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人类生活在一个文化消费的时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仅影视艺术,就连较传统的文学如今也被投入消费市场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于是文学的分类中便有了“通俗小说”这一名号。在当今的图书市场上,庞大的读者队伍使通俗小说深受青睐,通俗小说家也往往因为一两部作品而名声大噪,成为大众的明星。在当今英国,有着近乎传奇般生活经历的作家杰弗里·阿彻可以算得上是这样一位不折不扣的明星。他已创作了十多部小说,几乎每一部作品都畅销整个英语世界,为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和创作声誉。到2000年,阿彻的小说在全球的总销量已经超过1.2亿册,如此的销售业绩使阿彻成为全球大量出版商和读者充满期待的作家。
出版于2002年的《天之骄子》是阿彻的一部近作,该书的部分内容在狱中写成。高墙之外,阿彻的政治声誉跌到了他一生的*低点,一方面其终身贵族头衔被剥夺;另一方面,不少大众媒体纷纷将他视为“政治流氓”,英国BBC公司甚至决定将阿彻的生活故事搬上舞台,对他的人生劣迹进行讽刺和挞伐。然而,这部在极其困难情形之下完稿的《天之骄子》刚一问世,一版就创造了25万册的销售业绩,给他的创作声誉再一次地增加了新的砝码。虽然对于这部新作读者中也不乏批评之词,但是,多数书评家还是肯定了作者在创作通俗小说方面的独特才华,他们认为,阿彻不愧是胜人一筹的小说家,仅看小说叙述的内容就不难判断,阿彻是一个讲故事的大师,小说《天之骄子》除了局部的瑕疵以外写得非常有趣,全书曲折离奇的情节扣人心弦,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有人甚至认为,这部以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社会为背景的《天之骄子》在叙述一个具体人物故事的同时全面记载了处于转型期的美国民族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作品称得上是一部“伟大的美国国史小说”。
《天之骄子》算得上一部在封闭状态下写成的作品,但是,作为通俗小说家,身陷牢狱的阿彻或许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伟大,他的小说也无意将自己装扮成一部严肃的“伟大的美国国史小说”。《天之骄子》讲述了一个颇具寓言意味的普通美国故事:一个普通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中出生的一对孪生兄弟在来到人世间后几个小时内被分开,从此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努力进取,直至*后各自代表一个政党在州长竞选中不期而遇。小说主人公纳特和弗莱彻同时出生于二战结束后的1949年5月11日,此后两人应该分别见证了5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经历了60年代的美国越战和民权运动,体验了70和80年代的美国社会变革,并积极参与了世纪末的美国的海外扩张进程,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越南战争以外,小说对于上述美国历史事件鲜有提及,关于黑人民权运动,作者只零星地写到弗莱彻在法庭上为一名黑人辩护等细节。关于女权运动,我们隐约地读到弗莱彻的内弟因妻子追求更多的自由弃之而去的细节;关于同性恋解放运动,小说简略地提到弗莱彻在纽约亚历山大·杜邦与贝尔公司时发现同事因同性恋受到解雇的情形;关于90年代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势力膨胀,小说则几乎完全未有提及。显然,作者在叙述这对孪生兄弟所经历的种种曲折故事的同时无意表现20世纪后半叶发生于美国社会的种种变革,那些变革或许为他的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背景,却不是他要叙述的对象,因为书写时代和社会不是他的兴趣所在,所以小说每每触及人物所生存的美国社会大背景总是避重就轻、一笔带过,于是,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被有意识地排除在小说之外,剩下的便是关于两个现代孪生兄弟的故事了。
在西方小说史上,围绕孪生兄弟的离散和团聚写成的作品由来已久,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以来,关于孪生兄弟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一颇具神秘意义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各国的小说家,从早期的哥特小说到20世纪的通俗小说,反映孪生兄弟的小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此类作品中的一个常见主题是相貌酷似的孪生兄弟之间存在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关联,在这一主题之下,有一些作品着力表现孪生兄弟在多年离散之后演变成生死敌手的故事,而另一部分则讲述一对孪生兄弟在经过多年的离散之后聚首一处共同对付同一个敌人的经历。小说《天之骄子》一方面超越了传统的双胞胎小说,因为作者在这里讲述了一个异卵双胞孪生兄弟离散的故事,换句话说,作品中的孪生兄弟不似一般通俗小说中的同卵双胞,因为从外貌上几乎看不出任何相像的痕迹;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上述两种情形,创造了一个颇具寓言意味的现代孪生双杰故事。说它像寓言,是因为小说好像无意以现实主义手法详细描述这对孪生兄弟散而复聚的故事,而是通过一种粗略的叙事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一种认识,作品不对主人公进行相貌和性格上的刻画,也不对主人公在不同阶段的所作所为进行逻辑上的解释。小说以“天之骄子”来形容这对散而复聚的孪生兄弟,其意不仅在于表现一对异卵双胞兄弟在偶然离散之后的人生际遇,作者似乎更用意于表现人生之无常以及命运之难测:纳特和弗莱彻这对孪生兄弟虽然历经离散,但是冥冥之中受到命运的护佑,他们是天之骄子、命运的宠儿。
感慨命运对于人生的安排是通俗小说的一个永恒主题,《天之骄子》借用西方人熟悉的孪生双杰的故事来表现这一主题,并选择“选票加股票”作为主人公的主要经历来展开情节,小说一开头,当孪生兄弟的父亲得知妻子产下一对双胞胎时就兴奋地说,那样一来“起码能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兄弟俩可以“一个做共和党,另一个做民主党”了,不料,一句不经意的调侃竟成了一种预言,此后,这对孪生兄弟仿佛背上了某种符咒,离散终不能打破命运对他们的安排,若干年之后,弗莱彻和纳特分别以民主党和共和党候选人的身份同台竞选州长。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两位孪生兄弟在各个不同层次进行的政治竞选,着力刻画两位主人公在不可知的政治游戏中体验无常命运的经历。与此同时,小说还着力表现了纳特搏击商海过程中的命运沉浮。虽然纳特有着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求学经历,身边还有一位做统计学教授的妻子,他的大半生都面对着命运安排在他对面的恶棍艾略特,不战胜后者,他在生意场上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在与艾略特的搏击中,纳特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也几乎被害得与之同归于尽,幸亏命运有眼,让自己的孪生兄弟出庭为自己辩护,才勉强得以保全。
命运对勇往直前的人总是格外地垂青,《天之骄子》所反映的这种世界观是积极的。为了传达这种世界观,作者将全部的故事放在历来重视个人主义奋斗的美国,使小说不免暗合了传统美国小说中的“美国梦”传统。《天之骄子》采用了一种近乎《圣经》般的叙事结构来表现一对离散兄弟走向成功的经历,使小说更多了一种寓言的意蕴。全书共分七部,每一部以《圣经》中的某一部标题为题,它们依次是**章Genesis(原译“创世记”)、第二章Exodus(原译“出埃及记”)、第三章Chronicles(原译“历代记”)、第四章Acts(原译“使徒行传”)、第五章Judges(原译“士师记”)、第六章Revelation(原译“启示录”)、第七章Numbers(原译“民数记”)。小说的标题“天之骄子”一语在美国常常被用来形容同一个家族里先后出现几个美国总统的情形。这部小说中的孪生兄弟生于寻常百姓之家,然而,二人在离散之后通过各自的生活磨炼将自己打造成了州长候选人。作者在小说结尾处暗示,此二人或许终有一天会在总统竞选中再次相遇。作为一部寓言性的通俗小说,《天之骄子》表面上讲述了美国社会和政治文化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但事实上,小说借助于20世纪美国这一特定的时空背景讲述的是一个更广义的人生寓言,这个寓言以“命运”这样的话题开始,但并不落入对命运不公的感慨这一俗套当中,而以走向成功的梦想给所有读者积极向上的希望。
作为一个通俗小说家,阿彻并不对读者进行干巴巴的道德说教,他不标榜自己在道德上如何崇高,因为他更关心的是如何能讲述一个普通大众容易接受而且爱读的故事,从而让更多的人来读他的作品。对于生命和命运,小说《天之骄子》的作者表示了明确的肯定态度。虽然作品叙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善恶搏击故事,在这里,主人公的生活和命运因为邪恶的存在而变得充满艰辛,但是,生活对于每一个无辜的人来说都充满了希望,作者把自己对于生活的肯定态度完完全全地融入到自己的故事叙述当中。阿彻声称自己*喜爱的作家包括费茨杰拉德、莫泊桑、毛姆、欧·亨利和门罗,尤其喜欢他们的作品中极强的故事性。在自己的创作中,他努力效仿。为了获得这种故事性,他的小说在主题上多写政治、谋杀、性以及国际冲突。为了赢得读者,他的创作在形式上尽可能地调动一切通俗元素来讲述他心目中的乐观人生故事。从小说《天之骄子》一书中,读者不难看出,阿彻的努力是成功的。
《天之骄子》以一个善恶搏斗的简单故事为叙述主线,虽然涉及人物不少,但主要人物只有三个,除了上面介绍过的孪生兄弟之外,那第三个关键人物就是恶棍艾略特。在这三个人物之间,由一对孪生兄弟所代表的正义与艾略特所代表的邪恶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斗争。作为恶的代表,艾略特聪明而骄傲,一出场就让人感到阴风扑面。他与纳特同在一校,他先是在中学的学生会选举中玩弄手段击败纳特,继而利用职务之便剽窃纳特的作业致使后者不能如愿以偿地上耶鲁大学。在大学里,他用花言巧语骗取了纳特女友吕贝卡的信任和爱情。纳特从越南战场上带伤返回校园读书,他编织谎言对他极尽诽谤,并在此后的学生会主席竞选中再次通过非法手段赢得选举。工作以后,他仗着家庭裙带关系欺压同在一个公司工作的弗莱彻以及其他同事,此后虽因贪污公司账款辞职返回故里,但恶性不改。当他再次面对已经成为罗素银行总经理的纳特和已经成为州参议员的弗莱彻,他先是试图鼓动另一家银行吞并罗素银行,继而积极筹划与纳特竞选共和党的州长候选人,*终机关算尽,反送了卿卿性命。小说对于这样一个极恶人物并不进行直接描述,而是通过其一言一行对他进行侧面勾勒,全篇小说因为他的存在弥漫着一种恐怖感,因为一双邪恶黑手在不停地活动,随时准备对小说主人公发动攻击,让人读来不能释怀。
如果说《天之骄子》塑造了“现代小说史上*坏的恶棍”,那么作品同样刻画了许多正直宽厚、充满爱心的“好人”,正是这些好人的共同努力才使生命的阳光免遭遮蔽。纳特不止一次地感慨自己有幸遇上家境富有的汤姆一家。汤姆的曾祖父是一个传统厚道的银行家,曾经成功地创办罗素银行。他待人诚恳,对纳特更是慷慨。在上学的时候,纳特就曾多次去他家小住。他在大学毕业后决定在外汇市场上小试牛刀时,这位仁慈的长者毫不迟疑地慷慨资助。后来纳特因在纽约一家银行受挫辞职,他又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洒脱将自己经营了数十年的银行交给了他。弗莱彻的岳父哈里是这部小说中另外一个感人至深的“好人”形象。这位老人年轻时曾经参加过二战,回国后当选州参议员。弗莱彻在上中学的时候和哈里的儿子同在一班因此相识。哈里喜欢弗莱彻,鼓励他继承他的事业,手把手地领着弗莱彻步入政坛,以自己一生的阅历和政治智慧帮助他、引导他,使他在从政生涯中顺利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急流险滩。这位老人没有野心,有的只有全心全意为选民和社区服务的坚定信念。他相信弗莱彻的才能,希望他能竞选州长。在他去世之后,他的选民们无不怀着深厚的感情对他表示深切的哀悼。
《天之骄子》共分七部54章,结构完整,可读性强。小说采用两条叙述主线交叉跳跃着展开叙事,前半段两条线分别叙述一对离散兄弟的故事,后半段两条主线逐步靠拢,直至合成一条主线,这种安排恰如其分地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的一家医院,苏珊顺利生下她的双胞胎:纳特和彼得。同时,富甲一方的鲁丝也住进了这家医院。鲁丝是大龄产妇,这次是她拥有自己孩子的*后机会,但她那顺产的男婴在几小时后却夭折了。护士抱走了旁边床上的彼得,命运无情地分隔开纳特和彼得这兄弟。多年后俩兄弟分别以共和党候选人和民主党候选人的身份竞选州长,成为对手。纳特和弗莱彻能否相认?竞选*终谁能胜出?
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古代希腊哲学史料丰富,卷帙浩瀚,故古希腊哲学史常为多卷本,其**卷则为“前苏格拉底”。本书循例以苏格拉底划分前后。苏格拉底后当为柏...
体育史 目录 绪论上编古代休育**章 原始体育**节体育的起源第二节原始体育的内容与特征第二章 不同特色体育文化区域的形成**节古代大河流域农耕文明社会的体育第...
上古时期,海神重晶和火神墨羽争相统御人间,天火降世、生灵涂炭。千年之后,人类统治了辽阔山海,八荒神州进入群雄争霸的战国时
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欣赏 本书特色《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欣赏》编著者朱少华。《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欣赏》为高等院校公共选修科类基础课教材。全书选取俄罗斯文学史上具有广...
当代社会转型中的文学理论热点问题 本书特色 宋伟编著的《当代社会转型中的文学理论热点问题》抓住社会转型的历史语境,突出文学与文论与其社会文化语境的关联性并将之作...
人的局限性 本书特色 一部充满人生哲理、实用格言和生活智慧的书一部让人反思历史、传承文化、启迪人生希望的书人的局限性 目录 译者序《漫步者》(1750—1752...
碑帖收藏与研究 目录 碑帖之美(代序)前言秦汉刻石部分001 岣嵝碑 无刻石年月,传为先秦002 石鼓文 约春秋战国时刻003 秦琅琊台刻石 秦二世元年004 ...
普鲁斯特的空间-轻与重-22 本书特色 普鲁斯特在其作品中,构建时间的同时,对空间的构建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构建空间等于构建时间。于是,作品中的时间常常采用空间...
女权辩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玛丽·斯通克拉夫特主要强调妇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作者承认,妇女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家庭,但家庭不应该与社会公共社会生活...
西班牙披肩在之谜 本书特色 《西班牙披肩之谜》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杀人案件:埃勒里与探长父亲的挚友马克林法官同行,前往西班牙岬角附近的海滨小屋避暑,一抵达便发现手脚...
作为一本法学教程,本书具有普通法律教科书的特点。由于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
新生代”小说的四员干将最近推出了他们最新的小说选集:韩东的《我的柏拉图》、朱文的《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桑拿》、张的《爱情与堕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老北大讲义 本书特色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1917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国文门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今北大博士生导师...
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卷一-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 本书特色 方卫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青年学者之一,著有多种儿童文学理论著作...
误读红楼 本书特色 之前的红楼研究者大多从正面研究红楼,但是,本书作者却另辟新意,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用自己的独特视野和生活体验,从反面解读了《红楼梦》中的主要人...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本书特色 《乌合之众》作者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为著名;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宝钗湘云之谜暨红楼心语》:第四部 本书特色 刘心武揭秘》冲击波高潮迭起,妙语不断;红学泰斗周汝昌倾情作序;振聋发聩听心语 全方透视识钗湘 ;揭...
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 内容简介 本书全方位讲述了20世纪西方象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中国作家的接受史、创作史,对中国文学界的影响及其历史命运。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 ...
《纪实和虚构》作者运用交叉的形式轮番叙述这两个虚构世界。我虚构我的历史,将此视作我的纵向关系,这是一种生命性质的关系,是
趣说红楼人物 本书特色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整个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