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作者:李泽厚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6

评分:8.7

ISBN:9787020123315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李泽厚,中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在哲学、思想史、伦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其原创性思想系统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1930年6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1988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2年客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德国等多所大学的客席讲座教授等。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入选世界权威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

主要论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哲学纲要》《中国哲学如何登场?》《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伦理学纲要续篇》等;结集有《李泽厚十年集》《李泽厚论著集》《李泽厚集》《李泽厚对话集》等。

作品目录

上册目录
序001
内在自然人化说(1999)003
自由意志的绝对性003
相对伦理塑建绝对010
两种道德论(2001)014
经验变先验014
现代社会性道德026
西体中用038
关于情本体(2004)052
心、性为本还是情为本052
什么样的情068
情本体、两种道德与“立命”(2006)086
人性能力086
权利与善谁优先094
“道始于情”103
立命:上帝拯救还是自己拯救113
谈“恻隐之心”(2007)123
道德心理与社会生物学123
“共同人性”的三方面135
再谈理性与本能(2008)145
动物本能与人类理性145
能力、情感与观念149
幸福是否伦理学命题?159
新一轮“儒法互用”(2009)168
善是什么168
和谐高于公正174
伦理学答问补(2012、2016)183
要点在三个区分183
自由意志乃人性能力190
接着Wittgenstein走200
情本体与女性主义伦理学203
为什么说孔夫子加Kant(2014)208
“学而第一”与“不知的共同根源”208
“尔安乎”与绝对律令211
意志、观念、情感和“最高境界”214
人是目的与关系主义222
事实、价值不二分232
历史进入形上238
“上帝死了”之后244
关于“伦理学总览表”的说明(2018)252
情境、情绪和情感254
关于“两德论” 268
中册目录
序001
主体性(subjectality)哲学认识论
(1979、1984)003
关于逻辑和数学的根源003
时空的实践基地016
因果观念从何而来022
什么是“我思”036
核心是主体性(subjectality)的内外结构052
“度”的本体性(2001)057
“度”来自生产技术057
历史建理性与“以美启真”067
实用理性的逻辑(2004)079
度的操作本性079
度的辩证智慧089
度与个体创造109
答问(2008、2010)128
“度”与“数”128
发现与发明137
阴阳五行与辩证逻辑142
秩序感147
阴阳五行:中国人的传统宇宙观(2001)161
中国辩证法来自兵家:行动第一161
反“反二元”:度165
五行特点:功能与反馈174
阴阳五行与后现代180
对话182
关于“理性内构”(2015、2018)203
走出语言与默会知识203
普遍必然性与客观社会性209
要重视个体心理的独特性215
几个要点220
附录225
六十年代残稿226
人类起源提纲(1964)242
八十年代主体性哲学论纲系列(1980—1989)250
下册目录
序001
哲学探寻录(1994)003
“人活着”:出发点003
“如何活”:人类主体性011
为什么活:个人主体性018
活得怎样:生活境界和人生归宿028
双本体论(2001、2004)038
工艺本体与所谓“经济决定论”038
心理成本体058
文化心理结构092
再谈宗教经验100
建立新感性(1988、2006)129人性心理本体129
原始积淀140
人性与审美形而上学147
“美育代宗教”答问(2008、2016)163
语言是存在之家?163
天地境界180
感伤中的神意193
四大皆空还得活212
歌功而不颂德216
工夫即本体221
我思故我不在226
答高更(Paul Gauguin)三问(2015)230
我们从何处来?231
我们是什么?235
我们往何处去?240
· · · · · ·

作者简介

李泽厚,中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在哲学、思想史、伦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其原创性思想系统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1930年6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1988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2年客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德国等多所大学的客席讲座教授等。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入选世界权威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

主要论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哲学纲要》《中国哲学如何登场?》《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伦理学纲要续篇》等;结集有《李泽厚十年集》《李泽厚论著集》《李泽厚集》《李泽厚对话集》等。

精彩摘录

人一定要"想"吗?人活着就有"想"。睡觉做梦,也还在"想";在梦中吃饭做事,奋博逃奔,离合悲欢。这不就是"想"吗?"至人无梦",这"至人"当是一年不生,一尘不想,免除和杀死一切想、梦的人?杀死之后,有仍活着,便如行尸走肉,不如真的自杀。

——引自第209页


哲学只是路的探寻者,视角的选择者

——引自章节:“人活着”:出发点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