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明之境

澄明之境

作者:戴建业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9-8

评分:8.6

ISBN:978753217232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国民级网红教授。

已出版普及性著作《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戴建业精读老子》等数部;学术著作:《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六朝文学史》等十余部;随笔集《你听懂了没有》等其他著作多部,并在《文艺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另有译文数十篇。

近年来,其讲课视频上传网络之后,海内外持续掀起热潮,视频获数亿次播放,几千万网友点赞叫好,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CCTV及港台媒体等争相报道,先后被评为:今日头条“2018年度人物”、 “2018超星影响力年度名师”、百度2019年“影响力作者”,广大网友誉其为“国民教授”。

作品目录

第五版自序
导论
第一章 洒落与忧勤 —— 论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底蕴
第二章 纵浪大化 —— 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第三章 不失此生 —— 再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第四章 知性与尽分 —— 论陶渊明对自我的体认
第五章 养真与守拙 —— 论陶渊明归隐
第六章 对人际的超越与关怀 —— 再论陶渊明归隐
第七章 融然远寄 —— 论陶渊明饮酒
第八章 静穆:超越生与死的结晶 —— 论陶渊明诗歌的主导风格
第九章 回归自然 —— 论陶渊明的诗歌语言
第十章 由冷落到推尊 —— 陶渊明接受史片论
第十一章 由伦理到存在 —— 陶渊明接受史再论
参考书目
出版后记
再版后记
第四版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国民级网红教授。

已出版普及性著作《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戴建业精读老子》等数部;学术著作:《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六朝文学史》等十余部;随笔集《你听懂了没有》等其他著作多部,并在《文艺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另有译文数十篇。

近年来,其讲课视频上传网络之后,海内外持续掀起热潮,视频获数亿次播放,几千万网友点赞叫好,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CCTV及港台媒体等争相报道,先后被评为:今日头条“2018年度人物”、 “2018超星影响力年度名师”、百度2019年“影响力作者”,广大网友誉其为“国民教授”。

精彩摘录

这种自我依恋又容易滑向自我中心,看穿了名教的虚伪和丑恶,过去人们所崇奉的那些价值、规范、信念既不可靠又不可信,只有自我的生与死才真实而且重要。这样,自我便完全龟缩到了自身,不仅切断了个体与类的内在联系,也不能让自我融进更广阔的生命洪流,看不到超越自我并超越生死的可能性,对生的自觉就变成了对死的恐惧。但由于驱使“立善”的动机是为了求名,为了个人在身后还以某种方式永存下去,这就使“立善”这一为人的行为最终变成了为己。因名立善是在”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情况下的选择,假如“卫生”有道“长生”可求就不会要求立善了。。。“饮酒”和“立善”皆从无可奈何中各想一消遣之法。纵酒忘忧和立善求名的病根都在于占有欲,而这种占有欲最主要的对象就是占有自我。对死亡心存恐惧,表明恐惧者还心中有“私”。他们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为一种私有财产,因此想死死抓住自己的生命不放。有占有的欲望自然就有害怕失去的忧虑。怕死并不是害怕死亡本身,“因为当我们存在的时候,死亡并不存在;而当死亡在这里的时候,我们就不存在”,怕死是害怕失去自己已经占有的东西:躯体、名誉、地位、财产、个性等等,所以苏格拉底认为,“对死亡感到悲哀”的人是一个“爱欲者”,“或者爱财,或者爱名,或者两者都爱。”

——引自第51页


“聊复得此生”之“生”表明诗人关注的是生命存在的过程而不是生命的某种结局。“此生”之得失不在于是否达到了某种外在于“此生”的目的,实现了外在于“此生”的某种理想,获得了某种外在于此生”的利益,如为人追逐的财富,为人艳的荣华,为国旌表的功勋,为人敬畏的名位等等。因为一旦将生命的意义系于这些外在的目的,那么人的生命存在立即就陷于这样的悖论:如果这些目的没有实现,整个生命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一生将被失败感所纠缠和折磨,必然抹不去“失此生”的痛苦;如果这些目的实现了,这些利益也已经得到,生命同样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为既然活着(存在过程)就是为了实现这些目的,为了获得这些利益,现在为之斗的目的已经实现,为之追逐的利益已经获得,如果还待在世上不是成了多余的人吗?一旦将生命的意义系于某一外在的目的,就不可避免地要把生命当作一种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手段或媒介,“此生”必定既毫无价值又了无兴味,目的的实现与否都不能改变“失此生”的实质。既然一切目标、利益、财富、功名都外在于生命,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生命自身,因而陶渊明不在生命之外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也不在生命之外去设定生命的价值,正如他不在世界的如是性之外去设定一个超验的世界一样。在人生之外去设定一个生活的目标,必然导致一种功利的人生,人必然要为这一目标而盘算计较,而蝇营狗苟,并必然在蝇营狗苟中“失此生”。

——引自章节:第三章不失此生——再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