。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宗教社会学和关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其社会学思想具有人本主义和现象学的特征。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人类的价值,研究人类自身的状况,视知识社会学为社会学理论的根本,认为其使命是对现实的社会建构进行分析,即对社会的双重属性进行分析。一方面,社会是涂尔干所说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它也是韦伯论证的理解的主观意义,所以知识社会学要对客观的建构和主观的建构作出理论说明,以揭示在日常生活中“人是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创造的社会的产物”这一常识性道理。他还把现实的建构理论与现象学方法用于宗教社会学研究,提出“方法论的无神论”研究准则,其宗教对人类建构和维系世界的作用理论及宗教世俗...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如果一个社会具有普遍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矛盾世界,那就会使主观现实和身份认同呈现出一些特殊构型。人们会日渐普遍意识到所有世界的相对性,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世界,此时它在主观上被视为“某一世界”,而非“唯一世界”,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结果:个人的制度化行为被理解为“一种角色”,个人可以在意识中把自己与角色分离开来,以操控的方式来“扮演”它。比如,贵族就不再简单地是个贵族,他会装成一个贵族,等等。与个人假扮自己的非预定身份相比,假扮自己的预定身份上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情,它的影响要深远得多。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这种情形越来越普遍。

——引自章节:第二节内化与社会结构/202


自身的社会位置会带来相应的狭隘立场,在克服这一困难时,不同的社会群体表现出的能力有着巨大的差异。曼海姆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阿尔弗雷德韦伯所说的“与社会无涉的知识分子”。他们隶属于一种间隙阶层,从而相对超越了阶级利益。

——引自章节:绪论:知识社会学问题/001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