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自我认识与文学书写

苏轼的自我认识与文学书写

作者:宁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

评分:7.9

ISBN:9787520364270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宁雯,女,1988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文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曾发表论文《苏轼自然观照中的自我体认与文学书写》等。

作品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一)有关苏轼自我表达、自我形象及主体意识的研究
(二)有关苏轼仕宦观念的研究
(三)有关苏轼“归”之心态的研究
(四)有关苏轼衰病问题的研究
(五)有关苏轼社会关系的研究
(六)有关苏轼自然观念的研究
(七)有关苏轼时空观念的研究
(八)有关苏轼思想来源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苏轼文学作品中的自我凸显
第一节 自称:标志“自我”作为“发声点”及被观照对象
一 第二人称:“发声点”与自我剖析的标志
二 第三人称:客位审视中的自我
第二节 自喻:个体特质与人生状态的婉曲揭示
一 自我个体之喻
二 自我人生之喻
第三节 自嘲与自许:自我评价的姿态
一 自嘲:举重若轻的体验传达
二 自许:自我评价的高昂姿态
第二章 苏轼仕宦生涯中的自主选择与书写
第一节 功成身退:自主的人生设计
一 “功成身退”的价值追求
二 “功成”与“身退”的两难
第二节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言行之间的罅隙
一 言论中的“疏离者”
二 行动中的“参与者”
第三节 处江湖之远而忧其民: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 逐臣身份的自觉与对朝政民生的关怀
二 职位与责任分离的观念
三 “功名如幻”:剥离仕宦的形式
第四节 自言衰病与仕宦心态
一 悴杭时期的自言衰病与政见表达
二 元祜时期的自言衰病与归隐之愿
第五节 “逆人”与“逆己”:不可违逆的本心
第三章 “阅世走人间”:苏轼在社会关系中的自我认知
第一节 “情累”的担负者:亲情中的自我
一 苏轼笔下的亲情书写
二 “扫叶”与“除草”:扫除“情累”
第二节 友朋交游中的心理体验
第三节 “取疾于人”:同僚关系中的自我因素与反思
一 “不喜应接人事”
二 “取疾于人”:同僚私交中的失当之举
三 “性刚”:自知与反思
四 私交语境中同僚关系的调整:以王安石与章悖为例
第四节 “混迹”民间:有意识地追求平凡
一 “混迹”民间
二 民间生活的美感
三 “脱冠还作扶犁叟”:本质的复归
第五节 “我与世疏宜独往”:自我与“世”之关系的判断
一 具有负面意义的“世”
二 自我与“世”的对立
三 自处之道
第四章 “观身卧云岭”:苏轼自然观照中的自我
第一节 水与月:走出永恒映衬下的渺小自我
一 东去与西流
二 月满江不湍:反照心境
三 水与月的恒常之性:持守与陪伴
四 共适
第二节 与自然物为伴
一 自然物的善意
二 诉说与独白:与自然物交流的认真态度
三 自愧不如:受教于自然物
第三节 回望与悬想
一 回望:记忆节点之间的情感层累与人事变迁
二 悬想:未来之事中的乐趣与慰藉
三 回望与悬想的叠加
第四节 “造物虽驶如吾何”:生命主体的价值
第五章 苏轼个人体验与自我思考的生成
第一节 “海北天南总是归”:关于“归处”的自我调适
一 故乡与他乡:交织并存的明确归处
二 田园、山林、江湖:笼统的归隐之所
三 无何有之乡:内心葆有的终极归宿
第二节 回望、悬想与“人生如梦”
一 醒时看梦:回望的作用
二 如在梦中:现状与过往的对比
三 何曾梦觉:关于人生的整体认知
第三节 “至乐”追求向现实世界的归依
一 箪食瓢饮之乐
二 乐莫乐于还故乡
三 身无病而心无忧
第四节 思想从现实体验中的抽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索引
· · · · · ·

作者简介

宁雯,女,1988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文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曾发表论文《苏轼自然观照中的自我体认与文学书写》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