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韩儒林先生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元史研究专家,《元史讲座》是其代表著作。作者言简意赅地讲述了自蒙古部落的兴起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再到元朝建立并统一全国的历史过程,从经济、对外交往、文化传播、历史地位等诸多方面介绍了元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作者还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史学家、汉学家的元史研究概况,简要介绍了《元史》及续修文献。作者注重对史料的研究,提出史学研究要避免闭门造车,要关注世界学术同行的研究动态,而且只能由证据而推结论,反对用教条主义式的研究方法。这些意见至今仍然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书虽名为“讲座”,但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书中还附有作者另一部人物传记《成吉思汗》,是了解成吉思汗辉煌伟大一生的不可多得的经典文本。
元史大家韩儒林先生引领元史研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我国元史研究一个阶段性进步。元史大家的两部经典合而为一,展现元朝历史风貌及一代天骄的辉煌一生。
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韩儒林先生的《元史讲座》,系由两部小书合刊而成。**部分如书名所示为《元史讲座》,第二部分为《成吉思汗》。
《元史讲座》为半个世纪前韩儒林先生在中央党校的讲演稿,总共分为十二讲的内容。该讲座言简意赅地讲述了元朝的历史及其研究成果,虽是普及性读物,但可读性与学术性兼具。
在本书序言中,韩先生先讲元朝的起始时间。针对一些史学著述中的不同说法,如1206年(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1234年(灭金)、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1271年(建国号“大元”)与1279年(南宋残余势力被灭)诸说(其中以采用1271年的较多),明确指出元朝历史应从成吉思汗1206年建国起算,至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前后共一百六十余年。至于为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以前,元太祖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时期的历史也计为元朝历史,陈得芝先生已有文论述甚详,可参阅。
书中韩先生讲述了元朝的疆域与多元文化。元朝疆域可分为蒙古帝国与元廷直辖区两个部分。蒙古帝国的疆域*盛时东起西太平洋,西抵东欧和地中海,北达西伯利亚,南至波斯湾与东南亚,其西部实际上划分为三个半独立的汗国,即分别由成吉思汗长子朮赤(Jo?i)建立的钦察汗国、次子察合台(?aγtai)建立的察合台汗国和元世祖忽必烈同母弟旭烈兀(Hülegü)建立的伊利汗国。元廷直辖区主要包括成吉思汗的肇兴地蒙古本土、汉地(包括原金、宋统治区)、西夏、云南,以及属国如高丽、安南等。
由于元朝疆域广袤、民族众多,其历史不但关系国内各民族,还牵涉许多国家,因此记载元史的文献,不仅如历朝历代一样有汉文史料,且有当今国内其他民族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畏兀儿文史料,以及当时世界上其他文明圈所使用的文字写成的文献,如拉丁文、古俄文、波斯文、阿拉伯文、亚美尼亚文等史料。各国学者皆据己之所长开展研究,因此元史研究有很大的国际性。
韩先生从蒙古的名称及祖先传说讲起,介绍了辽金时代漠北的五大游牧部落集团,即蒙古高原东部的蒙古、塔塔儿(Tatar),北部的蔑儿乞(Merkit),西南的克烈(Kere'it)与西部的乃蛮(Naiman)部。进而讲述成吉思汗通过“十三翼之战”“斡里札河之战”等一系列的战斗,逐渐积蓄实力,打破了上述草原五大部落间的力量平衡,*终灭亡诸部落,建立大蒙古国,统一蒙古高原的历史进程。
韩先生将元朝历史划分为两段:**段为大蒙古国时期,即自成吉思汗建国至忽必烈建国号。这一时期再以1234年灭金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主要是蒙古帝国的历史。第二段则以忽必烈及其子孙统治时期为主要线索,也再细分为三个时期:**期为元世祖忽必烈朝,第二期为忽必烈孙元成宗铁穆耳(Temür)朝至文宗图帖木儿(Toq Temür)朝,第三期为元顺帝朝。
在讲述历史的同时,韩先生还在书中介绍了元朝的经济情况、统治集团间的斗争与腐化、各族人民的反元斗争、东西方交往及元朝历史地位,实事求是地讲解了元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此外,韩先生专门梳理了国内外元史的研究概况,涵盖清末至民国到当代我国的元史研究工作,以及苏俄、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汉学家的元史研究。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元史》以及此后订补续修之文献,如《元史类编》《元史新编》《元书》《元史译文证补》《新元史》《蒙兀儿史记》,蒙文史料《元朝秘史》《黄金史》,波斯文史料《世界征服者传》《史集》,以及世界著名蒙古史著作——多桑的《蒙古史》。
韩先生不仅注重对史料的研究,还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研究要避免闭门造车,要关注世界学术同行的研究动态,学习西方国家学者努力掌握语言工具的传统。史学研究只能依据材料得出结论,而不能先有结论,后找论据。他特别强调,“每个民族、每个地区有它自己的特点”,反对用教条主义式的研究方法。这些意见至今仍然有重要价值。
本书第二部分《成吉思汗》*初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系由韩先生的学生整理成文,其史料来源基本是《元史?太祖纪》《圣武亲征录》《元朝秘史》与波斯文《史集?成吉思汗纪》《世界征服者传》。
韩先生以蒙古高原上的争斗开篇,讲述了铁木真平息各部冲突的历史,即通过“十三翼之战”壮大自身的力量,在“斡里札河之战”中为父祖复仇,并在日后的地区争夺中挫败克烈、乃蛮诸部落,成为草原霸主,统一蒙古高原。铁木真于1206年建“也可蒙古兀鲁思”,即大蒙古国,并尊号“成吉思汗”,颁布施行一系列措施,使得蒙古民族共同体得以形成。
接着,韩先生讲述了蒙古帝国的对外扩张历程,包括三征西夏、南下攻金,特别是对世界中世纪后期历史有重大影响的西征——灭亡西辽、攻灭花剌子模。成吉思汗生前*后一次军事征伐即灭亡西夏。成吉思汗在西征回师后,以背盟为由,再度对西夏用兵,并包围其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1227年,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区病重,病逝于出征途中。
*后,韩先生简要概括了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其要点为:**,高度评价他统一大漠南北、促进蒙古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作用;第二,肯定其结束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国的分裂局面,并*终由其子孙完成国家统一的贡献;第三,对西征,则提出虽然给中亚、西亚人民带来苦难,但也打破了欧亚大陆上各政权之间此疆彼界之限,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的看法。这些观点为当今元史学界所普遍接受。此外,文后还附有《成吉思汗生平大事年表》,便于读者翻阅对照。
元朝的版图很大,但时间不长。过去讲元史的,将它截头去尾,从1279年南宋*后一个皇帝帝昺投海死算起,到1368年朱元璋部下攻下北京,元顺帝北逃为止,这算作元朝。实际上,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到元朝统一中国有七十多年;从元朝统一全国到1368年元朝灭亡为止,又有近九十年。合起来共有一百六十多年的时间。时间虽然只有一百六十多年,可是它东北到朝鲜、库页岛,西到东欧、地中海,南到爪哇,北到西伯利亚等广大地区。在当时的世界上,亚、欧两大洲几乎没有一个民族和它没有发生过关系。因此,当时亚、欧两大洲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都有关于它的记载。东方有汉文、日文的记载,中亚和西亚有波斯文、阿拉伯文、格鲁吉亚文和亚美尼亚文等诸种文字的记载,欧洲还有拉丁文、古俄文的记载。如果研究元史,想把所有有关的记载都读一遍,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世界上研究元史的人很多,日本人称为蒙古史;欧洲有所谓东方学,其中一支是蒙古史。除了中国以外,蒙古人民共和国当然用不着谈了,苏联也有很多专家研究蒙古史;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研究蒙古史的专家比我国还多,欧洲如法国、德国和英国也有很多研究蒙古史的专家,尤其是法国,从十九世纪末叶到二十世纪前半期,几乎成为研究蒙古史的一个重要地方。近二十年来,美国也开始在研究。
我们祖国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现在有五十多个民族。从语言系统上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个是汉藏语系,另一个是阿尔泰语系。它们的分界线大体上可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的是阿尔泰语系,长城以南的是汉藏语系。汉藏语系包括汉、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阿尔泰语系包括突厥(新疆维吾尔族是突厥族的一支)、蒙古、满-通古斯(女真、现在的满族都属于通古斯族)三个语族。从民族关系来看,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阿尔泰语系各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
历史上的蒙古族和今天的蒙古族的分布有些不一样。今天的蒙古族分布在三个地方:一个是苏联贝加尔湖一带的布利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一个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一个是我国的内蒙古。在这三个地区里,内蒙古的人口*多,约有一百六七十万,蒙古人民共和国约八九十万,布利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有三十万人。蒙古史所包括的范围很广,而元史只不过是蒙古史中的一部分,但是,这是蒙古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的时代。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长子朮赤在苏联境内建立了钦察汗国,次子察合台在中亚细亚建立了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在天山北麓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幼子拖雷仍守蒙古祖产。拖雷的儿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了中国,旭烈兀在波斯建立了伊利汗国。因此,研究蒙古历史就要包括这样广阔的地方。
下面我们简单地谈一谈元史的划分阶段问题。
1206年,全蒙古贵族在斡难河(今鄂嫩河)畔举行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并上尊号为成吉思汗。这一年也就是成吉思汗建国的一年。1271年忽必烈宣布改国号为大元。从1206年到1271年称为大蒙古国时代。
大蒙古国时代,还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206年到1234年灭金,为一阶段,因为金朝灭亡意味着淮河以北的整个北方为蒙古人所占领;从1234年到1279年南宋灭亡,为另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蒙古和南宋进行斗争的时期,经过四十五年的斗争,*后蒙古人统一了全国。元朝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260年是忽必烈掌握政权的一年。从忽必烈掌握政权算起,到1368年元朝灭亡为止有一百零八年。这一百零八年可分为三个阶段:忽必烈在位时期共三十五年,可以作为一个阶段,这是他接受汉法的时期(汉法就是汉族的封建统治制度,忽必烈就用汉人的封建制度来统治汉人),时间是从1260年到1294年。从1294年忽必烈死,到1333年元顺帝即位前的三十九年间,可以作为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是皇族内部争夺王位的时期,其中大多数皇帝都是在位只几年就死了。元朝*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在位的时间也是三十五年,又可以作为另一个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全国各地人民的反元大起义蓬勃发展起来了,如红巾军的起义。起义时间是从1333年元顺帝即位到1368年元朝灭亡。
韩儒林(1903—1983),字鸿庵,著名史学家,元史专家。河南舞阳人。九三学社社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九年(1930)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赴比利时、法国、德国留学。民国二十五年(1936)回国。曾任燕京大学、辅仁大学讲师,华西大学、中央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内蒙古大学教授、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元史研究会第一届会长,中国史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元史、西藏史、西域史研究,著有《穹庐集》,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元史分册》《元朝史》等。
《高效研发:硅谷研发效能方法与实践》内容简介:数字化时代,提升研发效能是组织的共同期望和挑战,而这需要系统方法的支持。最近
民国说明书 本书特色 各种各样关于民国的书已经有很多了,有传记、有文集、有回忆录、有小说……但是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够把“民国”这两个字从整体上讲透的。《民国说明书...
《暨阳黄氏志》以史实为依据,以孝义文化为主线,较全面地记载了黄氏历史人文的发展,阅后感人至深,颇受启发。编委同仁本着存史
《石墨烯的探秘之旅》内容简介:石墨烯的发现是科学领域“以小见大”的典范,也是好奇心驱动下探索前沿科技的经典案例。本书以知识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内容简介:为了解释情感因素在设计领域扮演的角色,本书详细探讨情感元素的三个不同层面:包含本能的(
敦煌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言、墓葬综述、随葬器物、画像砖、墓葬年代与有关问题、画像砖的文化内涵及有关问题、结语七章。敦煌佛爷庙湾西...
单刀赴会-三国故事八则-国韵故事汇 本书特色 从20世纪上半叶出版的“故事一百种”中,选取反映三国时期的具有古典白话韵味的故事10则:猛张飞义释严颜、金雁桥、葭...
抗战时期苏联援华史论 本书特色 《抗战时期苏联援华史论》总共9章,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进入局部抗战时期的苏联对华政策开始,到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与中国抗战胜利结束时为...
元代宫廷秘史-最新经典珍藏 本书特色 帝王与后妃的宫廷生活,一直笼罩着神秘的色彩,难以为世人所知晓。《元朝宫廷秘史(*新经典珍藏)》根据史实和传说编写的...
黑船来航 本书特色 《黑船来航》“黑船”——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领的四艘军舰来到日本,向德川幕府提出开国通商要求。面对佩里舰队的巨大压力,德川...
出生在德国古城科隆的沃格林(1901-1984),上小学时随家迁居奥地利,长大后就读维也纳大学。虽然攻读的是政治学博士,沃格林喜
在过去十多年中,资本主义全球化伴随着对文明身份的重新强调,再一次把经久不衰的文明和历史议题凸显出来。《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
全球史评论-第三辑 内容简介 《全球史评论》是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年刊性质的连续出版物,包括“全球史理论与方法”、“全球史专题研究”、“全球史/世界...
《邓广铭全集(共10册)》内容简介:邓广铭(恭三)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宋史泰斗
元-铁骑踏出的强悍帝国 本书特色 龚书铎、刘德麟主编的《元》图文并茂,体裁多样,通过精心选取的一千余个历史故事,引人入胜地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全书历史...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内容简介:☆200万册畅销升级版!4年精心修订,新增20%从未发表内容。☆精心设计每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帮助读者
《中华通史》是台湾著名学者陈致平先生以一人之力完成的一部颇具特色的史学巨著,自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九年出齐全部十二册,很快
《现代治理视角下的发展规划》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我国发展规划的现状和未来,从探讨现代治理体系下的规划角色与定位入手,剖析了
民国猎影记 本书特色 春来了,万物都从寒梦中苏醒起来。人们微弱的心灵,也因之而欢跃,有了喜意。听啊!溪水流着,鸟儿唱着。看啊!春风吹拂野花,野花招呼蝴蝶。大自然...
本书力图从本事与观念两个层面重建近代中国学术史上各流派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书中各章的作者都在相关领域浸润有年。研究范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