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的誕生並非海洋,而是在「歐亞大陸」!
跳脫以西方為主體的思想,以「陸地理論」建構世界史。
成吉思汗創始、顛覆常識的史上空前的帝國
──「大蒙古國」,
真正打破國家、民族、國界限制,後世歐亞大陸上的帝國都繼承了蒙古血脈!
蒙古帝國統合歐亞大陸才是世界史的真正開端!
十三、十四世紀,佔有歐亞大陸大部分區域的超廣域世界帝國──「大蒙古國」,無疑在人類歷史上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帝國東起日本海,西至多瑙河口、安那托利亞高原、東地中海沿岸,各個以成吉思汗為始祖的不同帝室和王族,在各地逐漸形成各種形式的政權。雖然存在的時間長短不同,但整體而言,蒙古身為歐亞大陸共同的統治階層,至少君臨了兩個世紀。
蒙古帝國和其時代總括了在此之前的歐亞歷史,以及整個歐亞非大陸上的營生方式。然而,在蒙古帝國逐漸瓦解之後,從這一階段開始的歷史,我們對於所有「蒙古」所累積、創造出的事物,和對之後留下的各種影響和遺緒還不甚了解。以至於要了解現今歐亞大陸的局勢時,還是採用以西歐為中心創造的世界史架構,而忽略了「陸地」串聯起世界的時間實際上早於海洋。
■直至二十世紀初期,世界各地仍在「蒙古帝國的陰影」壟罩之下!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消失的帝國,都是在蒙古帝國之中所誕生。
回顧二十世紀初期幾乎一起消失的各個帝國,每一個的起源實際上都與蒙古帝國和其時代有著某種關聯。蒙古人在東歐、中亞、印度、中國都留下了「帝國」,這些帝國直接鑲嵌進了當地的歷史,影響持續至今。
羅曼諾夫王朝的俄羅斯帝國是因為抵抗朮赤兀魯思(欽察汗國)而建立;鄂圖曼帝國的形成與位在伊朗中東地域的旭烈兀兀魯思(伊兒汗國)有關;帖木兒帝國是從中亞的察合台兀魯思中誕生,並於十六世紀南下,進入印度次大陸建立蒙兀兒帝國,直到十九世紀中葉英國人抵達為止。位在歐亞大陸東方的中國更不用說,在大元兀魯思被消滅後二百五十年,出現了性質上是滿蒙聯合政權的大清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幾年,這些帝國不約而同相繼崩潰,蒙古之後的「帝國史」,在這個時候算了一次總帳。此時才是漫長「近世」的最終結局。
■不是只有進入十五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後,才可以完整敘述世界史。
世界史除了「海洋觀點」,「陸地理論」也不可少!
至今為止對於世界史的敘述,傾向以「海洋觀點」為主軸。事實上,此種「世界史」的形象不僅是以歐洲為本位,更是以西歐為本位的產物。好像在「地理大發現」之前的歷史都是分段且地域上破碎,接著則忽然轉變成僅以歐洲為中心、開始透過海洋朝全球擴張。
全球化不是直到十五世紀之後才開始大幅發展,其實在相當於「後蒙古時代」的「大航海時代」時,「海進」和「陸進」幾乎同時發展。除了葡萄牙與西班牙積極前往海外發展,在陸地上,這時也是大蒙古國分解成幾個新型地域帝國的時代。
以西歐中心主義為主的歷史形象,欠缺對於歐亞大陸應有的分析視角。結果變成,世界史的整體架構只要能夠將最終目標落在西歐勢力的擴大和因此帶來的「世界統合」就好,這是在距今約一百年前的歐洲經過體系化的認知所架構。可以說現今我們熟悉的世界史脈絡,正是歐洲最充滿自信的十九世紀末的產物。
■「蒙古人」是好戰、野蠻,帶來巨大破壞的東方民族嗎?
摘除東西方傳統史觀中,對於「蒙古人」的刻板印象!
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的歷史敘述之中,蒙古人都被塑造成對文明帶來破壞的野蠻形象。十三世紀拔都西征時,打倒了強大的匈牙利王國,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呼籲歐洲團結一致對抗東方蒙古的恐怖威脅。另外,在俄羅斯的傳統歷史敘述中,蒙古人更被寫成侵略羅斯諸國、嗜血好戰的民族。
然而實際情況完全不是如此。蒙古人並非強大的暴力集團,蒙古軍團與他們的對手相比,破壞力並沒有特別強大,只是較為團結,不會出現陣前倒戈、互相內鬥的情況。蒙古也從來不做無謀的進攻,總是在蒐集情報、擬定縝密戰略後才會出擊。蒙古作戰不是毫無保留地侵略,而是在盡量降低自身傷亡、有十足把握時才會發動攻擊。
蒙古帝國幾乎沒有明顯的種族歧視,只要有過人之處就會受到重用。蒙古是各種人群共生的「開明帝國」,「蒙古人」也不是依靠血緣來定義,願意成為「伊利」(夥伴)的人群皆是蒙古的一分子。真正不受國境、族群限制的大蒙古國,正是現今立足亞洲、從基礎知識開始重新構築世界史時的關鍵。
====================
■《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至今為止我們從小教育學習的世界史,傾向以「海洋觀點」為主軸。但事實上,此種世界史的形象是以歐洲為本位的產物。彷彿世界史的整體架構只要能夠將最終目標落在西歐勢力的擴大和因此帶來的世界統合就好。忽略了在西方人來之前,歐亞大陸自古便是東西連通的狀態。
本書的啟示是:
台灣對世界史的理解,長久以來被西方史學觀點給左右,對內亞在世界史上的影響還不甚了解。事實上,大蒙古國早在十四世紀便整合了歐亞大陸,成為一個跨越國界、種族、語言限制的世界帝國。而成吉思汗後人在各地鑲嵌入當地歷史,以包容態度接納不同族群、不同宗教,開明多元,值得海島國家台灣從中學習。
====================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後蒙古時代與世界史的重新構圖》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10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杉山正明
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名譽教授。本系列書的編輯委員之一。著作《忽必烈的挑戰:蒙古與世界史的大轉向》(八旗文化,二○一四)曾於一九九五年獲得三得利學藝獎與司馬遼太郎獎。並在二○○七年以《蒙古帝國與大元兀魯思》(京都大學,二○○四)一書獲日本學士院獎。二○○六年獲頒紫綬褒章。其他主要著作有《蒙古帝國的興亡》(講談社,一九九六)、《大蒙古的世界》(角川學藝,二○一四)、《顛覆世界史的蒙古》(八旗文化,二○一四)、《疾馳的草原征服者:遼、西夏、金、元》(台灣商務,二○一七)、《遊牧民的世界史》(廣場,二○一八)等。
【審訂、導讀者簡介】
蔡偉傑
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博士,專長蒙古史。
回顾历史,于20世纪初同时消失的诸帝国,实际上都分别与蒙古帝国及其时代有着某种渊源。这点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如果实事求是地综观世界史,这是一种严肃的超越时代的历史现象,不容否认。
——引自章节:序 章 历史因何而存在
大陆和台湾对郑和下西洋给予了过高评价,然而郑和下西洋本身不过是蒙古时代的延续和遗产,倒不如说此事最终更为重要的是中华和亚洲东方迅速丧失了有组织的海上发展视野。
——引自章节:人类史上最初的世界史—《史集》
古今对联丛谈 内容简介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是根据汉字的字意、字形、词性与声韵等特点构成的。在一副对联中,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词性相同...
神是宇航员-古老传说的现代观察 本书特色 埃里希?冯?丹尼肯,当今世界超级畅销书作家、有32部作品问世,被翻译成35种语言,累计在全球售出63000000册,作...
妆匣遗珍-明清至民国时期女性传统银饰 本书特色 银饰是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妇女*常用的饰物之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民国以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激变及女性妆饰的日渐西...
打破伊斯蘭文明只留駐過往、抗拒現代化改革的迷思!第一本將「伊斯蘭」和「啟蒙運動」相提並論的開創性論述。☪穆斯林與伊斯蘭文化的改革種子,其實早在兩百年前就種下.....
神驼马 目录 《神驼马》翻译断想王忠亮上中下神驼马 节选 黑夜到来,月牙儿高,伊万把麦地绕了又绕,走这里看看,到那里望望,*后来到灌木丛旁歇脚,一边数着天上的星...
江山览胜-中华名胜文化大观 本书特色 吴苑编著的这本《江山览胜--中华名胜文化大观》内容共分名胜遗产、名胜开发、名胜导游、名胜大观四篇,可谓荟萃全国奇景美景,名...
船山思想与湖湘文化研究论集 本书特色 该论集精选了作者近三十多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船山思想研究的论文15篇,有关湖湘文化研究的论文21篇及书评2篇,附录有关中国历...
满语口语音典 本书特色满语在清朝是官方语言,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传承至今已有四百余年,但现在已成为濒危语言。瀛生先生对抢救日趋乏承的满语口语杞忧益殷,以...
上海方言与文化-(含光盘) 本书特色 《上海方言与文化》是“方言与文化”丛书中的一种。上海话是吴语的代表方言,主要流行于上海市郊,它孕育了丰富的民俗风情及艺术文...
伍迪·艾伦是世界影坛中最独特、最具魅力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别具一格,且拍摄速度之快、获奖数量之多,几乎无人能及。.伍迪·艾伦在本书中回顾了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涵...
汉民族首部神话史诗:黑暗传 内容简介 《黑暗传》主要为神农架地区打“丧鼓”时所唱,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盘古开在辟地结束混沌黑暗、人类起源及社会发展的历程,融汇了混沌...
中国俗文化丛书 雅俗共赏话扇子 目录 一、遥远的传说(一)伏羲女娲扇障面(二)尧王舜帝始造扇(三)扇业祖师尊齐纨(四)扇面河功归八仙二、宫廷的宠物(一)周王喜用...
风水博弈-从城市演化到家居风水 本书特色 二十年前,一个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理学硕士、暨南大学讲师调入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进入了社会人文和传统文化的研究领域。岁...
从认知到哲学:汉语词汇研究新思考 本书特色 总结归纳,梳理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历史脉络 条分缕析,探讨现代汉语词汇、语义、词典编纂等层面的理论问...
《太平经》动词及相关句法研究 本书特色 《动词及相关句法研究》共八章,以《太平经》动词为文本对象,本着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用普通语言学理论,揭示动词的本质特...
中国人本色(25.00) 本书特色 本书为公版本,是十九世纪美国外交官何天爵根据他本人在中国居留16年的所见所闻和深入思考写成的,是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一幅全方位...
老照片(第37辑)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姚小平——不该被遗忘的音乐家莫桂新、徐宗懋——芷江受降的历史现场、刘鹤守——见证胜利等旧时候的老照片,并把每个照片加以介...
《深入浅出HTTPS:从原理到实战》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专业的HTTPS书籍,全面讲解了HTTPS领域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密码学、OpenSSL
词史 本书特色 北大文学史四讲 凡大师治学,必举重若轻、治大国若烹小鲜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刘毓盘《词史》 二十世纪...
生育的禁忌与文化 本书特色 《生育的禁忌与文化》生育禁忌是积淀在人们心理深处的神秘文化现象,是属于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禁忌”一词代表了两种不同方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