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蔚蓝海岸

一个人的蔚蓝海岸

作者:张耀工作室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5-01-01

评分:5分

ISBN:7534418623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一个人的蔚蓝海岸 内容简介

*昂贵的不一定是*美丽的?这个道理在蔚蓝海岸行不通。
一个少年的奢华之梦,无数金色房间,朝向蔚蓝色的地中海。
喝1864年的法国干白邑。
当年的俄国大公爵把双份的大瓶香槟酒砸在大理石的柱子上,以求欢乐的一响。美国大亨在枕头底下放了左轮手枪,然后西装笔挺地在路易十五餐厅用晚餐,接下来就昂首踏入对面灿烂的卡西诺赌场。
长发诗人、芭蕾舞女星在Calton旅馆前的沙滩上暗恋,无数无数的招待在雪亮的房间忙着把床单、毛巾烫得极平而妥贴……

一个人的蔚蓝海岸 本书特色

想入非非的都会,想入非非是一种能力。当身边的一切都平庸起来,想入非非就变成了一张远行的机票。
白天做梦,天高活阔是*起码的,我们还要华丽的场景,娇艳的眼神,皮肤上弥漫着地中海的橄榄油的味道,巴黎早上的牛角面包,南美的表情+深不可测的欲望沙滩,还有让你醉倒,第二天不想爬起来的黑咖啡。
——想去维也纳跳舞。

一个人的蔚蓝海岸 目录

看见那片海了吗?
Part 1 Marseille 马赛的天是明晃晃的天
Part 2 Cannes 戛纳,在Carlton的五楼看海
Part 3 Nice 尼期,是古铜色,蔚蓝色,还是红色
Part 4 Monte Carlo蒙特卡罗,刺激梦想的极限
历史人文背景

一个人的蔚蓝海岸 节选

法国蔚蓝海岸概况
法国蔚蓝海岸,就是指从法国境内靠近地中海的芒通(Menton)到隆河(Rhone)河口的地方,这一带海岸线包括了尼斯、戛纳、蒙特卡罗等著名的海滨假日城市。
在19世纪的欧洲,来自英国的贵族绅士发现了这个阳光海岸的无限魅力,开始纷纷在漫长的冬季举家迁移来这里,当时的路途和交通不方便,常常要走好几大。
即使通了火车,也要开数十个小时,但他们仍旧不辞劳顿。那时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此地的地中海岸没有冬季,柑橘和棕榈常青,终年气候温和,阳光灿烂,人海也比别的地方蔚蓝……
全年超过三日天的晴天,华丽的海岸别墅,来度假的名流美女,蔚蓝海岸成了明亮耀眼的人间天堂。
几个世纪来,从马赛往北一直延伸到意大利的这条弯曲海岸线,就成了子宫贵族休假养病的地点,特别对冬季漫长的英国人吸引力巨大,他们是蔚蓝海岸风气的缔造者,而艺术家、作家、设汁师也纷纷慕名而来,止这片原本就对比鲜明的山海,更加迷人起来。
在长长的海岸线上,马赛(Marseille)、戛纳(Cannes,一泽坎城)、尼斯(Nice)、蒙特卡罗(Monte Carlo)以及后面的香水山城格拉斯(Grasse),就是这一切的代名词。这里每个季节都有温馨的生活,古老的村庄和豪华的星级饭店共存,山脉与大海相近……
蔚蓝海岸和印象派,立体主义画家
蔚蓝海岸的美妙光线和透视感,是很多艺术家的灵感源泉,也成就了印象派和立体主义的不少画家。
19世纪下半叶,巴黎日益形成了一股反学院派势力,—些青年艺术家不得不参加一些落选沙龙的展出。而印象派这个名称,就是从1874年莫奈展出的画作《日出·印象》得来。
该派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与一些表现宗教,神话等的灰陈调子相反,鼓励画家走出画室,追求大自然的光色变化,主张根据太阳光的七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印象画派的创始人莫余(Claude Monet,1840~1926)有很多时间都在昂蒂布(Antibes)生活,那里的迷人阳光给了他无限的遐想。他的代表作品有《野餐速写》(1865~1866)、《印象·门出》、《睡莲》(1916~1922)等。
印象派大师雷诺阿(Auguste Renoir,1 841~1919)的晚年在尼斯附近的小村卡涅(Cagnes-sur-mer)度过。马可·夏加尔(Marc Chagall,1887~1985)更是在尼斯附近的圣保罗·德·旰斯(St.PauldeVence)度过了生命中的三十五年。
著名的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Hellrl Matisse,1869—1954)白1916年起,就在尼斯住下了,他的著名作品《尼斯暴风雨》、《四号裸女》中,都可以看出画家在尼斯得到的灵感,他的博物馆就建在尼斯的圣母修道院附近。
立体主义画派的创始人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晚年一直是住在戛纳郊外的小村里。这——画派的风格与塞尚艺术、非洲黑人艺术和X光透视有密切关系,突破厂传统绘画的时间、空间限制,放弃了透视法,将对象的自然形体概括成几何形体,加以分解,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结合起来。
1907年毕加索的《阿维尼翁的少女》被看做是立体主义的发端。他的很多作品按照其遗嘱将永远留在蔚蓝海岸,不得移地展览。
——摘自本书134页
尼斯(Nice)
尼斯,法国的第五大城市,第二大空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有着七千五百米长的海岸线,这也是蔚蓝海岸当中真正有自己生活的城市。
群山阻挡了北方来的寒风,大海带来了四季充沛的阳光。这早冬暖夏凉,天气晴朗,全年平均气温在二十摄氏度左右,这是蔚蓝海岸的中心,也是发源地之一,曾经被英国贵族心神向往。沙皇尼古拉——世的遗孀、英国维多利亚女皇……都曾来过这里;马蒂斯、马可·夏加尔、雷诺阿等大师也都曾在尼斯找到了创作的灵感。
大约四十万年前,尼斯就有土著居民居住,有一个相当有意思的传说:来尼斯的**个人,竟是为了追赶大象。
古代的尼斯建立在现在的旧城和港口之间的城堡山(Colline du Chfiteau)上。今天在城堡山以东的Cimiez山上有利古里亚人部落的遗迹。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在Paillon河的人海口,建立了*早的尼斯城址,也就是称做Nikaia的希腊殖民地。“Nikaia”从“Nike”这个词而来,有胜利之意。但是,希腊人还是要和利古里亚人在城堡山上共处。
直到公元前154年,罗马人帮助希腊人抵御利古早业人的袭击,保卫了Nikaia,同时建立了第二个城市Cemenelum。但这个城市没有城墙、堡垒、广场或教堂,到4世纪,罗马人在尼斯的统治开始衰落。
813年,萨拉森人(Saracens)毁灭厂罗马人造的古城,并开始跟普罗旺斯地区的贵族斗争,尼斯就夹在当中。直到974年,普罗旺斯人占了上风。12世纪,普罗旺斯的雷蒙·贝朗热(Raimond Berenger)五世伯爵统治了尼斯,1176年,尼斯确定了自己的宪章,开始成为一个活跃的经济中心。
1382年,尼斯又落到了在来自意大利:比面的萨沃伊家族(Savoy)手里,并成为了他们抵抗法国人的前沿。1543年,法国和土耳其联合军队入侵,原本上城的居民都集中到了卜城,也就是Nikaia旧址,在成功驱逐入侵者后,现在的尼斯城正式成立。
1706年,尼斯**次被归入法国的领土,但1713年被割让给了西西里的国王。直到1860年,尼斯才重新回到法国的版图,开始了大发展的年代。这是一个混合了意大利和法国两大文化和建筑的古城。
由于这样的历史,尼斯一直是—个享有高度自治特权的城市,保留了浓郁的古典文化和审美氛围,长期的交替统治带来了独特的历史积淀。*近日年来,尼斯依仗得天独厚的壮丽山海,绝美的历史风韵,成为全蔚蓝海岸上的王冠之城。
而安格鲁大街(Promenade des Anglais)则是王冠上宝石。它是尼斯沿着海岸线的主要道路,—边是城市,一边就是小石子铺就的天使湾。当地人都称它为“英国人散步街”,街边高级旅馆林立。
——摘自本书136页
戛纳(Cannes)
戛纳(Cannes,一译坎城),是与尼斯齐名的蔚蓝海岸两大城之一,也是国际电影节的老家之一。虽没有尼斯广阔,但也拥有近七万居民。它面朝大海东西向延伸,自19世纪中叶起,就是欧洲贵族的避寒度假胜地。
金黄色的耀眼阳光、蔚蓝色的海岸、无数的闪光灯、美女俊男……戛纳是一个充满了明星气息的城市。
但是,在1834年以前,这里却只是法国南部一个普通的小渔村。要不是当年英国贵族布鲁厄姆爵士(LordBrougham)去尼斯度假路过此地,又恰巧那里发生霍乱,戛纳至今还是安安静静的。
这位英伦的贵族,一到此地便被吸引住了,有舒适的气候和阳光,却没有尼斯的嘈杂。很快,他在这里修建自己的“城堡”,并说服朋友来此地过冬。消息传到英国,名流相继而来,豪华别墅、赌场、旅馆,戛纳这个原本的小渔镇,迎来一步登天的繁荣。
之后的1946年,戛纳电影节让这里成为瞩目的焦点。随着碧姬’芭铎的海滩倩影在报章杂志上出现,很多狗仔队进驻此地。名门贵族因而退却,但富豪和时尚名流,电影明星,慕名而来的追星族仍把这里挤了个满满当当。
沿海的克鲁瓦塞特大道(BoulevarddelaCroisette)是必到的散步地点,名牌店和大旅馆沿路而立。在旧港前的影展会场——影节宫,大楼前铺设了镶嵌电影明星手印的石块。
经过影节宫就是市政厅,一旁是巴士总站。迎面的修瓦利艾山顶有德斯佩兰斯圣母堂,站在上面,可以将戛纳的港口风光尽收眼底。
戛纳的主要景点
克鲁瓦塞特宫(PalaisCroisette)
见证了戛纳电影节三十五年星海沉浮的会场,如今已改为剧院,就坐落在海滨大道路北面的不远处。
尽管附近还有二三十家的影院和放映厅为电影节效力,但由各国国旗组成的旗海早就移到了1982年落成的影节宫门前。
影节宫(PalaisdesFestivals)
建在海滩与旧港(游艇区)之间,是戛纳电影节的主会场。
每年的5月,这里的星光大道上总是熠熠生辉。
这座现代化的宫殿建筑,主厅共有两千三百个座位,主要担当电影节颁奖晚会的会场。另外还有一个一
千座的大影厅和十四个三十五座到三百座的厅堂。
电影节
每年5月举行的戛纳电影节,是世界上规模*大的电影盛会之一,至今已举办过五十五届的电影节。
早在1939年法国政府就决定在戛纳举办一个国际性的电影节,但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停止。这也是电影节历史上的**次“停办”。
在1946之后的几十年里,电影节共停办过三次,1948年和1950年因财政困难而停办,1968年因“五月风暴”的影响也未能举办。
电影节为期两周,含金量*高的是授予*佳影片的“金棕榈奖”(*初称“金鸭奖”)。
此外还设有*佳导演奖,*佳男女演员奖、*佳摄影、*佳音乐等奖项,还有评委特别奖、*佳娱乐奖、*佳剧本奖、国际奖。
但这个电影节更重要的商业一面,常常不为人知,对电影公司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销售会展。
因为电影节的带动,戛纳变成是国际上*受欢迎的会展城,每个月都有重大的专题会展,比如世界电视片会展,广告会展,爵士乐展等等。
——摘自本书139-140页

一个人的蔚蓝海岸 作者简介

张耀,旅居欧洲,其著作被都会族奉为“雅皮圣经”。其书中名句“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会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成为一代人的生活宣言。张耀工作室集合了上海、巴黎的专业编辑、设计人员,拥有世界上五十多地的独家照片资源,倡导世界主义与个人主义并行的创作。其图文作品畅销海内外,被誉为开创了“在纸上进行的电影”。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