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从四百年前哈德孙河畔的荷兰小镇一步步开拓、发展成举世瞩目的世界大都市均浓缩在这本简史之中。作者抓住了纽约城市发展的重大事件;历往市长的人选与背景及其贡献或失误;纽约民众对市政腐败和政治欺诈的斗争,为我们提供了不同时期纽约成长的精彩画面。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类书籍,更像是一部城市传记,作者举重若轻,将厚本比较枯燥,庞杂的题材转换成了可读性很强的故事性叙述体。
片断:
英国镇变为美国城
纽约殖民地历史的第二阶段长达一个多世纪,以武装冲突开始,也以武装冲突告终。约克公爵詹姆斯的私人舰队实际不费一兵一卒攫取新阿姆斯特丹,拉开了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战争的序幕。在这场冲突中,荷兰人于1665年在洛斯托夫特击败英军,使查理二世及英国皇家海军极为难堪,并在两年时断时续的冲突期间多次袭击伦敦船坞,就此结束了他们的远洋扩张。其他没完没了的战事耗尽了双方的财富,两国于1667年7月10日签署了《布雷达和约》,使大家如释重负。
虽然双方都保留了各自在战争中夺取的“地区、城市和要塞”,但荷兰人仍将此视为自己的胜利,因为他们继续保持了在东印度群岛的垄断地位,且英国人也承认他们对苏里纳姆的占有。不过詹姆斯获取新阿姆斯特丹也得到了确认。曼哈顿成了纽约,并受理查德·尼科尔斯(1642—1672)以其君主詹姆斯公爵的名义统治。尼科尔斯被证实为一位既受人欢迎又讲求效率的总督,连斯特伊弗桑特*终也成了他的朋友。尼科尔斯明智地不去制订一整套全新的规章制度,甚至保留了大部分地方官员,以抚慰民心。而英国人的管理方式及法律制度,则在该城镇融入大英帝国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实施。但随着纽约的兴盛,从大洋彼岸而来的规则,无论来自英国或荷兰,显然都不会适用于此地。因此在1775年纽约加入其他十二个英国殖民地,展开了一场反对英国的革命。不过在英国人统治下的这数十年,却为纽约提供了宝贵的商业网联系和贸易经验。在英国人的控制下,纽约势不可挡地崛起,从而使之发展成为日后美国的首要城市中心。
尼科尔斯在1664年征服的这座城市,荷兰人占四分之三,不过这些居民被证实很容易适应统治方式的变更。接受斯特伊弗桑特专制式统治并在西印度公司主持下辛勤劳作的公司雇员,从英国人统治的主要后果中看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没有一个荷兰居民利用尼科尔斯所提供的自由移居的机会;仅仅未能有效保卫阿姆斯特丹要塞的驻军被遣返回国。
在过渡时期的*初几个月里,显示新政权的惟一迹象,是9月份公开庆祝英国圣公会的宗教仪式。尼科尔斯还鼓励大规模建造住宅、教堂和商店,并在1665年2月允许在任的镇级官员命名继任者,这是荷兰人统治时期*后几年本地的习惯做法。但更激烈的变化在尼科尔斯总督于1665年3月1日颁布公爵的法令之后显得迫在眉睫。法规包含从新英格兰模式中获取的民法和刑法规则,要求投票选举殖民地每个镇的监管者及一名警官、建立地方法院系统、授权组织民兵并保障所有居民的信仰自由。在亨普斯特德,1665年3月11日,来自十七个英国新拓居地的三十四位代表举行的会议批准了殖民地的新司法构架。新尼德兰从未有过代议议会制度,虽然公爵法令的允诺可以被州长法令搁置,但对于即使是有限度自治的展望更具吸引力。
在此新的框架下,尼科尔斯总督重新获得了任命官员的特权,他于1665年6月任命托马斯·威利特为纽约市**任市长。威利特为人诚实,如同尼科尔斯任命的高级市政官一样,这是一个直至19世纪30年代在任命统治纽约官员过程中鲜有发现的品质。尼科尔斯密切注意着市政府的动向,并明智地将官职册封给那些强有力的市民,如尼古拉斯·贝亚德、雅各布·基普和约翰尼斯·德佩斯特尔等。实质上,他容忍了富有的荷兰寡头组织继续影响地方事务,同时又使之服从于英国规范。
如此开明的宽容并非意味着尼科尔斯未曾对其殖民地进行严格的控制。事实上,他在1664年没收了西印度公司的农场和地产,理由是其长期缺席的董事会成员“使陛下之臣民遭受各种伤害”。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他又剥夺了不愿宣誓效忠英王的郊外荷兰业主的地产。虽然尼科尔斯的土地保有权改革管理完善,并旨在增加岁入,但在一个提高税收的时代足以引起人们的不满。即使是移居到长岛寻求更富饶土地的新英格兰人,也对他别出心裁的强制收费大为恼火。总之,所有殖民者对高额税收以及公爵随意任命他们地方行政官的特权愤愤不平。
也许前来接替的英国统治者所遭遇到的*大困难是无法理解荷兰人的骄傲。一种自尊和群体感使荷兰人对纽约强有力的影响至少又维持了足足一个世纪。1668年3月当弗朗西斯·洛夫莱斯(1621—1675)接替尼科尔斯成为总督时,对纽约人民虽来自许多不同的族裔但喜欢炫耀“宫廷血统”表示惊讶。哈顿社会同民主制相去甚远,但其荷兰领导人在反对一副屈尊俯就架势的英国主子过程中始终团结一致。他们在经济上的支配地位使他过着比他们的征服者奢侈得多的生活,他们完全打算维持这一优势。
如果现在还有人说他不知道纽约,那它可能被笑做活在远古时代,但是有没有人真正了解纽约呢?《纽约简史》为您提供了一个了解它的机会。它把纽约--这个举世闻名的城市的历史,用简短精悍的语言描述出来,把它几百年的历史浓缩成精华呈现出来,没有理由不读。
乔治·J.兰克维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在纽约市立大学任教逾三十年之久,为该大学布朗克斯社区学院历史学荣誉教授。已出版专著二十余部,曾编辑过多套有关美国最高法院和联合国的重要丛书,并为《不列颠百科全书》和《都市文化百科全书》撰写了所有关于纽约市的条目。
《杜亚泉文存》主要内容:杜亚泉,1873年(同治十二年)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伧塘乡(今上虞市长塘)。原名炜孙,字秋帆,又署伧
《凭自己的努力,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给年轻人看的成功励志书。很多年轻人在大学即将毕业或毕业后的两三年内,
1911-潮打危城第一波 本书特色 当代著名学者林贤治先生重新回顾辛亥革命前后那段云谲波诡的历史,对辛亥革命发生前的准备条件、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摇摆的青春:“5·12”爱情故事》内容简介:小说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展示了以马忠政、黑皮、张力、杜鹃等为代表的、四位刚刚而立
剑桥中国史(精装全11册 )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重达15公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由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先生担纲主编,各卷及专门章节邀请相应领域有权...
清代全史-(全套共10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方志出版社出版★ 清代的历史,和以往有很大区别,中国被突然卷入了世界潮流,用什么样的政治智慧应付外忧内患的...
中国历代党争史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党争史》描述了先秦至清末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朋党现象。通过历朝历代党派与党派之间,党派与皇权之间、人与人之间权力斗争的历史追述和...
历史是一面镜子,晚清的衰败与中国文化的负面思想紧密相关。作者用自己的思想反思和探索了晚清的败局,正如作者在书中的扉页上写
辽金军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分为辽朝军制稿,金朝军制两大部分,内容包括:辽朝中央和地方的军事指挥系统、辽军的征集和编组、从中央辅政勃极烈制到元帅府和枢密院、军区...
东北亚时代的朝鲜族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研究分析中国朝鲜族社会与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改革开放后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朝鲜族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朝鲜族社会在...
《总统,是人民的工具:富兰克林•罗斯福自传》是罗斯福唯一完整自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记述了罗斯福从1910年踏入政坛到1945年逝世的
《二战经典战役系列丛书:血守斯大林格勒(图文版)》内容简介:斯大林格勒战役以惨烈的巷战而载入史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
阿拉伯通史-(上.下册)(第十版) 节选 章 作为闪族的阿拉伯人:闪族的摇篮阿拉比亚 阿拉比亚地域辽阔,阿拉伯人在历史上具有极大的意义和重要性,但是现代的人却忽...
川大史学(第二辑)?中国近现代史卷 本书特色 为庆祝四川大学成立120周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将2006-2016年间学院教师发表的有关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
《中国金融改革报告2015》内容简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独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由
读懂春秋.就读懂了当下-大国的游戏 本书特色大国的游戏,利益的角逐,读懂春秋,就懂了当下! 世界霸主,超级大国,如何挑战,从而维持领袖地位,掌控全局?这不是美国...
《连枝苑》内容简介:★谈房子、看房子、想房子、买房子——方寸空间与躲藏游戏。★时代青年的梦想与梦碎,“问题大约出在这套房子
可感的历史——充分发掘小说中的历史素材,娓娓道来一个个生动的百姓故事,历史原来也是有温度,可感的。新颖的角度——这是首部
秦家骢从他的33世祖、出生在1049年的秦观开始,叙述秦家历代祖先的生平,一直写到1959年他父亲去世。同时,以秦氏先祖的个人命运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内容简介:本书从生活、工作、恋爱、家庭、事业等方面对人们可能会遇到的坎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