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精品教材外国刑法纲要(第3版) 内容简介
《外国刑法纲要(第三版)》按照德国、日本通行的刑法学体系,全面、系统地阐述外国刑事立法、刑法理论与典型判例,重点阐释了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的法条、学说与判旨。在此过程中,作者注重说明外国刑事立法的法律理由与社会背景,注重分析外国刑法学说的思想基础与争论焦点,注重介绍外国典型判例的判决理由与学理评说。全书从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进行阐释,总论部分主要包括刑法、犯罪与刑罚,各论部分主要包括对个人法益的犯罪、对社会法益的犯罪与对国家法益的犯罪。本次新版中,作者特别注意就诸多内容对德国、日本的刑法理论和判例进行分别介绍,并且尽可能地说明日本与德国的差异。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精品教材外国刑法纲要(第3版) 本书特色
在本书中,作者既将外国刑法的学说、法条与判例带给读者,亦在其中表明自我立场、观点与判断。全书以宏阔的视野、丰富的资料、严谨的逻辑、细腻的分析展现了刑法学的博大精深与无限魅力,一方面,帮助读者提高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解释能力,引领读者对刑法学加以更深入的研习;另一方面,旨在以对外国刑法理论的精研深思和适当借鉴,来形成中国本土的体系化的刑法理论,并推动中国刑法理论的繁荣与发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精品教材外国刑法纲要(第3版) 目录
目录
总论
**编刑法
**章刑法与刑法理论
**节刑法的概念与机能
一、刑法的概念
二、刑法规范
三、刑法的机能
四、刑法谦抑主义
第二节刑法理论
一、刑法学
二、学派之争——古典学派与近代学派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节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律渊源与思想渊源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
三、罪刑法定主义的基本内容
四、法律主义
五、禁止事后法
六、禁止类推解释
七、明确性原则
八、刑罚法规适正的原则
第三节法益保护原则
第四节责任主义原则
一、责任主义的含义
二、责任主义的根据
三、责任主义的贯彻
第三章刑法的适用范围
**节刑法的适用范围概述
第二节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一、时际刑法的基本原则
二、限时法理论
三、确定犯罪时的理论
第三节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
一、概说
二、国内犯
三、国外犯
四、国际刑法及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
第二编犯罪
第四章犯罪与犯罪论
**节犯罪的定义、本质与分类
一、犯罪的定义
二、犯罪的本质
三、犯罪的分类
第二节行为理论
一、行为概念的机能
二、关于行为的学说
三、行为人
第三节犯罪论体系
一、犯罪论的形式体系
二、犯罪论体系的发展与变迁
第五章构成要件符合性
**节构成要件的概念
一、构成要件的意义与机能
二、构成要件理论
三、构成要件的分类
四、构成要件要素
五、构成要件符合性
第二节行为主体
一、自然人
二、法人
第三节实行行为
一、实行行为概述
二、不作为犯
第四节结果
一、结果与犯罪的成立
二、结果与犯罪的终了
第五节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
一、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概说
二、条件说
三、合法则的条件说
四、原因说
五、相当因果关系说
六、重要说
七、客观归责理论
八、疫学的因果关系
九、不作为的因果关系
第六节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一、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概说
二、特殊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
第六章违法性
**节违法性的概念
一、违法性的意义
二、客观的违法性与主观的违法性
三、形式的违法性与实质的违法性
四、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
五、可罚的违法性
第二节违法性阻却事由概说
一、违法性阻却事由的意义
二、违法性阻却事由的本质
三、主观的正当化要素
四、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分类
第三节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意义与根据
二、正当防卫的要件
三、防卫过当
四、假想防卫与假想防卫过当
第四节紧急避险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
二、紧急避险的正当化根据
三、紧急避险的要件
四、避险过当与假想避险
五、受强制的紧急避险
第五节其他违法性阻却事由
一、法令行为
二、正当业务行为
三、自损行为
四、被害人的承诺
五、推定的承诺
六、危险接受
七、治疗行为
八、安乐死与尊严死
九、自救行为
十、义务冲突
第七章责任
**节责任的概念
一、责任的意义
二、责任的本质
三、责任论的基础
四、责任的要素
第二节责任能力
一、责任能力的意义
二、责任能力的本质
三、无责任能力与限定责任能力
四、刑事未成年人
五、原因自由行为
第三节故意
一、故意的概念
二、故意的地位
三、关于故意的学说
四、故意的样态
五、错误对故意的阻却
第四节过失
一、过失的概念
二、旧过失论与修正的旧过失论
三、新过失论
四、超新过失论
五、过失犯与被允许的危险
六、过失犯与危险分配的法理
七、过失犯与信赖原则
八、过失的竞合
九、过失犯的违法阻却事由
十、业务过失加重刑罚的理由
第五节违法性的意识
一、违法性的意识概述
二、违法性的意识的学说
三、违法性的意识的对象与形态
四、违法性的错误的“回避可能性”的判断
五、事实的错误与违法性的错误的界限
第六节期待可能性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产生
二、期待可能性的法律性质
三、期待可能性的地位
四、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五、期待可能性的认识错误
第八章未遂犯
**节未遂犯概说
一、未遂犯的概念与形态
二、未遂犯的处罚范围
三、未遂成立的可能性
四、未遂犯的处罚根据
第二节障碍未遂
一、障碍未遂的概念与成立条件
二、犯罪的决意
三、实行的着手
四、未遂犯的处罚
第三节不能犯
一、不能犯的含义
二、不能犯的学说
三、不能犯未遂
四、事实的欠缺
五、幻觉犯
第四节中止犯
一、中止犯的概念
二、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
三、中止犯的成立条件
四、放弃重复侵害的行为
五、中止犯的定罪
第五节预备罪
一、预备罪的概念
二、预备罪的种类
三、预备罪的中止
第九章共犯
**节共犯的基本观念
一、共犯的概念与种类
二、正犯与共犯
三、共犯的本质
四、共犯的处罚根据
第二节间接正犯
一、间接正犯概述
二、间接正犯的基本类型
三、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
四、义务犯
五、亲手犯
第三节共同正犯
一、共同正犯的概念
二、共同正犯的要件
三、过失的共同正犯
四、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
五、部分的共同正犯
六、片面的共同正犯
七、承继的共同正犯
八、共谋共同正犯
九、附加的共同正犯与择一的共同正犯
十、预备罪的共同正犯
第四节狭义的共犯
一、教唆犯
二、帮助犯
三、教唆犯、帮助犯与共同正犯的区别
第五节共犯论的其他问题
一、共犯与身份
二、共犯与正当化事由
三、共犯与错误
四、共犯与中止犯
五、共犯关系的脱离
第十章罪数论
**节罪数论概述
一、罪数论(竞合论)的意义与地位
二、罪数论与竞合论的关系
三、日本确定罪数的标准
四、德国的行为单数
五、罪数的种类
第二节单纯一罪
一、单纯一罪概述
二、法条竞合
第三节包括的一罪
一、评价上一罪(伴随行为)
二、以完成一个犯罪为目的在同一机会实施的数个行为
三、狭义的包括的一罪
四、接续犯
五、连续犯
六、不可罚的事前行为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第四节科刑上一罪
一、科刑上一罪概说
二、想象竞合
三、牵连犯
第五节并合罪
一、并合罪的概念
二、并合处理的原则
第三编刑罚
第十一章刑罚概述
**节刑罚的概念
一、刑罚的概念
二、刑罚的本质
第二节刑罚权
一、刑罚权的概念
二、处罚条件与处罚阻却事由
第十二章刑罚的种类
**节刑罚种类概述
第二节死刑
一、死刑概说
二、死刑存废的争论
三、死刑的现状与动向
第三节自由刑
一、自由刑概说
二、自由刑的单一化
三、短期自由刑
四、不定期刑
第四节财产刑
一、罚金刑
二、科料
三、没收
第五节资格刑
一、资格刑的意义
二、资格刑的种类与内容
三、资格的恢复(复权)
第十三章刑罚的适用
**节法定刑——刑罚的法定
第二节处断刑——法定刑的修正
一、处断刑的概念
二、刑罚的加重减轻事由
三、累犯
四、自首
第三节宣告刑——刑罚的量定(量刑)
一、宣告刑与量刑的意义
二、量刑基准
三、刑罚的宣告
第十四章刑罚的执行
**节各种刑罚的执行
一、刑罚执行概说
二、死刑的执行
三、自由刑的执行
第二节缓刑
一、刑罚的执行犹豫概说
二、缓刑的条件
三、缓刑的考验期间
四、缓刑的撤销
五、缓刑的适用现状
第三节假释
一、假释的沿革
二、假释的目的与性质
三、假释的条件
四、假释的考验期
五、假释的撤销
六、假释的程序
第四节刑罚的消灭
一、刑罚消灭的概念
二、刑罚消灭的事由
第十五章保安处分
**节保安处分概述
一、保安处分的概念与种类
二、保安处分的性质
三、保安处分的发展
第二节保安处分的一般要件
一、概说
二、行为人的危险性
三、违法行为
第三节保安处分的适用与执行
一、保安处分的适用原则
二、保安处分的宣告
三、保安处分的执行
各论
**编对个人法益的犯罪
第十六章对生命、身体的犯罪
**节本章犯罪概述
一、对生命、身体犯罪的类型
二、人的含义
第二节杀人罪
一、杀人罪概说
二、普通杀人罪
三、谋杀罪
四、杀害尊亲属罪
五、杀人预备罪
六、参与自杀罪、同意杀人罪
第三节伤害罪
一、伤害罪概说
二、普通伤害罪
三、伤害致死罪
四、危险驾驶致死伤罪
五、关于伤害罪的特殊规定
六、暴行罪
七、参与斗殴罪
第四节过失致死伤罪
一、过失致死伤罪概说
二、过失致伤罪
三、过失致死罪
四、业务上过失致死伤罪
第五节遗弃罪
一、遗弃罪的概念
二、遗弃罪的对象
三、遗弃罪的行为
四、遗弃罪的故意
五、遗弃罪的类型
第十七章对自由、安宁的犯罪
**节本章犯罪概述
第二节非法剥夺自由罪
一、保护法益
二、对象
三、行为
四、违法性阻却事由
五、非法剥夺自由致死伤罪
第三节胁迫罪
一、胁迫罪
二、强制罪
第四节略取与诱拐罪
一、略取与诱拐罪概说
二、拐取未成年人罪
三、营利等拐取罪
四、掳人勒赎罪
五、其他略取与诱拐罪
第五节对性自由的犯罪
一、对性自由的犯罪概说
二、强奸罪(强制性交罪)
三、准强奸罪
四、强制猥亵罪
五、准强制猥亵罪
六、强奸致死伤罪、强制猥亵致死伤罪
七、其他性犯罪
第六节侵入住宅罪
一、概念与保护法益
二、对象
三、行为
四、故意
五、违法性阻却事由
第七节侵犯秘密罪
一、侵犯秘密罪概说
二、私拆信件罪
三、泄露秘密罪
四、侵害言论隐私权罪
五、其他犯罪
第十八章对名誉、信用的犯罪
**节对名誉的犯罪
一、对名誉的犯罪概说
二、毁损名誉罪
三、侮辱罪
第二节对信用及业务的犯罪
一、毁损信用罪
二、妨害业务罪
三、妨害计算机业务罪
第十九章对财产的犯罪
**节财产犯罪概述
一、财产犯罪的概念
二、财产犯罪的种类
三、财产犯罪的对象
四、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
五、财产犯罪的财产损失
第二节盗窃罪
一、盗窃罪概说
二、盗窃罪的对象
三、盗窃罪的行为
四、盗窃罪的主观要素
五、特殊盗窃
六、盗窃罪的罪数
七、侵夺不动产罪
八、亲族相盗
第三节抢劫罪
一、抢劫罪概说
二、普通抢劫罪
三、抢劫利益罪
四、准抢劫罪
五、抢劫致死伤罪
六、抢劫强制性交等罪、抢劫强制性交等致死罪
第四节诈骗罪
一、诈骗罪概说
二、普通诈骗罪
三、补助金诈骗罪
四、使用计算机诈骗罪
第五节敲诈勒索罪
一、敲诈勒索罪概说
二、成立条件
三、行使权利与敲诈勒索罪
四、罪数
第六节侵占罪
一、侵占罪概说
二、委托物侵占罪
三、业务上侵占罪
四、侵占脱离占有物罪
第七节背信罪
一、背信罪概说
二、背信罪的成立条件
三、背信罪与诈骗罪的关系
第八节赃物罪
一、赃物罪的本质
二、具体的赃物罪
三、德国的庇护罪
第九节毁弃罪
一、毁弃罪概说
二、德国的损坏物品罪
三、日本的损坏器物罪
第二编对社会法益的犯罪
第二十章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节本章犯罪概述
第二节骚乱罪与恐怖活动罪
一、骚乱罪与恐怖活动罪概说
二、骚乱罪(狭义)
三、聚众不解散罪
四、公然煽动犯罪罪
五、恐怖活动罪
第三节放火罪与失火罪
一、放火罪的基本问题
二、放火罪的具体类型
三、失火罪
第四节投毒与爆炸罪
一、投毒罪
二、爆炸罪
第五节决水罪与妨害水利罪
一、决水罪
二、妨害水利罪
第六节妨害交通的犯罪
一、妨害交通的犯罪概说
二、破坏交通设备罪
三、破坏交通工具罪
四、交通危险罪
第七节毒品犯罪
一、毒品犯罪的立法形式与保护法益
二、毒品犯罪的类型
第八节环境犯罪
一、环境犯罪的保护法益
二、环境犯罪的主要类型
第二十一章损害公共信用的犯罪
**节本章犯罪概述
第二节伪造货币罪
一、伪造货币罪概说
二、伪造货币罪(狭义)
三、行使伪造的货币罪
四、伪造货币预备罪
第三节伪造有价证券罪
一、伪造有价证券罪概说
二、伪造有价证券罪(狭义)
三、虚伪记载有价证券罪
四、行使伪造的有价证券罪
第四节有关支付用磁卡电磁记录的犯罪
一、本节犯罪概说
二、犯罪类型
第五节伪造文书罪
一、伪造文书罪的基本问题
二、伪造文书罪的具体类型
三、非法制作电磁记录罪、提供非法制作的电磁记录罪
第六节伪造印章罪
一、伪造印章罪概说
二、伪造印章罪的具体类型
第七节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
一、本罪概述
二、犯罪类型(日本)
第二十二章破坏风俗的犯罪
**节本章犯罪概述
第二节猥亵与重婚罪
一、猥亵与重婚罪概说
二、公然猥亵罪
三、传播淫秽物品罪
四、近亲相奸罪
五、重婚罪
第三节赌博与彩票罪
一、赌博与彩票罪概说
二、赌博罪
三、彩票罪
第四节有关坟墓、尸体的犯罪
一、挖掘坟墓罪
二、损坏、遗弃尸体等罪
三、密葬非正常死亡者罪
第三编对国家法益的犯罪
第二十三章对国家存在的犯罪
**节本章犯罪概述
第二节内乱罪
一、内乱罪概说
二、内乱罪(狭义)
三、预备内乱罪、阴谋内乱罪
第三节外患罪
一、诱致外患罪
二、援助外患罪
三、泄密罪
第四节对国家关系的犯罪
一、对国家关系的犯罪概说
二、侵害外交代表罪
三、侵犯外国国旗国徽罪
四、违背局外中立命令罪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精品教材外国刑法纲要(第3版) 作者简介
张明楷,1959年生,湖北仙桃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曾是日本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客员研究教授、德国波恩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和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检察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独著《犯罪论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础观念》(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2016年第5版)、《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联合出版)、《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版)、《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刑法学(教学参考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3年修订版)、《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刑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商务印书馆2019年修订版)、《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11年第2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2014年新版)、《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刑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0年第2版、2011年第3版)、《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版、2017年第2版)、《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刑法的私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责任刑与预防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刑法的私塾(之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犯罪论的基本问题》(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6年第2版);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