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有:江淮地区的徐舒文化与邗文化;宁镇皖南地区的吴文化;太湖钱塘江流域的越文化;长江下游青铜文化的衰亡等。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初步酝酿的基础上,1998年12月,经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文化研究中心策划,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决定由湖北教育出版社组织实施,编辑出版《长江文化研究文库》。季羡林先生欣然应允担任总主编,并亲自为《文库》撰写了“总序”;十多位著名学者应聘担任《文库》副总主编;海内外近两百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文库》的撰写工作。这一工程涉及的学术领域十分广泛,其研究成果对长江文化研究的深入展开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六年来,经过全体作者和编辑出版人员的努力,七大系列,五十余种,图文并茂,洋洋二千余万字的《长江文化研究文库》杀青付梓了。欣喜之余,我们也不无遗憾。《文库》原定六十多种,由于种种原因,其中十几种未能按计划推出。在《文库》出版之际,我们期待着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更期盼着长江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出现新的繁荣。
一 缘起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这一点并不稀奇,世界文明古国颇有几个。但是,中华民族*爱历史,简直可以说有“历史癖”,我们有几千年之久的历史典籍,联绵不断。每一次朝代更换,下一个朝代在百废待举的情况下,**批要做的事情中往往就有为前代修史。这在世界上是没有的,真可以算得上稀奇了。
中国旧日把所有的典籍分为四大部分:经、史、子、集,名之日“四库”,史学典籍是其中之一。四库中有关文化的记载,比比皆是。再加上考古发掘,因此对研究中国文化史或文明史是十分有利的。然而,在欧风东渐以及日本风西渐以前,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专门研究文化或文明的著作,如凤毛麟角。其原因何在呢?
根据我个人的看法,“文化”和“文明”两词,都是古已有之的,然而涵义却同我们今天使用的不无差异。今天的涵义,多少有点“出口转内销”的意味,有点受了西方或日本的影响。名词是旧名词,却增添了新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旧瓶装新酒”。中国旧日学者往往不把文化或文明作为独立研究的对象,所以这一方面的专著就只好付诸阙如了。
我不是研究中国文化史的专家,在这一方面读过一些书。但并没有真正下过工夫。根据我的推测,赋予“文化”或“文明”以新的涵义的时期,可能是在20世纪初叶,极有可能是受了外来的影响。其后间有以文化史或文明史名书名文者。在我上大学的时期,也就是30年代初至中叶,*著名的一部书是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此书原系大学讲义,后连载于《学衡》,*后成书,于1932年出版。此书总起来看,走的还是旧的路数,但是材料颇为丰富,间亦有新观点,而且规模颇大,不愧是筚路蓝缕之作。书中对黄河文化,也就是北方文化,和长江文化,也就是南方文化,都有所涉及,对于两方面的交流,也举了一些例证,可供我们今天参考。
《长江文化研究文库:长江下游的徐舒与吴越》:
第一节 点将台文化
一 点将台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点将台文化是宁镇皖南地区夏时期的青铜文化。点将台文化的发现和命名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
早在1955年发掘的南京北阴阳营遗址、1956年发掘的南京安怀村遗址和1960年发掘的南京太岗寺遗址中,就已发现了点将台文化遗存,但囿于当时的认识,皆将其归入了湖熟文化的范畴之中。直至1973年南京博物院发掘江宁县点将台遗址时,才第一次从地层上将其单独划分出来。发掘报告认为点将台遗址的下文化层中“黑陶比例的增加,薄胎磨光黑陶的出现,篮纹、方格纹的盛行,都属龙山文化的某些因素,但是,缺乏龙山文化所独有的鼎、鬻、罐等一群典型器物。至于良渚文化因素,只见划纹扁鼎足有接近的成分,但仅为孤例。此外,尚出与偃师二里头三足盘相仿佛的环足盘。因此,我们不能将下文化层笼统冠以龙山文化或良渚文化的名称,从文化内涵来看,只能说明它的时代早于湖熟文化,并且受到龙山、良渚等诸文化的因素影响”。报告还认为:“下文化层的发现,是本次发掘的主要收获,给寻找湖熟文化与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的缺环提供了新的线索”①。至于文化命名的问题,报告中未涉及,但其对文化内涵的分析则是独到的。邹衡先生在《江南地区诸印纹陶遗址与夏商文化的关系》一文中指出,点将台的龙山文化层材料较少,大致和安徽巢湖地区的龙山文化相似,“点将台遗址中,湖熟文化与其下层的龙山文化特征接近,其在年代上似已不存在多大距离。因而宁镇地区的夏代遗址应该是包含在该地区的龙山文化之中的”①。邹衡先生在对点将台遗址下文化层的分析是精辟的,然而对于文化命名问题邹先生也未涉及,只是笼统地称之为宁镇地区的龙山文化。
在点将台遗址发掘之后,还曾发掘过江宁县昝庙遗址和句容县城头山遗址,两遗址中均有点将台文化遗存。1975年和1979年南京市博物馆两次发掘了咎庙遗址,遗址分三个文化层,中文化层相当于南京北阴阳营遗址第三层,属早期湖熟文化;下文化层即为点将台文化遗存。下文化层之下还发现了4座北阴阳营文化墓葬,墓葬的时代与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第三期相当或略晚。魏正瑾先生在《昝庙遗址内涵的初步分析》一文中指出,“遗址的下文化层,呈现出比较特殊的文化面貌”,“下层早于湖熟文化,时代当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魏正瑾先生在对咎庙遗址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时,将与点将台遗址下文化层相同的昝庙遗址下文化层及其下的4座新石器时代墓葬合为一期,称之为宁镇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咎庙期②;而镇江博物馆在《江苏句容城头山遗址试掘简报》中,也认识到了这类“较薄的堆积表现出早期特征”,但最终将与点将台遗址下文化层时代相同的地层和灰坑分开,地层归入了湖熟文化,灰坑归入了宁镇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③。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代表作品:《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印度简史》,《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等。
■作者簡介國王陛下八○後非主流不知名寫手,性格純樸,品德中上,文風以幽默搞笑為主,輕快、放鬆,作品能給讀者以最愉快的閱讀體驗。■繪者簡介MO子
中华经典启蒙读本----笠翁对韵 本书特色 《中华经典启蒙读本:笠翁对韵》分为上、下卷,共九十段,按平水韵分部(韵书中把平声韵分为上、下平声,上平声十五韵:一东...
1793:英国使团画家笔下的乾隆盛世: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 内容简介 1973年,大英帝国派往大清帝国的马戛尔使团到达中国,在热河行宫觐见了乾隆皇帝。年轻的英...
余秋雨,1946年生,汉族,浙江人。文化史学家、艺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十余年来越野历险万公里,实地考察了中华文化在内的人...
长江文化史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书110万字,总达1379页,书前附有12页铜版纸彩页,正文部分涵盖了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各文化...
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 本书特色 《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是一部由历史比较语言学专家撰写的断代史著作。该书介绍了欧洲古典时代、中世纪以及16,17,18世纪的语言...
绿洲上的乐舞 本书特色 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源远流长,自先秦、两汉至隋唐、五代,随时代变迁而风貌各异,代有奇葩,不绝如缕,承继与发展变化的脉络清晰,其流变踪迹均...
现象级访谈类节目《凉子访谈录》首部力量与希冀之书20位逆流勇者的故事·所有蹚过的黑都变成此时的光所有吃过的苦都酿成此刻的甜·本书是一部真实故事集,取材于访谈类节...
民歌:来自贵州民间的山野之风:winds from among Guizhou mountains 本书特色 ★ 本书以通浴生动的文字、适当的谱例和精彩的照片,...
☆ 祖孙二人共同经历的一段惊心动魄而又感人至深的公路之旅。☆ 走入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内心,在起起伏伏的记忆中感受最细腻的深情。☆ 作者亲身经历改编,真实展现亲情中...
惯用语 本书特色本书从惯用语由来、性质、结构、语义以及分类几个方面,以日常生活的角度,对惯用语进行了分析。使读者能够更好了解日常所用惯用语的来源及意义,对于汉语...
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讲 本书特色 我认为,我们对今天和明天的世界文化格局的理解,必须建立在昨天的理解的基础上……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文明,都是有连续性的,从...
文房漫录-17 本书特色 文房清玩是中国传统文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人们对它们的收藏、把玩和涵咏,寄托了大量的感情和感悟,使之不再是单纯的器物陈设...
哪怕她沒有寫過一篇小說,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躋身二十世紀最優秀的中國作家之列。 ──【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家】陳子善◎首次收錄〈汪宏聲記張愛玲書後〉、〈致力報編者〉...
邯郸-地区民俗辑录 内容简介 这是一项由著名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专家欧大年教授领衔、邮邯郸地区著名的民间文化研究专家参与的课题。本册书收录了15篇报告,其中8篇关于...
空海与《文镜秘府论》 本书特色 你想知道空海入唐的传奇经历吗?你想知道什么是《文镜秘府论》吗?你想知道什么是四声、八种韵,什么是十七势、十四例、十体、六义、八阶...
门外文谈-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与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诸国学大师不同的是:鲁迅专门领域的著作不够多,而是兴之所至,创造了大量介于文学创作和思想随笔之间的长长短短...
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太阳循环文化揭秘 内容简介 《楚辞》研究早已是一门显学,近些年尤其很“热”。据汤炳正先生说:“从1977年以来,《楚辞》研究中出...
【编辑推荐】◎云集16位浮世绘巨匠,包括葛饰北斋、歌川广重、河锅晓斋、小林清亲等,从江户时代跨越到明治时代,一窥浮世绘各流派风格,纵览日本版画艺术的巅峰!◎收录...
公文写作 目录 **章绪论**节公文写作的概念与作用一、写作与公文写作二、文章与公文三、公文的功能与作用第二节公文的种类与特点一、公文的种类二、行政公文的种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