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

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

作者:方慧容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年:2019年8月

ISBN:9787208159594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内容简介

《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的论证有助于理解费孝通的社会改革思想所代表的江南社会精英群体,进一步明晰费孝通“合作主义”和“社会主义”取向的社会来源和思想来源。此外,作者还考证和分析了四十年代中期费孝通对中国文化看法的变化、原因及思想来源,指出费晚年倡导的“文化自觉”思想在1947年初已具雏形。本研究可增进对费孝通整体思想沿革的认识。
方慧容,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著有《“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民国时期的土地典当》等。

作品目录

1944—1948年费孝通的国际时评和外访杂写
1.
费孝通的战后国际秩序理想:“大西洋宪章”“天下一家”和“平民的世纪”
2.
第一阶段(1944年12月—1946年7月):“平民世纪在望”v.s.“美国世纪”
3.
第二阶段(1946年12月—1947年7月):《重访英伦》《工党一年》和《美国人的性格》
4.
第三阶段(1947年6月—1948年12月):希望破灭
5.
结语
从《旅美寄言》到《初访美国》
1.
“初访美国”前后费孝通的文化心理和社会生活状态
2.
《初访美国》中的“美国叙事”
乌格朋、托尼、韦伯
1.
“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的文本特点和文献来源
2.
乌格朋的影响
3.
托尼的影响
4.
韦伯的影响
费孝通、梅奥与涂尔干
1.
费孝通与涂尔干
2.
费孝通、梅奥与涂尔干
3.
后续:未完的对话
转向社会阶级研究:对“Peasantry
and
Gentry: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Its
Changes”的文本分析
1.
核心术语的来源
2.
“农民与绅士”一文的经验基础及局限
“文化自觉”的萌芽:对“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的文本分析
1.
演讲主题的思想来源及费孝通的“格义”
2.
“文化自觉”的萌芽
合作与冲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和震泽蚕丝业改进考察
1.
震泽和苏嘉湖地区蚕桑丝织经济类型
2.
震泽蚕丝业变革的阻力和利益冲突
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的蚕丝业改革
4.
女蚕校和费达生在无锡:合作和冲突
5.
女蚕校和费达生在震泽
6.
总结
7.
讨论
参考文献

热门书摘

费孝通在文中点出了“路德的信仰自由论中所谓凭个人良心做事,一切事均能各得其道,实是古典派经济学者的理论基础”。这是托尼论述中的一个中心思想:路德排斥了一切宗教组织的中介作用,也就排斥了一切慈善活动,一切宗教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抽空了宗教的社会内容。

费孝通期望,绅士的后裔,新一代知识分子应该兼具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见后文“转向社会阶级研究”),这些分析视角中,都能隐约看到托尼的影响。

同英国绅士相比,中国绅士的身份是不可继承的,每个成员都必须自己设法获得。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