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睿周报·第1辑(第1-6期)

信睿周报·第1辑(第1-6期)

作者:赵汀阳张卜天李霖灿 等

出版社:中信

出版年:2019年8月

ISBN:9787919010849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信睿周报·第1辑(第1-6期)》内容简介

第一期:《信睿周报》首期关注超级人工智能崛起重新定义人类存在的可能性,在《如果人工智能对人类说“不”》一文中,哲学家赵汀阳从哲学角度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新的解读。
第二期:本期的艺术单元将呈现两位艺术家的个展,其异曲同工之妙在于他们都关注“身体”这个主题:在纽约活动的艺术家吉娜·毕弗斯在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的个展关注数字生活下人体之异化;英国视觉艺术家马克·奎恩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览“皮相之下”则聚焦艺术与生命体之关联。本期其他精彩文章还包括:媒体人殷智贤对建筑师王澍关于中国当代建筑现代性表达的访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许纪霖对在欧洲和美国的政治文化语境下“政治正确”究竟意味着什么的分析,以及聚焦巴黎圣母院大火之后关于历史遗产与公众情感的学术访谈。
第三期:亚洲范畴的界定与使用,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是欧洲人的“专利”。此外,“理论框架来自西方,经验材料来自亚洲”,不仅是欧美亚洲研究的基本逻辑,也为亚洲学人所默认。在本期“起点”文章《亚洲视野:创造新的普遍性想象》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歌尝试打破人们对于普遍性的一贯认知,去探讨如何利用亚洲的历史资源建立另外一种关于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理论想象。
第四期:在本期“起点”文章《未来之人与未来之学》中,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孙周兴将展望人类之“学”的两种基本样式——古典的模仿之学与现代的数之学在未来技术人类文明时代下的关系与形态。本期艺术版块文章《生物学如何成为一种艺术媒介?》中,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员魏颖将以她近期策划的展览“准自然”为引,梳理“生物艺术”发展脉络及近年亚洲艺术家对该运动的回应。
第五期:本期“起点”文章《电子游戏世代的存在哲学》与《21世纪“颠覆性游戏”反思》中,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从哲学视角出发,分别探讨了游戏中的生命体验与现实社会中的生存体验如何彼此缠绕,以及游戏是否可以“构想别样可能”。
第六期:“一神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建立“文化边界”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此同时,“文化边界”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拒绝、打压跨文化的可能性。在本期“起点”的三篇文章——《跨文化的挑战》《一神论与文化边界》与《“超文化”何以可能》中,法国人类学家阿兰·乐比雄、中国哲学家赵汀阳、人类学家王铭铭,借由对“一神论”“互惠人类学”等概念的探讨,分享了对“跨文化”问题的思考。

作品目录

如果人工智能对人类说“不”
起点//
如果人工智能对人类说“不”
广雅//
我为何以及如何翻译科学史?
广雅//
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
广雅//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一念宇宙
广雅//
王羲之和中国书法
广雅//
大数据、全景监狱、绝对无知
广雅//
哈贝马斯:我仍对世界上正发生的一些事情感到愤怒
如何化解现代技术对人文的异化?
起点//
如何化解现代技术对人文的异化?
广雅//
从“猫咪钢琴”到“数字的灵韵”:
来自故障艺术家的“数字资本主义批判”
广雅//
吉娜·毕弗斯:我该过的生活
广雅//
中国建筑设计的现代表达
广雅//
马克·奎恩:皮相之下
广雅//
政治正确是否正确?
广雅//
巴黎圣母院大火与遗产情
亚洲视野:创造新的普遍性想象
起点//
亚洲视野:创造新的普遍性想象
广雅//
古人为什么不爱谈创新?
广雅//
苏杰浩:早晨的风暴
广雅//
玛吉·汉布林
绘画的本质是一种身体体验
广雅//
海量信息是如何把我们变蠢的?
广雅//
人工智能技术会失控吗?
未来之人与未来之学
起点//
未来之人与未来之学
广雅//
文明的包含性阶序及其现代转化
广雅//
生物学如何成为一种艺术媒介?
广雅//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大象无形
广雅//
南斯拉夫与“其余的一切”
广雅//
人口的未来:三种颜色
广雅//
齐泽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
电子游戏世代的存在哲学
起点//
电子游戏世代的存在哲学
起点//
21世纪“颠覆性游戏”反思
广雅//
互动艺术中的活性系统
广雅//
光影对谈:建筑与景观
广雅//
颠覆与解构:“支架/表面”艺术运动
广雅//
微生物视野下的生命图景
广雅//
深度学习与人类的发展
跨文化的挑战
起点//
跨文化的挑战
起点//
一神论与文化边界
起点//
“超文化”何以可能?
广雅//
从基因编辑看我们对未来世代的义务
广雅//
雷安德罗·埃利希:惊奇之后
广雅//
突破&质疑:一场东西方前卫艺术比较
广雅//
达尔文与他的“乡村科学”实践
广雅//
屏幕写作的艺术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