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它持续了四年之久,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运动从一开始的“清账目、清仓库、清工分、清财物”发展到带浓厚政治色彩的“清经济、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到运动后期又错误地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的“党内走资派”,致使不少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本书作者积多年研究心得,运用大量史料全面叙述了“四清”运动从起源、发动、铺开到高潮的历史过程,重新梳理了运动中出现的的重大事件,如桃园经验、北大社教、《二十三条》的制定、毛刘冲突等等,并对这些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行了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
郭德宏,男,1942年3月出生,山东省昌邑市人,196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曾任《中共党史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共中央党史研室第一研究部主任、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名誉主编等职。共发表文章24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合著10余部,主编或参与编写著作40余部,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种奖励20余次。林小波,男,1971年出生,山东省海阳市人。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在《中共党史研究》等杂志发表文章20多篇。
战争与谋略 本书特色 一部人类谋略史就是一曲由知识和智慧谱就的精彩华章,先哲们关于谋略的各种独到见解洋洋洒洒于各种典籍之中,如老子的“无为而治”、“以柔克刚”;...
社会主义的未来 本书特色 《社会主义的未来》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社会主义的未来 目录 在研究当代各种思潮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和...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跟从约翰·菲尼斯(John Finnis)研习自然法。研究领域为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著有《...
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航徐川答问录 本书特色 《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航徐川答问录》一书收录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师、“知心哥”徐...
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精神读本 本书特色 你们读到的中央团校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所、中国人才研究会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联合编写的《雷锋精神读本: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本小...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形成 本书特色 在《资产阶级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虞和平先生将资产阶级放在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的大视野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体性研究。同时...
《计算思维与计算文化》内容简介:本书从知识和技能、素养和能力等方面,对计算思维与计算文化(Computational Thinking and Compu
毛泽东智慧典故源泉-毛泽东大智典-图文版 本书特色 毛泽东之所以智慧出众、胆识超群,不仅是因为他个人具有突出的聪明才智和意志品质,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获得智慧的正...
“黑死神”是德国士兵给苏联伊尔-2型强击机起的绰号;这种外形凶悍、皮实坚固的飞机是卫国战争中苏联空军的核心打击力量,可以说
这是一部关于信息和知识的书,它告诉你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怎样获取信息和知识,如何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生存,怎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39南昌会战贛北大争夺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武汉丢失,国民政府上下震动。蒋百里和李烈钧担心蒋介石要投降,让冯玉祥去劝蒋介石坚持抗战...
政学私言 本书特色 该图可以证明中国人早于欧洲人发现美洲并首先完成环球航行。——英国《经济学家》欧洲人要承认荣誉应该归于伟大的中国海军将领和他们的船队。葡萄牙人...
掠海神鹰:神奇的地效飞行器 内容简介 国人对地效飞行器关心者很多,对其发展前途持怀疑态度者也不少。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我们知道,一种新的技术要达到实用,一是取...
《兵棋与兵棋推演》作者着手此书的主要动力是解答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从开始动笔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随着资料的
新文化史领军者林恩·亨特代表作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成就,在于构建了一种影响至今的政治文化畅销30余年,近10个语言版本,中文修订本全新推出——【内容简介】《法国大革...
纵议院之世界趋势 本书特色 2013年,凤凰网博报为拥有家国情怀,关心时事热点的主流人群,开设全新视频访谈节目“纵议院”。它以凤凰网博报为平台、凤凰网视频为依托...
纵论改革开放30年 本书特色 30年中国的经济奇迹再一次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值得大书特书。 河南人民出版社特邀请...
《21天说服力养成》内容简介:你是不是经常被朋友、孩子、另一半拒绝?老板、客户是不是常对你说“请给我一个理由”?我们在想要说
《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内容简介:本书围绕1935年施剑翘在佛堂射杀军阀孙传芳这一扣人心弦的历史事件,通
《以欢喜之心 慢度日常》内容简介:本书是季羡林经典散文集,精选其自1933年至2006年的精彩作品,细分四个主题,分别展现了季老对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