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作者:邱天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19-4-1

评分:7.4

ISBN:978752170092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邱天,麦肯锡7年咨询顾问,互联网行业5年运营管理,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硕士,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作为生活在北京的职场妈妈,她通过公众号“清醒贪心记”分享职场方法和情感生活体会。她认为,焦虑的来源在于“贪心”,想要更多,想要更快,想要捷径,而达成愿望的途径,在于保持“清醒”,在于 “选择”,用方法论更好地认知世界、管理人生。

作品目录

自 序_
第一章 是谁出的题这么难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_
哪怕拿到一手烂牌_
人到中年何来勇气_
量力而行,是一生的功课_
在贪心的世界里保持清醒_
第二章 找到热爱,投入进去
建设自己的优势_
态度决定能力的故事_
不做系统里冰冷的表单_
方法与效率,并非世间唯一的修行_
靠谱,就是值得彼此托付_
找工作,豁出去的人怎么做_
第一份实习,要啥自行车_
创业圈与“不睡觉”_
第三章 我在麦肯锡学到的智慧
我的前半生,是个做咨询的_
案例面试:工作中的解题思维_
给新人的4条职场建议_
怼老板前的5个思考_
高效始于想清楚、说清楚、问清楚_
麦肯锡思维:大卸八块,化繁为简_
追问一句“so what”_
MBTI测试如何能帮到我们_
第四章 那个对的人,是个成年人
没有房子的男生,嫁不嫁_
婚姻里可以有公主梦吗_
离婚教我的那些事儿_
负能量关系_ 201
婚姻中,为何甜言蜜语如此重要_
第五章 职场妈妈的怕和爱
善良是一种选择_
我被职场妈妈养大,我也是个职场妈妈_
女性如何兼顾职场和家庭,我已经放弃寻找答案了_
悲观中保持乐观,也是一种达观_
如果生命还有30天,我给女儿的遗言_
· · · · · ·

作者简介

邱天,麦肯锡7年咨询顾问,互联网行业5年运营管理,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硕士,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作为生活在北京的职场妈妈,她通过公众号“清醒贪心记”分享职场方法和情感生活体会。她认为,焦虑的来源在于“贪心”,想要更多,想要更快,想要捷径,而达成愿望的途径,在于保持“清醒”,在于 “选择”,用方法论更好地认知世界、管理人生。

精彩摘录

我擅长专心纸质地做好项目,不擅长一边创业一边照看孩子;我擅长接受任务,指哪儿打哪儿,不擅长提出质疑,盘算这个方向该不该做;我擅长不惜一切代价、一掷千金地达成所愿,不擅长在创业公司盯着现金流,精打细算怎么赚钱;我擅长精益求精地追求完美、不擅长连滚带爬地到达终点.....这个过程比我想象的狼狈,也比我想象中的过瘾。直到此时,我跌跌撞撞,居然尚倒地不起。《TheGoodWife》第一季中Alica说到:“局面不会变得更容易,但你确实会变得更擅长应对它”(Itwon‘tgeteasier,butyoudogetbetteratit.)来路,将一直如是。没有什么是确定的,没有什么是容易的,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命运/天赋/经验/青春的红利或许都不再起效。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选择,选择去碰触自己的底线,选择去经历未知的风景,选择去看看我们究竟能走多远。小鼹鼠不会改变;我,可以。

——引自第25页


我被职场妈妈养大,我也是个职场妈妈我曾经在一个活动中担任嘉宾,现场有人问我,你工作那么忙,对孩子会内疚吗?我回答:“会的。”但若我是个男的,大家会问我这个问题吗?是否应该为孩子牺牲职业发展,妈妈们确实面临着比爸爸们更大的压力。我很少写自己做母亲的文字,原因很简单—功效未被证明。我有信心分享如何学英语,因为我英文之前很烂,现在能在麦肯锡、亚马逊、常青藤学校里生存下来。而我尚不知4岁的女儿,以后会长成什么样子,能否经受住人生的惊涛骇浪,能否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与幸福。幸运的是,我妈妈如何教养我,已经出结果了—算得上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工作顺利(不敢说完满,但说得太谦虚也对不住爸妈)。那么,身为职场妈妈的我妈妈,搭配一个工作勤力的我爸爸,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01_先说说,我爸妈很忙这个事实。1979年,知青返城,他们从江西农村回到了上海。快30岁了,他俩只有初中文凭,参加了高考,进入了“文革”后大龄青年们的“业余大学”(小时候,我一直以为父母嘴里的“业大”是“夜大”,因为他们夜里上课)。白天工作,晚上念书,没有长辈帮忙,没有保姆、阿姨,没有冰箱、微波炉、洗衣机,没有嘀嘀专车。他们做了一个决定,送我去全托,即寄宿幼儿园。那时候是单休,周六傍晚他们把我接回,周日下午送去。也就是说,在3到6岁的所谓敏感期,我和父母每周在一起的时间只有24小时。(我并没有留下什么童年阴影。)上小学后,我就成为那个年代非常普遍的“双职工家庭胸前挂钥匙的孩子”。妈妈早早教会我划火柴、点煤气、用蒸锅热饭菜、烧开水、装热水瓶。我也会参加课外活动,少年宫、少科站、少年报社……三年级起自己坐公共汽车赶来赶去,他们也从不问我学了什么。中学后,有一次妈妈路过学校,想接我回家。跑到教室一问,同学们说我在楼上。晚上妈妈问我:“你今天怎么在楼上啊?”我回答:“妈妈,你去了高一,我在高二。”我妈恍...

——引自第201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