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白岩松

寻找白岩松

作者:刘楠

出版社:中信

出版年:2019年5月

ISBN:9787508698113

所属分类:网络科技

书刊介绍

《寻找白岩松》内容简介

作为知名新闻人,白岩松主流又“另类”。成名于1993年央视新闻评论部的电视改革,从《东方时空》到《新闻1+1》,从香港回归直播到里约奥运会解说,从《岩松看日本》到《岩松看美国》,他见证了中国改革进程中的重大新闻时刻,其独具特色的采访主持评论,拓展了新闻话语实践的范式。除了新闻人,白岩松还拥有多重身份,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学生导师、公益代言人等。作为社会公众人物,他被各种标签包围,“国家级段子手”“自带弹幕解说员”“正确先生”“新闻守夜人”等。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崛起,媒体人辞职潮汹涌,曾经激情燃烧的新闻理想如何安放?白岩松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刘楠博士,曾与白岩松在央视新闻评论部共事十年,担任记者、策划、主编等职,她用富于画面感的笔触立体勾画了白岩松幕后工作的点点滴滴,试图还原真实立体的白岩松。这本书的独家性在于,既有对白岩松职业成长历程的追根溯源、“东西联大”新闻教育的一手观察,也有对“肃宁枪击案”报道争议事件的正视,揭秘编辑部选题策划背后的故事,是全面梳理白岩松新闻业务和演讲口才的“武功秘籍”。刘楠的“寻找”,不仅有关白岩松,更是寻找优秀新闻人的工具箱和新闻“黄金时代”的基因密码。这是一个人的新闻理想,也是一代新闻人的理想。
刘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国家公派留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先后任央视《社会记录》记者,《新闻调查》出镜记者,《新闻1+1》创刊编导、编委主编,门户网新闻视频部高级主编。她也是《新闻1+1》的栏目起名人。
采访过汶川地震、深圳富士康连环跳楼事件、上海“钓鱼执法案”、广西"砍手党"村、四川凉山童工、北京新“蚁族”村、毕节四兄妹服毒、云南“盲井村”、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等新闻。策划《岩松看俄罗斯》《走基层》系列节目,担任纪录片《6个孩子的2015》《新闻漩涡后的村庄》系列总导演。多期节目获得国家部委级奖项。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南方周末》等媒体上发表多篇文字报道,已出版《新闻撞武侠——央视评论部创作秘笈》《有一种基因叫理想——央视评论部那人那事》两本书(白岩松作序)。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讲座交流,并发起成立“探村博士联盟”。

作品目录

自序
第一章:寻找白岩松
从“寻找苏慧廉”到寻找白岩松
起于“南院”的一场电视新闻改革
上学记:白岩松的新闻课堂试验
第二章:新闻编辑室的故事
给我六个字,四集“蚁族”撬动新政
乡村里的中国:我的“烂尾”和“长尾”
守护报刊亭
将呼吁进行到底!
扶贫的火候:从凉山孤儿说起
枪击案报道,真理能越辩越明吗
第三章:专业主义与新闻理想
后真相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是个框?
从术至道:采访的十八般武艺
从广州亚运会到里约奥运会的“自带弹幕”
重大事件直播出镜,咋驾驭气场?
新闻1+1:时评的牙齿与韧带
人性与时代:演讲如何“出口成章”?
第四章:激情燃烧的岁月
白说“四朵金花”:张泉灵、柴静、李小萌、欧阳夏丹
三兄弟“无间道”
“白猫芳熊”:和台湾主播卢秀芳的“海峡组合”
“意见领袖”如何参政议政
记者节论坛里的“白变大咖”
第五章:另一种镜头
狮子座及火车狂热者指南
侦察白岩松阅读路的蛛丝马迹
春节里的“国家级段子手”
清华教授:曼德拉节目该评奖吗?
网络上的黑白粉丝,孰是孰非?
第六章:时间去哪儿了
小学同桌白说
渴望年老:向老头学习!
50岁来了,“2049年我是81岁的老人了”!
侠客行
白岩松给“东西联大”推荐的书单
后记:一种新闻考古

热门书摘

羁绊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恩格斯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不可替代性强,获取自己更加稳定的位置和向前进的速度就更快,不可替代性需要你拥有一个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维方式,需要你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来。”他说。

他边写毛笔字,边演示:“不抄写,不知道文字的节奏。抄写的时候,人成了客体,对文字有想改的冲动。我们要调的,是内心的原生态。”

人类就是一种喜欢透过感性的方式来获取理性的动物,他引用柏拉图的话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关键时刻,白岩松给了一个最好的播出理由:以青春的名义!

传统媒体霸权时代被打破,网络社会崛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存方式

网络导致的信息方式的改变

白岩松所言之“脱敏”,强调的就是新闻记者与观念之间的关系,保守的观念、流行的观念、清晰的观念、含混的观念

除了技术环境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还有人们认知信息方式的相应改变,让真相变得扑朔迷离。

‘到底谁的说法和认知才是精准而出彩的

循循善诱

舆论有某种类似于磁场的效应,在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公众的关注和舆论凝聚的合力会达到一个峰值,那时候舆论磁场最强,评论的传播效率也最高,能起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采访笔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