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

西方音乐

作者:埃格布雷希特 (Eggebrecht Hans Heinrich)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05-01-01

评分:5分

ISBN:754043449X

所属分类:艺术音乐

书刊介绍

西方音乐 目录

作者序
译者序
九至十一世纪
导论: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
人为多声部音乐的产生及其早期历史
现存契机
《音乐手册》
规多·冯·阿莱佐的和音陪衬理论
反思之一:西方音乐
十二世纪
导论:新和音陪衬和音乐作曲的开端
多声部音乐理论之
流传下来的多声部音乐
多声部音乐理论之二
音乐学科
反思之二:何为中世纪音乐史
巴黎圣母院时期与十三世纪古艺术
导论:从教堂艺术到交往艺术
《和音陪衬全集》
列奥宁与佩洛汀
关于术语学
二重和音陪衬
插曲:《和音陪衬艺术》本二重和音陪衬的教科书
反思之三:编纂历史
终止式和经文歌
经文歌和终止式——补遗
有量歌咏旋律艺术
切分歌
世俗歌曲作曲:亚当·德·拉·哈勒和回旋歌
彼得·德·克鲁斯
反思之四:关于音乐史的分期
十四世纪
特征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反思之五:术语学
新艺术
老人和教皇
菲立浦·德·维特里——新记谱理论和等节奏的早期形式
纪尧姆·马绍
意大利十四世纪音乐
记谱法、罗西抄本和牧歌
弗朗切斯科·兰迪尼和叙事歌
音乐在英国
夏门卡农和回旋歌
伴礼歌咏
列昂内尔·鲍尔
反思之六:书写音乐之一
十五和十六世纪的早期近代音乐
引入三个步骤
**步:当代人眼光平时期的开始和终结
第二步:命名时段
第三步:辈分
关于作曲史
巴洛克
起因:一个奇特的问题
巴洛克的名字
通奏低音与竞争协作
合唱竞争协作
独唱竞争协作
独唱曲
情感与音型
情感理沦
反思之七:音乐的滥用
音型理论
海因利希·舒茨
反思之八:书写音乐之二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反思之九:音乐与传记
乔治·弗坐德利希·亨德尔
古典
音乐的古典——叫什么
前古典
关键词
曼海姆乐派
柏林
卡尔·菲立浦·埃曼努埃拉·巴赫
维也纳
约瑟夫·海顿
克利斯多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
反思之十:音乐上如此之美的是什么
莫扎特
十九世纪
贝多芬
反思之十一:音乐的历史——社会的历史
浪漫主义
关于概念
两个世界的模式
瓦肯罗德尔
E.T.A.霍夫曼
叔本华
瓦格纳
汉斯立克
马勒
弗朗兹·舒伯特
舒伯特撰写、谈及朋友
舒伯特晚会
其他人如何谈舒伯特
舒伯特如何谈自己
反思之十二:进展与进步
“十九世纪”
音乐里形式和内容的二分法与交响诗
反思之十三:音乐的意义和内容
试论布鲁克纳
沙龙音乐
反思之十四:听音乐——理解音乐
《嘹亮号角吹响的地方》论古斯塔夫·马勒的音乐
反思之十五:我是谁
二十世纪
在历史的边缘
前定位:新音乐原则上的新
音乐场景
无凋性
关于概念
三个问题
替代的问题
仍然存在的问题
有可能的问题
自由
短乐曲
勋伯格、:书伯恩、贝尔格
用十二个只彼此相关乐音的作曲方法
1950年以后的音乐

西方音乐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通常意义上的音乐史。假如[作者]打算这样写的话,书中就必然会尽*大可能地出现音乐史里过去有过、现在仍有的所有东西。它们依据音乐史学理论建立起来的传统。与近期极大地增多了的兴趣领域相符合。可是,这里完全不是这种情况。以通常意义上音乐史的期待为基准来评判本书,也许会数不清楚这儿所缺乏的一切。如果把本书叫做“音乐史中的章节”就会无可辩驳了,与习以为常相比,就什么都不成问题了:没确不完整的问题;但较佳的说法是:它会隐蔽起来。因为,本书实际上是根据观念和论文题目而被构想为一部音乐史,更精确地说,它被构想为音乐史的一种方式。
音乐史的对象是音乐作品,音乐史理解主要基于对作品的理解之上。本书作者认为,基于这个观念,一部西方音乐史只能从认识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内容上来写。在这方面,他坚持“音乐有意义和内容”的观点,认为音乐的意义和内容决非音乐之外的东西,而就在于音乐结构本身(例如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的进行就是某个时期西方音乐的“意义”,对这种解决的期待就是她的“内容”)。他在书中把音乐中诸多因素看作是一个个有活力的生命体,把乐音及其进行描述成仿佛小精灵鸣响着的嬉戏和玩耍,上演着一幕幕的音乐“戏剧”。本书对音乐史上几个特定现象中作曲处理及其引来的问题作了生动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分析达到了对西方音乐的本质及其历史演变的深刻认识。所以,这本书也不同于我们常见的任何其他风格史、文化史的音乐史,也绝非枯燥的作曲技术分析,而是以“分析的音乐史”观念独树一帜地达到了音乐史理解的一部杰作。
本书的另一独特之处是十五节“反思”。它们中断了音乐史叙述过程,同读者一起思索关于音乐史编纂学、音乐美学、音乐术语学的问题,还包括一篇自我介绍(反思之十五:我是谁?)。通过这些反思,作者把他对音乐史的体验及有关理论问题直接传递给了读者,让他们也参与体验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这本书远远超出了传统音乐史学,是史学系统化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作者的文笔富于诗歌的韵味,时常运用同韵或同词根的词,达到有时甚至完全相反的意思,这使他的行文读起来极具音乐感,深受广大德语读者的喜爱。
音乐史编纂学中的传记方法来自实证主义哲学,以作曲家的生平遭遇和心理冲突作为依据,试图诠释音乐作品的意义。本书作者在评述一些作曲家时运用了传记方法,而在评述另一些作曲家时则回避了这种方法。在运用了传记方法的章节中。有的极具说服力(如认为舒茨的创作成就与他虔诚的新教信仰和多年在意大利学习音乐有关),有的却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如把布鲁克纳交响乐的“不适度”和“轰鸣”同他不谙世故的为人处世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在运用了传记方法的地方、也在全书对这种方法的取舍方面,出现了二律背反——传记方法在释义学上的悖论、如果运用传记方法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如果音乐史编纂者既可运用也可摈弃这种方法,那么,它就成了一种似是而非。本来在音乐史编纂学中,传记方法、传记主义是个有争议的课题,可是,在强调音乐史的主体理解的本书中,作者留给我们的这种二律背反更显得通向理解之路的崎岖。
本书为高要求但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读者而写。为此,作者舍弃了西方学术界的注释传统,德文原书中几乎没有注释。鉴于本书中文版读者的人文、文化背景和缺乏外语资料,如果译本坚持这种做法会适得其反地造成不理解。为了让中文读者能读懂这本书,译者为书中提到又不再详述的名字和概念加了大量随页译注——从人物生卒年代、音乐术语到西方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概念。它们也有选择性:人物生卒年代仅限于作曲家、音乐家、音乐理论家以及其他与音乐有关的人。附译注的术语、人名和书名通常放在本书**次出现之处,都尽可能在中译名后的括号中附上了德文原名。地名一律不附原文。另外,译者尝试把书中出现*多的“音乐”一词,按照德语词性译为“她”,至少能杜绝因使用这个词的代词时,由于中文没有词的性和格而可能引起的混淆,同时又保持与原文诗韵的风格一致。

西方音乐 节选

本书并非通常意义上的音乐史。假如[作者]打算这样写的话,书中就必然会尽量大可能地出现音乐史里过去有过、现在仍有的所有东西。它们依据音乐史学理论建立起来的传统,与近期极大地增多了的兴趣领域相符合。可是,这里完全不是这种情况。以通常意义上音乐史的期待为基准来评判来书,也许会数不清楚这儿所缺乏的一切。如果把本书叫做“音乐史中的章节”就会无可辩驳了,与习以为常相比,就什么都不成问题了:没有不完整的问题;但较佳的说法是:它会隐蔽起来。因为,本书实际上是根据观念和论文题目而被构想为一部音乐史,更精确的说,它被构想为音乐的一种方式。本书独特之处是嵌入的十五节《反思》。它们特别适用于思索,中断描述而给作者机会仿佛领着读者,注视他并告诉我们正处于[音乐史的]何处,使他们意识到,究竟为什么我们想读、写、了解和从事音乐史?《反思》带领读者进入思考和书写的工作室中,与它一起探讨在此运用的音乐史编纂学处理方式和谈论音乐的方法指明西方音乐的现象转换处的标志。作为历史叙述的间歇点。同时,《反思》也给出一个立足点来仰观问题的那些方式——它们关心我们并未失去作为过去的历史,而仍想起历史;所有个别和一时发生的问题还陈述被改造了,它们基于其不受进间限制的效应而直接走向我们,并且属于我们。这篇序言提出了本书观念的主导概念是:体验和选择、调节于读者和现在的观点、现实化、接触以及反思。所有这些点共通的是强调书写的主观介入,然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因为传统方式的信条是严格客观,它首先把科学同其他界定开来。可是,科学不允许错误、谬误、出轨、任意和曲解,它们[在科学里]没有机会,但科学也许会容忍有人出来抵制作为*高箴言的所谓客观。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