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评论精华》作者李敖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以一支秃笔冲决罗网,揭露真相,抨击时政,八面威风,树敌复树敌,坐牢再坐牢,把一个死气沉沉、一党独霸的台湾岛搅动得天昏地暗,成为朝野上下注目和争议的焦点人物,也赢得了全台湾几代读者的青睐,在华语世界形成了一股强劲不衰的“李敖旋风”。
李敖是一个极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人。对一切有悖于人性,有害于公众,有损于民族的种种社会现象与政体弊端,他都予以一针见血地抨击。他不顾别人怎样褒贬,不断大谈人生、女人、心境、坐牢、爱情、猫狗、佛道、风月、梦呓……李敖的可爱之处就是毫不遮掩,无所不谈,敢于挑战禁忌,拒绝一切媚俗。这样,在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体制里,成为思想犯两次身陷囹圄是必然中的事。可每次出狱后复出江湖,人们还是看到了依然口诛笔伐“再战江湖”的李敖,乃至是愈战愈勇,愈战愈充满智慧。他创办的《千秋评论》在台湾不断击起层层大浪,他也因此被公认为“文化顽童”。
《千秋评论精华》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台湾“爱书人”票选十大作家,李敖不但独得**名,且得票还超出其他作家;《中国时报》票选风云十年的文化十人,十年中李敖九年半都在封嘴状态,但复出半年,就达到“风云”的结果。——李敖的“硬里子”由此可见一斑。
从认贼到被贼认
国民党中常委余纪忠的《中国时报》,四月八日刊出了一篇《里根、辜振甫相见欢》,对另一名中常委辜振甫大展媚功。文中*后两段是这样的:
辜氏出身世家,中国近代英文怪杰辜鸿铭就是辜氏的伯父。大概家学渊源吧,辜氏也说一口标准典雅的英语,成为他与国际重要人士交往的利器。这次在华府出席会议期间,辜氏和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有同席之雅,据了解辜氏为了美国基于政治理由不肯卖高性能战机给台湾,而中共现已发展出比台湾F一5E性能较佳的F一8战斗机,还扣布氏舌战一番呢。
辜氏长得一表人才,富而好礼,风度优雅,故中外人士多乐与交接。这次在华府开会,辜氏不仅在会上见了包括主管经济事务的国务次卿华理斯、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伍夫维兹、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主管亚洲事务的席格尔博士等重要官员,会外也接触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美国朝野人士,可说做了一场成功的“国民”外交。而辜氏谦谦君功成不居,不欲人知,越发叫人尊敬。可是辜氏究竟
接近望七之年了,为“国”效劳之日苦短,这又不得不叫
人忧心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了。.这两段话,如果问题出在就正确事实发动错误解释,其肉麻犹可原谅;但出在就错误事实发动错误解释,其肉麻就不可原谅了。不幸的是,《中国时报》的肉麻,却正属后者。
《中国时报》所说“中国近代英文怪杰辜鸿铭”,生于一八五七,死在一九二八,鸿铭是他的字,本名汤生,别署汉滨读易者,福建同安人。他是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的华侨,早年留学英国、德国,得到文学、工学学位。一八八O年后,在新加坡英国殖民政府任职。后来跟马建忠一夕谈,深感当为祖国效命,第二天就辞职了,然后蓄辫易服,回祖国了。辜鸿铭从二十八岁(一八八五)起,入张之洞幕府,为张之洞主持英文译述,历时二十多年。他说张之洞对他“虽未敢云以国士相待,然始终礼遇不少衰”。张之洞死后,他以二十多年间见闻所及,写成《张文襄幕府纪闻》,对晚清掌故礼俗,多有生动的记述。另以英文写《中国的牛津运动》(The Storv of a Chinese ford Movement)一书。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把它译为德文,名叫《中国反对欧洲观念之理由》,指定为哥廷根大学哲学系学生必读参考书。民国以后,辜汤生又用英文写成《原华》(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一书,一名《春秋大义》。宣传“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晚年在北京大学教书,愤世玩世骂世,被人看作“老怪物”。但他的特立独行,却是一个榜样。
《中国时报》说辜鸿铭是辜振甫的伯父,辜振甫英文棒是“学家渊源”,是百分之百的就错误事实发动错误解释,因为辜鸿铭是福建同安人,辜振甫是台湾彰化人。辜振甫的爸爸辜显荣(耀星)是台湾一土蛋耳,八竿子攀亲也攀不到辜鸿铭,只是辜显荣归籍福建时,向辜鸿铭讨过一张照片而已,至多是同乡同姓而已,又何来伯父小侄的关系呢?辜显荣的“世家”是土生土长的汉奸,辜鸿铭的“家学渊源”,再不肖也遗传不到辜振甫的头上吧?
既然事实是如此风马牛不相干,辜振甫为什么无耻的去硬认辜鸿铭做伯父呢?《中国时报》为什么也无耻的去硬认这门亲戚呢?原因无他,“中国文化”作祟耳!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认族”文化,这种文化特色是“无赖认亲”。它的*早形态是自认是谁谁之后,例如唐朝皇帝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于是追尊李耳是“元元皇帝”,并把《史记》老子列传排名列传之首;又如郭崇韬自认是郭子仪之后,于是西征路上直奔郭子仪坟头,一厢情愿的大哭特哭。这类“无赖认亲”,认的还只是远祖远亲,除了回转式的光宗耀祖,尚肉麻有限。不幸的是,这种“无赖认亲”,于今为烈以后,就变得越认越近了。例如罗绍威做了节度使大官,就认罗隐做叔叔,大送其礼;蔡京为了拍当道马屁,就认蔡襄做族兄,大送秋波。后来蔡京当道,蔡薤又认蔡京做叔父,蔡京叫自己儿子出来见蔡薤,蔡薤一见,大叫认错了认错了,说他该认蔡京做叔祖才对、认蔡京的儿子做叔父才对,于是对蔡家父子一一磕头,亲上加亲,连认两代焉!
《旧唐书》李义府传,说李义府“既贵之后……无赖之徒苟合,借其权势,拜伏为兄叔者甚众”。我名这一“中国文化”作“无赖认亲”,语意本此。
恶与善:《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金瓶梅》的世界、西门庆、同道、妻妾、好容易赚的钱、我们都是老实人。结语 我本善良。恶与善:...
托尔斯泰论战争 本书特色 《托尔斯泰论战争/经科人文译丛》编著者里克·麦克皮克、(加)多纳·塔辛·奥文。1812年,拿破仑对俄国发起决定命运的入侵。五十年后,列...
宋文通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包括六编,三十一章。宋文发展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宋文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宋人论文及其纠纷;宋代的骚体辞与骚体赋;事皆实录的仿汉大赋等。宋...
城东席家,一家四口全是男人。他,席家的大老爷,一家之主的位置已经让给升任本城父母官的长子席炎,赚钱养家的工作则交给了次子
替张爱玲补妆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文学评论家水晶先生研究张爱玲的著作、论文、随笔的汇编本,作者三十余年研究张爱玲的主要成果均汇集本书,从中大可窥可其分析张爱玲作...
钱中文文集 本书特色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要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但*终昭示于世人、传之久远的则是其充满着民族文化精神的文化创造。生产这种精神财富,应该在文化、学术...
《物联网技术概论》内容简介:本书紧紧围绕物联网中“感知、传输、应用”涉及的3项技术架构物联网技术知识体系,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物
萧红文传:呼兰河畔的萧萧落红 本书特色 萧红,短短三十个春秋,划完了生命的弧度;她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一次次与命运搏击,一生未向命运低头;她...
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 内容简介 1949年以后,随着意识形态的高度一体化,文学教育和文学欣赏的趣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大特点就是抛弃中国现代文学30年间所...
朴素之约 本书特色 “e批评丛书”是一套关于几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评论。由十位大多出生于十二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批评家所著,他们在九十年代取得了丰硕的批评业绩,他们的地...
展行出身富贵,前途光明。林景峰则出身寒微,并走上盗墓狭路。从背景到想法,他们都不适合在一起,可偏偏感情无从选择,无法控制
中国古典文学图志:宋、辽、西夏、金、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 内容简介 写一本书容易,写一本书而能拓展人的文化精神空间实难。这部以图志命名的书,开拓了图与文互...
《电子竞技赛事策划与管理》内容简介:近年来,电子竞技成为职业院校的关注热点。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十册中所载各篇导言而成,故名“新文学大系导论集”...
名家学术经典--王力近体诗格律学 本书特色 《王力近体诗格律学》:王力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泰斗之一,尤其精于古汉语研究。他著的《汉语诗律学》是一部全面研究中国诗...
厉秋,一个看似温和却有主见的新好男人;君离尘,一个唯我独尊但命运乖舛的宰相。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两人,却因为一场车祸事故而
聚散之际,献予伤感成人礼。★“中国时报”2012开卷好书奖!★以《城南旧事》的童稚抒写《台北人》的感怀。★黄春明、张大春、柯
文学鉴赏 内容简介 《文学鉴赏》共分七章,前五章属于中国古代文学,第六章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七章属于外国文学。每一章都包含“概述”和“作品选读”两部分内容。《...
一双巧手,玩弄着我的身体——。被奇怪的男人下药而欲火焚身的咲坂,在年轻陌生男子斋的帮助下,才得以宣泄出来。虽然对抚慰自己
世界文学文库(简装本)--红头发安妮 内容简介 本书描述了一个个性极其鲜明的的少女“红头发安妮”,她纯洁、正直、倔强、感情丰富,还非常喜欢说话,对于大自然的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