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

在场: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

作者:郭建斌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年:2019年9月

ISBN:978731321165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在场: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内容简介

本书以滇川藏交界的“大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以流动电影相关的“媒介实践”作为考察对象,前后进行了五年的田野研究。在此基础上,本书围绕“在场”概念,从国家“在场”、观影者“在场”以及“转场”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进而从一个侧面对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民族志传播研究从方法到理论的一次系统呈现。
郭建斌,1992年云南大学文学学士,1999年云南大学文艺学硕士,2003年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1997年8月至12月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访学,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赴香港中文大学访学。

作品目录

内容提要
“传播与中国”研究文丛
总序
守望
——《在场: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序
前言
导论
“在场”作为一个分析概念
第一章:田野调查区域及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国家“在场”
第二章:国家“在场”及其体现
第三章:“大三角”地区流动电影放映的历史演变
第四章:电影《农奴》及其“身份赋予”
第五章:国家的“视觉展演”
第二部分
“转场”
第六章:“转场”及其含义
第七章:随流动电影放映车巡回放映
第八章:一个“老放映员”及他的后继者
第九章:一个个体放映员的故事
第十章:从“行动者”到“牧影人”
第三部分
观影者“在场”
第十一章:观影者“在场”及其理论意义
第十二章:对一所中心完小学生的观影实践考察
第十三章:对电影《农奴》和《静静的嘛呢石》的观影研究
第十四章:看电影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第十五章:观影者作为“诠释社群”
第十六章:总结:“在场”、流动电影之于当代中国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