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供中医类专业用)

温病学(供中医类专业用)

作者:彭胜权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1996-01-01

评分:4.6分

ISBN:753234108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温病学(供中医类专业用) 目录

上篇**章 绪论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第三章 病因与发病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第五章 常用的诊法第六章 治疗与预防中篇第七章 风温第八章 春温第九章 暑温(附:暑瘵)第十章 暑湿(附:冒暑暑秽)第十一章 湿温第十二章 伏暑第十三章 秋燥第十四章 大头瘟第十五章 烂喉痧第十六章 疫疹第十七章 疟疾第十八章 霍乱下篇第十九章 《温热论》第二十章 《湿热病篇》附录附录一:方剂汇编附录二:临床温病常用中成药附录三:《温病学》临床见习指导

温病学(供中医类专业用) 本书特色

《温病学(供中医类专业用)》: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

温病学(供中医类专业用) 节选

《温病学(供中医类专业用)》内容简介:根据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八五”期间教材建设规划纲要》“要集中力量抓好本科主要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建设”的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编审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本套教材包括中医学、中药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和针灸、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急诊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针灸学》、《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骨伤学》、《中医骨病学》、《中医筋伤学》、《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等三十八门课程教材及其相关实践教学环节教材。

温病学(供中医类专业用) 相关资料

插图:学习、研究温病学,必须明确温病的概念、特点以及温病与伤寒、温疫等概念的关系等。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这个概念的内涵,一是病因为温邪,二是证候及病机特点为热象偏盛,易化燥伤阴。以上两点决定了这类疾病的属性为温热性质,而有别于伤寒或其它属性的疾病。温病概念的外延,从温邪由外侵袭人体确定为外感疾病,而且是外感疾病的一大类,非单一病种,排除了内伤疾病。现代医学的大多数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等属于温病范围。历代医家对温病概念的认识不够规范、统一,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种:一是指发于春季的伏气温病,其说始于《内经》,称冬令感受寒邪,发于夏至前的为温病,发于夏至后的为暑病。二是指春季的多种外感热病,持此论的医家主要是宋代的郭雍,他说:“医家论温病多误,盖以温为别一种病。不思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三者之温自不同也。”这实际上包括了发于春季的伏气温病和感而即发的新感温病,以及由时行之气引起的温疫。三是认为温病即温热病,例如王孟英《温热经纬》即作如是称呼。此外,一般医家也多习称温病为温热病。四是称温病即温疫,如明末医家吴又可认为温疫即温病。五是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的总称,以清代医家吴鞠通为代表,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条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由于历代温病涵义存在分歧,导致学习和研究的困难,因此有必要予以规范。现代有关温病的概念是在充分分析温病特点的基础上,主要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诸方面予以概括的。虽然各种温病的致病原因各不相同,发生的季节有异,临床表现有差别,但它们都具有温病的共同特性,故统称为温病。二、温病的特点温病在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是确立温病概念,鉴别温病与非温病的主要依据。下面介绍温病的几个主要特点。(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病是由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引起。将温病的各种致病因素统称为“温邪”始见于叶天士的《温热论》,该书开卷即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邪包括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暑湿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