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李学勤近一二十年以来关于国学方面的学术成果,集结为上下两卷。
上卷内容包括:
《论衡览要》,以讨论国学为伊始,探讨国学的源流和内涵,弘扬国学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钩沉易道》,以讨论《周易》为主线,结合考古学、文献学,追根溯源;
《纂诂经籍》,以讨论六艺为依归,提出孔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下卷内容包括:
《纵横百家》,以讨论诸子百家为要旨,充分利用新材料,考察古书的真伪年代和成书过程,论证诸子之学的历史地位;
《寻根文化》,以讨论区域文化为重点,综合文献与考古成果,划分东周列国时代七个文化圈,说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多民族、多地区、多文化的特征和灿烂辉煌;
《考镜源流》,以讨论中华文明历史为终端,追寻考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 16开精装,2020年1月1版1印
★ 李学勤,著名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和教育家,在甲骨学、青铜器、玉器、简帛、古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学术史、年代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全书105万字,总达1148页,主要收录了近一二十年以来,李学勤讨论国学方面的重要学术成果
★ 本书经过了精心编纂与设计,深得李学勤学术的真谛,同时也代表了李学勤学术的*高水平,是学习国学、普及国学的一部非常好的读本、好的入门
★ 选题精湛,立意高远,内容丰富,包括论文、演讲、随笔、序言等
李学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取得了非凡对成就,享誉海内外。本书主要收录了近一二十年以来,李学勤讨论国学方面的重要学术成果,包括论文、演讲、随笔、序言等等,共分为《论衡览要》、《钩沉易道》、《纂诂经籍》、《纵横百家》、《寻根文化》、《考镜源流》六卷。由下而上,由里而外,可以说结构严密,逻辑明晰。
细读每一分卷,从卷一《论衡览要》,以讨论国学为伊始,卷二《钩沉易道》,以讨论《周易》为主线,卷三《纂诂经籍》,以讨论六艺为依归,卷四《纵横百家》,以讨论诸子百家为要旨,卷五《寻根文化》,以讨论区域文化为重点,到卷六《考镜源流》,以讨论中华文明历史为终端。可以说功力深厚,胜义迭出。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再到文化自信,如何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本书旨在弘扬国学的价值与意义,选题精湛,立意高远。
李学勤(1933-2019),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和教育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在甲骨学、青铜器、玉器、简帛、古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学术史、年代学等诸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宫长为,195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先秦史、简帛学和国学的研究工作。先后参加国家、院所等重大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主编、参编30余部。
哲学卷-生生之境-顾城海外遗集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一为顾城、谢烨及德国朋友的谈话;二是顾城于1993年7月10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所做的《没有目的的“...
古籍举要 本书特色 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二、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
东坡禅话-禅的智慧 内容简介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文化人物。《东坡禅话》即从“近禅而知佛”的角度,刻画了苏轼的文化面貌。作者从“水天知佛蕴”、“梦觉悟...
中西美学之间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的是作者二十多年来陆续写作的美学方面的单篇论文,其中绝大多数过去都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过。它们是作者每个时期对相关问题探索性的思考。...
《孝經學史》正文凡八章,論述先秦至晚清《孝經》學的發展歷程,不但展示了《孝經》今古文文本之流變,孝經學波瀾壯闊的研究史、
圆善论 内容简介 牟宗三,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本书特色 《四书道贯》名为《四书道贯》,是取孔孟之道“一以贯之”之意,《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15辑):先秦哲学与文献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在2016年底主办了“先秦诸子的哲学与交锋”靠前学术会议,希望促进前沿研究的交流攻错...
淮南子-化读本 本书特色刘安,西汉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其父获罪被削夺王爵,绝食而死。汉文帝将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长三子,刘安以长子袭封淮...
道德哲学原理 内容简介 亚当·弗格森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亚当·斯密等人一样,为英国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思想大师。《道德哲学原理》一书从人类和个体自然史...
中国道教史(插图珍藏本,民国珍本丛刊) 本书特色 阅读本书的理由傅勤家说“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谓此身根法幻化,业不可逃,寿终有尽,道教独欲长生不死,变化飞升...
图解经典78-图解中国道教生死书 本书特色 《图解中国道教生死书》:生的尽头是什么?死亡之后我们将遇见什么?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对此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解说。而中...
孟子语录(汉英双语版) 节选 ols.59.王者之迹熄而《诗 》亡,《诗》亡然后《 春秋 》作。《孟子·离娄下》【白话】 王者采诗的事情废止了,...
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 本书特色 致力于国内书籍的出版,是我社一贯的宗旨。在哲学史研究领域,幸得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出版了许多让世人注目的重要著作,其...
正法眼藏修订版 内容简介 《正法眼藏/佛教与丝绸之路丛书》为日本镰仓时代入宋求法高僧道元的集大成。他对禅宗的一些重要思想概念作了不少创造性阐释,反映了道元是如何...
何来何往-平凡生活的心灵书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针对当下的心灵指引书引领我们找寻人生的真价值,理解生活中的人之常情哲学家周国平数十年人生阅历与思考的精华何来何往-...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 本书特色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经典系列 本书特色 此次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以商务印书馆1927年第13版为底本。同时,还收录了作者的《台北版自记》《篇新诂》,给底本做...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双色精装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其实是朱光潜旅欧期间从海外寄到某一家杂志社登载过的信,这些文章后来辑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由开明书店于...
苏格拉底 本书特色 本书首先介绍了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背景,以让我们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成因,然后则讨论了苏格拉底在其受审时的申辩以及“苏格拉底方法”即“诘问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