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校注》是研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的集大成之作,此书考校之细,勘察之精,俱超过此前同类的著作,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本书主要有以下看点:校勘价值大:以帛书《老子》甲、乙本为底本,以通行本王弼注本为主校本,另选用唐宋元石刻本、敦煌写本、历代刊本等三十三种版本做参校本,校勘精审。学术价值大:通行本《老子》历来在章节内容上有不少争议之处,而帛书《老子》甲、乙本的出土,使人们得以窥见西汉初的古本《老子》原貌,而高明先生古文字造诣精深,在校注过程中,寥寥数语便使不少学术争议涣然冰释。体例设计科学:“八十一章”条目清晰,异文一目了然。甲、乙本经文下以阿拉伯数字标注帛书行数,方便读者追本溯源。附录价值大:书后附录帛书《老子》甲、乙本残卷实录及勘校复原,方便读者纵览甲、乙本残卷文字面貌以及高明先生的校勘成果。重排本特色鲜明:书前附录帛书《老子》甲、乙本彩色插图两幅,方便读者管窥帛书原貌。正文字大行疏,极便阅读。增设二级目录,直观呈现帛书《老子》甲、乙本与王本的章节对应情况,书眉处亦呈现二级目录,方便读者检索。
《帛书老子校注》,以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为底本,以王弼《老子注》为主校本,按照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布局,和王弼注本八十一章序列,将三者分别句段,抄录对照,另选石刻本、敦煌写本、历代刊本共三十三种不同的《老子》版本作为参校本,对《老子》经文做了全面、精细的勘校、辨证和疏解。本书是研究帛书《老子》的集大成之作,在勘正《老子》今本讹误,澄清其中是非,恢复《老子》经文真旨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高明(1926—2018),字诚之,天津人。著名的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1987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秦文研究会学术顾问。主要著作有《古文字类编》、《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古陶文汇编》、《古陶文字征》、《帛书老子校注》等。
易经的智慧-5 本书特色 《易经的智慧》系列丛书共六部,本书为第五部,由同名电视讲座整理而成。《易经的智慧1:从开天辟地到师忧比乐》,从乾坤定位开始展开,讲述始...
《论语》是用来养心的:1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学者的人间情怀·学而;构建一个理想国·为政;道德赛场外的裁判·八佾;和仁德比邻而居·里仁等。《论...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内容简介 作者以《庄子》的文本为线索,从历史上复杂的阐释与实践中勾勒出道家学说恢弘的文化版图,而跨学科的旁征博引又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
论语通译 本书特色 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课文课程的现代意识,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国家教育部分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作为基础教育课...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西方哲学简史》是在罗素的代表作《西方哲学史》的基础上,保留原著架构,并对一些繁复的逻辑论证进行通俗化的基础上编译而成,使其更加适合普通...
创新驱动世界-制创新权与金三极创新思维 本书特色 小到个人,中到学校、企业、军队,大到国家,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 大家的共识。创新,既取决于创新者的品德、才智...
药地炮庄 本书特色本书是“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之“方以智集”的一种。 《药地炮庄》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方以智解读《庄子》的作品。药地是方以智...
全书篇幅不大,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以简明的语言较为全面地概述了回鹘历史、宗教(主要是佛教)与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二章
中国之旅行家-摩尼教流行中国考-冯承钧译著集 本书特色 《中国之旅行家》为冯承钧**本翻译作品(1925),简介张骞、法显、惠生、玄奘、郑和等人事迹。有冯承钧的...
庄子(学生必读中国传统文化丛书经典珍藏本) 内容简介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儿童的初期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它对一...
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研究 本书特色 肖清和编写的《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研究)》从“天主教徒群体”的新视角,结合宏观的分析与细致的个案研究...
儒教敬天说(第3辑) 本书特色 儒教是不是宗教?它又具备什么性质?宗教是西方输入的,还是中国固有的?这些是哲学宗教界争论多年的问题。作为宗教的材料支撑,是解决这...
大道哲学全书---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 本书特色 《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是讲有意义的文化世界对人的价值意识之教化建构功能作...
美丽新世界的美德与见识-赫胥黎论目的与手段 本书特色 阿道司·赫胥黎是人文主义者,杰出的知识分子,在这本《美丽新世界的美德与见识--赫胥黎论目的与...
一种生态时代的世界观(莫尔特曼与科布生态神学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揭示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表明,人类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单一未来的共同体,生态运...
本书辑录的,是近代佛学大师、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太虚和尚解说七部佛经原典的讲稿,选录的原则,一是原典的价值,二是经义的浅
《学术笔记丛刊:茶香室丛钞(套装1-4册)》收入春在堂全书中。作者与其夫人姚氏优俪之情极笃。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夏姚氏卒,作者
走近孔子 内容简介 孔子之后,其门人弟子曾将孔子生前与之讨论学问的言论,选编辑录成《鲁论》、《齐论》等多种版本流行于世。今本《论语》,便是东汉学者郑玄在张禹根据...
本书原名Japan:AnAttemptatInterpretation,是小泉八云研究日本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他亦自称为研究日本的最后一份答卷。作者以令人
易理乾坤 本书特色 《易经》的乐观,在于它主张人们要向大自然学习,学习它的宠辱不惊,学习它的乐观向上,就像大地从不抱怨老天的阴晴冷暖,风霜雪雨。《易经》的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