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待过。有时候待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待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儿,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史铁生(1951年1月-2010年12月),男,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散文集《我与地坛》等,以及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出版。1998年肾衰竭致尿毒症,终至透析。之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等、散文集《记忆与印象》等,以及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2010年出版随笔集《扶轮问路》和剧本影评集《妄想电影》。2012年出版未竟集《昼信基督夜信佛》。2015年始出版《史铁生全集》(12卷),至2017年全部出齐。
书斋闲话 本书特色 幸田露伴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大家,原名成行,别号蜗牛庵。他从小受到中日古典文学的熏陶,学识渊博,文学造诣颇深,与尾崎红叶、坪内逍遥、森鸥外等人齐...
小北野武 本书特色 老哥和我的学习 老妈真厉害!我是说在督促哥哥他们学习这方面,没人比老妈的手段更厉害了。我家只有一间屋子,天花板上吊着一只孤零零的灯泡。老哥总...
2017 07-草堂-总第11卷 本书特色 《草堂》诗刊以“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为宗旨,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文...
眠空-(珍藏版) 本书特色 插图珍藏版庆山专为新版作序赠品:庆山短篇新作《表演》庆山答编辑问内容简介: 《眠空》记录了作者创作长篇小说《春宴》前后一年的时序更替...
《小坡的生日(经典悦读)》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文学家、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童话,于1934年由上海生活书店首次出版,
诗经选【许译中国经典诗词】(双色,中英对照) 本书特色 许渊冲翻译的《诗经选(图文典藏版中英文对照中国经典诗词)》表现了古代人民的喜怒哀乐、信仰希望。古代重视求...
女人爱虚荣。男人呢 从来不 内容简介 弗洛伊德用科学的手术刀,分割自我与超我,幽默的真容,从此真的可以大白于天下?哈谢克谱写"上帝颂","大方人"巧遇"一位到处...
吉檀迦利 本书特色 《吉檀迦利(中英对照)》: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流诸笔端的天籁激荡胸怀的梵音 为世人诉说心曲的垂怜吉檀迦利 内容简介 《吉檀迦利》是“亚...
W-C3-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宋之的·代表作-武则天 本书特色 《宋之的·代表作:武则天》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写。宋之的(1914-1956),原名宋汝昭,河北丰润...
《东线:终结卷》内容简介:《东线》系列丛书,由著名军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写。它全面而详细地讲述了二战中苏德战争的整个过程。全
战争状态 本书特色 我想考察中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以“五类分子”及“黑五类子女”为首要目标的畸型政治生态,就不能不考察地主、富农在乡村生活中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们在此...
[口袋本]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三个火枪手(上下) 内容简介 《三个火枪手》是大仲马的成名作,是他创作的一部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杰出通俗小说。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塑造了一...
读书与识字-陀思妥耶夫斯基读书随笔 本书特色 每当我看到我周围的人不知道如何消磨闲暇,却做*无谓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去找一本书,心里说:只要有书,就够一...
检点余花饰素襟 本书特色 本书文笔流畅,真挚淳朴,有血有肉,展示了令人感动的情愫。作者在六十年生活的磨炼中不断思索,她对纯洁心灵的呼唤,对中外名胜的探寻,对弘一...
鲁迅回忆录正误是鲁研界的名著,作者朱正是鲁研界的名家,他的这部著作是专门给那些回忆鲁迅的文章、专著挑错的。尽管这些回忆鲁迅的人们——亲朋故旧、学生、友人、论敌,...
天使,望故乡:被埋葬的生活故事 本书特色 “金熊奖”*佳影片提名《天才捕手》主人公托马斯·沃尔夫传世经典;一个文学苦力的自传,美国版《追忆似水年华》;宛如骤然间...
《成为作家》内容简介:什么人能成为作家?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是可以教会的吗?文学创作需要什么天赋、才能和技艺?作家的“黑匣
百代之中-中唐的诗歌史意义 本书特色 自清人叶燮提出中唐乃百代之中以来,经同光体诗人及陈寅恪等学者的发挥,中唐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中轴,对社会、政治、经济...
大搏杀:世纪石油之争 本书特色 21世纪,日渐匮乏的石油能源是高悬的“达摩 克利斯剑”。围绕石油的大搏杀将决定着什么样的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大搏杀:世纪石油之...
《二十四诗品》内容简介:《二十四诗品》,唐末诗人司空图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貌的诗歌理论著作。以二十四首小诗对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