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雅克•德里达不仅变成了在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最知名的当代哲学家,而且他的名声远远超出了大学的围墙而变成了某种媒体现象。他的哲学方式迅速获得了其著名的或臭名昭著的招牌名字:“解构”;它几乎影响了从艺术史到动物学的每个学术领域。
★如果说,没有多少人读过像《论文字学》这样令人生畏的晦涩大部头的话,那么,一个似乎是绝对普遍的现象是:所有的人都听过德里达,并且对他的思想有自己的看法。在《论文字学》出版后的四十年间,德里达的解构已经获得各种赞赏和批评,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试图摧毁西方文化所看重的所有事物的知识恐怖主义,而另外的人则认为这是差异的、自由的或个人选择的解放政治。
★不管我们是否清楚,我们对阅读日常的、普通的观点依赖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哲学传统,这是德里达用整本《论文字学》去质疑的传统。这并不是说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但这样的观点并不是“事物存在方式”的“自然”或“客观”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德里达的哲学最后迫使我们去问这样的问题:我们所说的“意义”是什么意思?
-内容简介-
在这本导读中,我将会对这个重要的当代文本作一个介绍,希望为第一次进入《论文字学》的新读者提供他们的一切所需。首先,第1章介绍了德里达哲学,尤其是他批判现象学和结构主义的哲学语境。在分析过这个文本的历史根源之后,第2章将会一章接着一章地评论这个作品。最后,《研究辅助》部分提供了一个术语表,归纳对这个文本有影响力的那些解读,并且给出一些关于作答的论文和测验问题的建议,以帮助新读者掌握德里达文本中的一些重要的关键问题。
这本书只是对德里达《论文字学》的一个导读。 在这个有限的篇幅中对整个问题提供一个完整的评论是不可能的。相应地,这本书绝不应该看作能够代替阅读《论文字学》的。
这是一本质疑导读书的可能性的导读作品。它会尽最大的努力,以清晰、简单和容易进入的方式去呈现德里达的思想,但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不停地抵达我们自身在理解阅读、作者、历史、政治,甚至书本的概念时的局限性。
-作者简介-
亚瑟•布雷德利(Arthur Bradley),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英语和创意写作系教授。其主要作品有《否定神学与现代法国哲学》(Negative Theology and Modern French Philosophy)、《导读德里达〈论文字学〉》(Derrida’s of Grammatology: An Edinburgh Philosophical Guide)、《新无神论小说》(The New Atheist Novel: Fiction, Philosophy and Polemic after 9/11)等。
-译者简介-
孔锐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自由译者,评论者,在《读书》等中外刊物发表文章。出版有《导读利奥塔》、《导读德曼》、《疯狂的谱系》(合译)、《深度思考》等译著。
卢梭告诉我们,他之所以用一本书写下他的生命故事,是因为这样能纠正说话词语本质上的不可信任性。但是,这里有趣的并不是那些具体的替补物,而是为什么它们首先存在:德里达认为,替补并不是添加到曾是一个纯洁的或完整的在场中的事物,而是弥补一个事实上一开始并不存在的“在场”。用一个词语来说,德里达现在非常为人熟知的观点是:“替补”是原初的——那些看起来是一个纯洁的或完整的在场的间所拥有的任何同一性,都依赖于它与其他并不单纯地在场的元素之间的关系。如果这样的一个在场的纯洁的、自足的瞬间——不管我们称之为自然或说话,或性——曾经存在的話,那么,它就不需要为自身的不足而生产出无尽的替补链条。于是,对于德里达来说,事情并非替补週解了一个预先存在的在场,而是替补性的调解生产了它们所替代的事物的幻觉:换言之,那个制造了“妈妈”全然在场的印象的事物就是特丽莎这个替补者自身,而生产了“自然”的事物就是“教育”,生产了“性生活”的事物是“手淫”,而且,当然了,生产了“说话”的事物就是“书写"(p15726)在每种情况中,绝对的、瞬时的在场的印象是被调解自身所生产出来的:“这时,直接性于是出现了。”
——引自章节:卢梭:替补的逻辑
《论文字学》是一本极具雄心的书本,其目的是试图对西方传统进行一次全面的重新解读。让我们重新回顾至今为止我们学习到的东西,德里达将认为西方哲学传统是一种在场形而上学,这是因为它通常教条地设置了一个“在场”的纯洁而未经调解的瞬间——某些单纯地或真正地“在那里”存在着的事物——将其设定为至高的、普遍的价值。继而,他将会指出在场形而上学的典型模式是逻各斯中心主义,说话被认为是这种在场的优先载体,而书写被认为代表了在场的调解或推迟。
——引自章节:书写的开端
本书是“贺麟全集”之一种,收入了贺麟先生译自斯宾诺莎的两部重要代表作——《伦理学》和《知性改进论》。《伦理学》写于1662—1675年,1677年出版。全称为《...
故事从2008年说起。台湾高中生林雨蓝参与两岸青少年交流夏令营来到大陆,寄住大陆表姑妈林青青家,结识了大陆高中生何明睿。两人一起观看北京奥运,一起游玩。林雨蓝说...
观赏蕨类 内容简介 蕨类植物是一大类美丽的观赏植物。由于它们较为耐阴而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室内观赏植物。但由于蕨类植物终身不开花,生长习性奇特,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
吉恩•金(Gene Kim)信息技术流程研究所联合创始人、研究总监,Tripwire公司创始人,担任公司CTO长达13年之久,一直热衷于研究如何提高IT组织的效...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第2版)(含光盘) 内容简介 本次修改包括部分结构的调整和相关内容的更新,去除了第1版中与其他学科交叉并且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及相关理论无...
林舒(Shu Lin)教授是IEEE的Life Fellow,先后承担过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的主编和I...
剑桥法律英语 本书特色 《剑桥法律英语》:Professional English in Use Law contains 45 units covering ...
作品目录圣米歇尔广场的一家好咖啡馆斯泰因小姐的教诲“迷惘的一代”莎士比亚图书公司塞纳河畔的人们埃兹拉•庞德和他的“才智之
《2011中国年度散文》内容简介:一项大事业的成功,从来都是由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政党的正确思想也从来是在克服错误的
李东,男,1967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临沂。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90至1993年,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工作,1993年至2014年,任职于北京...
作品目录第一辑/寻找鲍尔吉关于自己寻找鲍尔吉吃我的造谣生涯看脚相点绛唇吹牛的极致吵架怀里是非憋尿翻译与放屁杭州琐忆雪地狂
作者Phil Co具有维吉尼亚大学的建筑学学位,但是他选择了开发电子游戏作为自己的职业。最初在世嘉游戏公司作为测试员。从1996年开始,他成为关卡设计师并在一些...
蒋子丹以写作荒诞小说作为自己创作目标,这种荒诞小说要求所有细节都是真实可信,没有一句话让人费解,但骨子里横着一个荒诞的内核,这个内核里又包裹着某种险恶的真实。本...
焦虑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感受之一,总有些事情让我们担忧、烦恼或者恐惧。有时,即使我们明明从理性上知道自己的担忧毫无根据,也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焦虑行为。那么,焦虑...
《哲学的思与惑(中文版)》内容简介:哲学是什么?哲学有什么用?如果诸如此类的问题曾让你感到困惑不解,本书将是理想的入门引论
Notonceuponatimebutjustnow,inawhitehousebythesideofaroad,livethreehappychildren....
作者简介杰弗瑞·菲佛(Jeffrey Pfeffer),斯坦福大学著名组织行为学教授,曾在哈佛商学院、伦敦商学院、西班牙IESE商学院担任
★日本第67届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品★中国武侠小说×日本本格推理 ,日本作家笔下的中国风武侠推理★孤岛密室·特殊设定系推理的复古式逆袭之作★破解武林中人离奇死亡的...
文字最底层;汉语最前沿;两大专业网站数万次点击;广告江湖百转轮回颂与毁;深入中国广告风土第一课;史上惟一汉语角度广告实操工具。一只杯子在不同色底的眼睛里都是一只...
常新港,一九五七年十月生于天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仟《北大荒文学》、《北方文学》编辑,现在黑龙江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独船》,长篇小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