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伊斯蘭」可以憑著宗教原理開創帝國?
重新質問今日對伊斯蘭「以武力傳教」的印象。
在文明的空白地帶、七世紀的阿拉伯半島誕生的伊斯蘭,
究竟如何做到融合多民族與異教徒的統治政策?
因為「九一一事件」而廣為人知的「吉哈德」(Jihad),長期以來一直被中文世界翻譯為「聖戰」,從而把伊斯蘭和恐怖主義密切聯繫在一起。然而隨著近年來台灣相關伊斯蘭書籍的出版,「吉哈德」的意思並不等於中文的「聖戰」一事,已漸漸為人所認知。不過,真正的「吉哈德」到底是什麼意思?它從七世紀到二十一世紀經歷了怎樣的演變?穆斯林又會在什麼時候拿起「劍」而戰鬥?而我們心中屬於刻板印象的「聖戰」思想又是如何形成的?大部分讀者並不清楚。
為了解決當代對伊斯蘭的普遍誤解,伊斯蘭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者、本書作者小山泰教授,從七世紀穆罕默德夜半出逃開始寫起,一直寫到二十世紀後半期的伊斯蘭復興運動及二十一世紀的「九一一事件」、伊斯蘭國的出現和崩解,大跨距地引領讀者暢遊於伊斯蘭的歷史和思想史。作者認為,只有深入理解伊斯蘭這種新型態帝國在「空白地帶」發生和演變的獨特歷史,才能夠解讀「吉哈德」一詞原初的意義與至今的流變。
■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的新型態帝國!
伊斯蘭是什麼,何以在「空白地帶」誕生,並對歷史和現在產生巨大影響?
伊斯蘭在七世紀時由穆罕默德在麥加和麥地那確立,他所建構的伊斯蘭共同體擴及整個阿拉伯半島,在承繼其大業的後人發起「穆斯林的擴展」後,更大力地將版圖推出了阿拉伯半島。在「持劍的吉哈德」下,從正統哈里發時期到伍麥亞王朝,國家的發展由城邦逐漸發展成帝國。之後的阿拔斯王朝確立了伊斯蘭帝國,特別是到十世紀中葉,堪稱為黃金時期。
伊斯蘭帝國的成立與發展,從很多層面來說,在人類史上可說是獨放異采。位於拜占庭帝國與薩珊波斯所包夾的阿拉伯半島,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不具國家型態的政治空白地帶。恰恰是在這裡,誕生了嶄新的伊斯蘭教義,並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孕育出空前的世界帝國,光憑這一點就堪稱是世界史的大事!這起歷史上的事件之所以令人深感興趣,乃在於建構帝國的是出自名為伊斯蘭的宗教之手。
歷史上不乏與宗教結合而建立的帝國,但僅憑宗教教義就能創建一個帝國卻很罕見。伊斯蘭帝國最大的特徵,即由伊斯蘭的教義所塑造,是「在偉大的教義統合下所形成的多民族、多語言、多宗教、擁有廣大版圖的國家」。光靠軍事力量或權力,都不足以讓帝國維持下去。想要在廣大的區域裡統治多個種族,必須要有足以包容這些人的教義。而伊斯蘭和一般我們理解的宗教並不一樣,它強調正義、融合和奮鬥,由宗教而統合國家和社會,彼此完全融和為一體。
這樣的帝國,正是人類史上的新型態帝國,也是講談社「興亡的世界史」系列所談及的巨大歷史動能中最與眾不同的歷史力量,在二十世紀後半的伊斯蘭復興後依舊影響世界格局。
■認為穆斯林「右手持劍、左手拿古蘭經」是西方的偏見!
「吉哈德」是伊斯蘭社會建設的一環,是強調正義、社會融合的「奮鬥」。
近十幾年來,以九一一等等多起恐攻事件為契機,針對伊斯蘭的「吉哈德」聚集了強烈的社會關注,從而產生了把吉哈德與「恐怖主義攻擊」連結在一起思考的過於簡單的議論。對此本書作者認為:「雖然吉哈德經常被譯為聖戰,但那不過只是片面之詞。」
吉哈德主要的意義,本來指的是建立社會正義,屬於政治、社會層面的課題,以及信徒為此不惜犧牲自我的宗教上的命題。吉哈德有幾個面向,本書以「內心的吉哈德」、「社會的吉哈德」及「持劍的吉哈德」來分別說明。伊斯蘭軍隊在赴戰時,將士為信仰捨身,那就是基於「內心的吉哈德」而開啟「持劍的吉哈德」。
「持劍的吉哈德」並非主動追求戰爭,而是為了維持社會融合而不避戰。伊斯蘭的教義講求「融和」,強調為了融和,軍事力量可以被容許。伊斯蘭認為若無法捍衛鄉土,維持社會秩序,人們就無法安居樂業。從刻板印象錯誤的「聖戰」觀念來看,「吉哈德」與「融和」似乎沾不上邊,但這兩個主題在伊斯蘭帝國存在的基礎上,確是彼此牢牢地結合在一起的。正因為此,伊斯蘭帝國才得以包容由多民族、多人種、多語言、多文化組成的人們,也才能夠建構包含多種宗教的教法體系。
相對地,更具宗教、社會意涵的「內心的吉哈德」與「社會的吉哈德」,則被理解為伊斯蘭社會裡個人和社群的自我實踐。特別是內心的吉哈德,更受到修行者的獎勵與理論化。他們稱「內心的吉哈德」為「大吉哈德」、稱「持劍的吉哈德」為「小吉哈德」,將之確立為教義並廣為宣揚。
■「伊斯蘭」所指稱的,既不是國家,也不是帝國,而是「社會」。
穆斯林為何賭命而戰?找尋未來解決中東紛爭的理解之道。
穆罕默德自己也曾經拿起劍戰鬥,據說有一次他從戰場回來時說道:「小吉哈德已然結束,今後將是大吉哈德。」
伊斯蘭的目標,終究是以宗教為基礎的社會建設,其教規和組織,都是為了經營立足於伊斯蘭教誨的社會生活所必備。伊斯蘭的發展,便是從仰慕穆罕默德的一些少數信徒的聚集開始,形成朝向共同體、國家的過程。
所以,即使歷史上龐大伊斯蘭帝國(指以伊斯蘭法律為核心而運作的鄂圖曼帝國)在二十世紀初解體了、失去榮光,但是伊斯蘭也不會失去它的堅韌。伊斯蘭世界面臨著民族主義、世俗化、共產主義等巨大衝擊,但對黃金時代懷有鄉愁般的情感。
六十年代以後出現的伊斯蘭復興運動——伊朗革命、中東戰爭、蓋達組織、賓拉登與九一一事件、恐怖攻擊與國際反恐、敘利亞的伊斯蘭國——這些一連串的變化,都和伊斯蘭在「現代體系」裡的復興有關,也牽涉到伊斯蘭與「現代」的關係。發展至今,導致急進派、激進派與武裝鬥爭派的穆斯林,都以對自己有利的面向來解釋和利用「吉哈德」,從而更加引發了西方對伊斯蘭和「吉哈德」的誤解。
所以伊斯蘭世界的紛爭與騷亂,應該要從其歷史中去看才能深度理解。然而,人們卻大多以二十世紀的「現代中東政治」的脈絡來解說,這樣的分析使得我們難以看清伊斯蘭與吉哈德的全貌。本書從伊斯蘭的誕生開始,經過帝國的發展、衰退,到現在的伊斯蘭復興運動為止,以一支龐大的歷史之流來掌握──只有重新解構吉哈德的意義,才能讓伊斯蘭世界與國際社會相互理解,展開對話。
====================
■《伊斯蘭帝國的吉哈德》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本書關於「吉哈德」的見解,有助於讀者思考台灣社會裡日益增多的伊斯蘭人口,和他們的「吉哈德」(奮鬥),該如何與自己的文化相融。關於當代中東地區伊斯蘭世界的紛爭,及關於恐怖主義、自殺襲擊、反恐等國際政治,台灣讀者一定要跳出「現代中東政治」的脈絡來加以理解,而要深入到伊斯蘭從七世紀出現、到二十世紀面臨西方現代性挑戰的歷史去理解。
本書的啟示是:
用方塊漢字所構築的思想體系,充滿了中華式的和西方式的對伊斯蘭的雙重誤解。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伊斯蘭的歷史,更無法理解伊斯蘭強調奮鬥、正義、融合的政教合一的獨特體制,甚至對這種教義和體制感到沒來由的恐懼。這本以「吉哈德」為關鍵字的伊斯蘭思想史,或許可以讓漢字世界裡一直臣服、信仰、追逐世俗權力的人們,思考另外一種迥異的價值並願意為之而奮鬥、奮戰。
====================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伊斯蘭帝國的吉哈德:一部奮戰、正義與和平的伊斯蘭發展史》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7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作者簡介
小杉 泰
京都大學大學院亞非地域研究科教授,專長中東地域研究、伊斯蘭學、比較政治學、國際關係學。2012年獲紫綬褒章。著有《現代中東與伊斯蘭政治》(獲三得利學藝獎,昭和堂,一九九四)、《何謂伊斯蘭?──宗教、社會、文化》(講談社,一九九四)、《伊斯蘭世界》(筑摩,一九九八)、《穆罕默德──追尋伊斯蘭的源流》(山川,二○○二)、《現代伊斯蘭世界論》(名古屋大學出版會,二○○六)、《伊斯蘭文明與國家的形成》(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二○一一)、《九.一一以後的伊斯蘭政治》(岩波現代,二○一四);共編著《岩波伊斯蘭辭典》(岩波,二○○二)。
審訂、導讀者簡介
林長寬
成功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召集人,專長伊斯蘭文化研究、中東研究、阿拉伯研究。
譯者簡介
薛芸如
一九六五年生,日本東北大學文學研究科畢業,目前任教於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譯有《恍然大悟》、《...
(展开全部)
1981年,44岁的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 (David Hockney) 与72岁的英国诗人斯蒂芬·斯彭德 (Stephen Spender) 从美国出发来到...
卢勇,字小轩,号桐花小院主人,1967年7月生。山东人。擅长中国画。1989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1998年获...
这是一本告诉你为什么女人能理财、善理财的书。过去一块钱掰成两半儿花被赞誉为精明贤惠,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花得省不如理得精,会
郑启仲儿科经验撷粹 本书特色 郑宏等编著的《郑启仲儿科经验撷粹》共6章,分别介绍了郑教授的成才之路、“从肝论治”的儿科 学术思想;望诊经验及小儿体质研...
赵海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1974年出生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现居北京。自幼喜欢历史,2016年1月,在荔枝电台开辟专栏,讲述秦汉三...
若要透過一個人寫一部當代史,尤其是當代的學術史和思想史,唯獨通過余英時的傳記才有可能。他的降生,正是中國波譎雲詭的歷史時期,而他身後的家族百年變遷,恰恰是中國近...
Nobel laureate economist F.A.Hayek firstt revolutionized economists understandin...
作品目录序章 推理小説を書きだした第一章 男女共学がはじまった第二章 第一の殺人――密室第三章 闇市で少年は遭遇する第四
★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26)——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由...
重返犯罪现场-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NO.4 本书特色 当代福尔摩斯解密全球重案侦探之王带你重返犯罪现场重返犯罪现场-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系列-NO.4 内容简...
◎编辑推荐:◇2020年度法治人物、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全新法律随笔,解读热点案件,思辨法治要义。◇集结罗翔近两年对法治与社会的观察,论法理、聊读书、谈爱情,人...
新移民文学是在全球化、新移民思潮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对于这种离散诗学、跨国诗学或全球性诗学的深入研究需要凭借全球化和现代性
奥运专业马拉松教练带来风靡日本、更适合东亚人体质的“躯干走路健身法”75%的人走路方法是错误的!走路质量比步数更重要!附赠完整躯干体操和锻炼计划拉页,让你走着路...
纪十年,人气言情作家,已出版《小情劫》,短篇作品常见于《飞言情》,《花火》等刊。一生理想,写热爱的故事,过自由的生活。新浪微博:@纪十年官方读者群:519118...
北村,1965年生于福建长汀,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同年任福建省文联《福建文学》杂志编辑,1996年因故离职,为自由写作者至今。坚持生命立场,提倡良知...
唐代民事法律制度论稿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考实的历史方法对唐代民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全书分下、下两编。上篇分十一个问题,全面探讨了唐代的婚姻与继承问...
马克•里拉(Mark Lilla)现任哥伦比亚大学人文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美国公共领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他的主要著作有《当知识分子遇...
畿米,台湾文化大学美术系设计组毕业,曾在广告公司担任美术指导12年。畿米住在台北,在家工作,为报纸、杂志、各种出版品提供图画,目前全心投入自己喜欢的绘本创作。1...
“《泰坦的女妖》,是我特别喜欢,也是写得特别愉快的一本书。”——库尔特•冯内古特----★ 入围雨果奖年度最佳长篇★ SCIENCE FICTION网站百大最佳...
嘉兴特色水产养殖技术 本书特色 《嘉兴特色水产养殖技术》由编写人员对嘉兴市主导和具有本地地域特点的水产养殖品种进行筛选,选取了15个基本反映嘉兴特色的水产养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