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中国供给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中国供给

作者:黄河戴丽婷周骁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年:2019年9月

ISBN:9787313218414

所属分类:人文社科

书刊介绍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中国供给》内容简介

本书是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以“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中国供给”为主题,内容主要包括:澜湄次区域公共产品的中国供给——以澜湄合作机制为例;中南半岛水资源公共产品的中国供给与挑战;“中蒙俄经济走廊”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风险;“数字丝绸之路”的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中国供给与中欧基建合作;“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东亚区域性安全类公共产品供给初探;“一带一路”中的区域性公共产品治理与能力建设;中国对非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安哥拉模式”为例。本书认为,当全球性国际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或无法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时,我们可以把服务于“一带一路”特定区域或跨区域、其成本又是由区域内或区域间国家共同分担的安排、机制或制度称为“一带一路”公共产品。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提供越来越多的优质公共产品。
黄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理事,曾被国家公派留学美国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作:《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跨国公司与发殿中国家》等。先后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现代国际关系》《外交评论》《国际观察》《国际展望》和《当代经济研究》等专业期刊上发展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浦江计划等课题。
戴丽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网络空间治理。曾在《太平洋学报》发表过学术论文。
周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经济学。

作品目录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第一章:导言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二、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脉络
三、本书的主要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结论
第二章:澜湄次区域公共产品的中国供给——以澜湄合作机制为例
一、次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理论问题与次区域公共产品的提出
二、澜湄次区域公共产品的供需状况
三、中国在澜湄次区域公共产品提供中的定位
四、结论
第三章:中南半岛水资源公共产品的中国供给与挑战
一、区域性水资源公共产品概念
二、中南半岛现有水资源公共产品概况
三、中国供给水资源公共产品现状
四、中国供给水资源公共产品的不足与挑战及改进建议
五、结论
第四章:“中蒙俄经济走廊”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风险及其管控
一、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二、“中蒙俄经济走廊”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
三、“中蒙俄经济走廊”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风险来源
四、“中蒙俄经济走廊”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风险管控
五、结论
第五章:“数字丝绸之路”的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
一、“数字丝绸之路”的提出及内涵
二、“数字丝绸之路”的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
三、“数字丝绸之路”的区域性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四、结论
第六章: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中国供给与中欧基建合作
一、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性质与分类
二、中欧合作中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和分类
三、中欧基建合作中的重点、难点及政策建议
四、结论
第七章:“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东亚区域性安全类公共产品供给初探
一、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二、东亚区域安全类公共产品供给——“一带一路”倡议必要性分析
三、东亚区域内现存安全风险
四、“一带一路”区域安全类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与补充
五、结论
第八章:“一带一路”中的区域性公共产品治理与能力建设
一、“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型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思路
二、制度质量的内涵
三、国家能力的内涵
四、“一带一路”中的区域性公共产品治理新思考
五、结论
第九章:中国对非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安哥拉模式”为例
一、非洲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与问题
二、“安哥拉模式”下中国对非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分析
三、对未来中国对非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几点思考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