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枪不放司令”到“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如何完成蜕变?张学良与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与张学良之间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为何半途而废?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与张学良的结合,何以很终演变成了“兵谏”?本书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靠前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款曲,甚至于把宝押在身上? 有名历史学家杨奎松先生运用中外非常不错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乎情理的推论、独到的见解、畅晓的文字,将引领人们在重温扑朔迷离的历史时探究真相!
《文史参考》:杨奎松代表作修订版。为了使那些珍贵却被忽视的历史重新被人重视,这次修订对某些有助于详细了解那段历史的史料,作了全新的考释和引证。不管我们是否会看这些原始材料,经过杨奎松的研究和讲述,我们对张学良和中共的关系将有全新的印象。 新浪读书:详尽地披露了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张学良与中共关系的种种内幕。长征中的中共红军为何不惜一切选择北上?毛泽东推举张学良做西北国防政府主席、西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为何半途而废?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红军为什么要“打通国际路线”?两万余名接取苏联援助物资的西路军何以全军覆没?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毛泽东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
蒋序
大陆版代序:张学良入党之谜
前言
**章由战争走向妥协
**节西征北上
第二节陕北称雄
第三节洛川谅解
第四节延安拨雾
第二章西北大联合计划
**节反蒋酝酿
第二节入党初衷
第三节八面来风
第四节引弦待发
第三章打通国际路线
**节“逼蒋抗日”
第二节艰难交涉
第三节兵败黄河
第四节暗渡陈仓
第四章一二?一二革命
**节山雨欲来
第二节破釜沉舟
第三节战耶和耶?
第四节孰进孰退?
第五章从“革命”到“兵谏”
**节皆大欢喜
第二节风云突变
第三节福兮祸兮?
第四节柳暗花明
附:张学良与中共中央秘密通电代码
参考书目
柳暗花明谈到中共中央转而坚决采取和平让步的态度,不能不提到共产国际1月20日的重要政治指示。该指示到达的日期多半是在22或23日左右,已知中共中央是在24日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讨论的。该指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批评前此中共中央对蒋介石及南京的政策,一是建议在争取同南京和解的基础上解决一切问题。指示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可能受挫,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亲日派在搞阴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党采取了错误的步骤。中共中央固然改变了以前力图通过排除蒋介石和推翻南京政府的方法建立统一战线的错误政策,但是还没有彻底摆脱这种错误方针。中共中央在蒋介石被释放后所确定的方针尤其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方针实际上意在分裂国民党而不是同它合作,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共中央把在事变期间同蒋介石达成的妥协看成是蒋介石和南京的屈服,并且把同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合作视为反对南京的联盟。所有这一切,只能助长亲日派的气焰并为其制造内战提供借口。指示明确要求,立即把党的主要任务放到争取切实停止内战,争取南京政府共同抗日的方面来。同张学良、杨虎城及其军队的合作必须服从于这一主要任务的需要,并应在这方面向张、杨及其军队施加各种影响。只是在亲日派调动军队向自己进攻时,才可以进行自卫,但无论如何自己不要为这种进攻提供口实。共产国际的批评是否完全恰当,在中共中央方面并无多少争辩的余地。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共领导人因此相信就自己此前的政策完全就是错的。很明显,中共中央必须承认,在蒋介石释放之后,认为蒋已经投降,把蒋承诺的条件公开宣布,这是是很幼稚的。过高地估计西安事变的成果,相信可以因此实现西北半独立局面,也是不妥的。但如果说在1936年8月政治指示到达后,中共中央并没有真正改变自己的政策,这是没有人能够接受的。可以肯定,中共中央当时已经接受了共产国际指示,改变了对蒋介石和南京政府的政策,不再主张成立西北国防政府,也要求张学良去与蒋介石说和。问题是蒋介石不要和,一定要消灭红军,宣称中共是汉奸。当然,人人都了解,中共中央在策略上与共产国际有一点是不同的。这就是,中共中央实行的是“逼蒋抗日”。在这一点上,共产国际强调的只是用群众及其舆论来“逼”,“但我们还主张利用张、杨、阎、李、白、刘逼他”,即利用同各种地方实力派或反蒋派的力量来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就是这种逼蒋政策的结果,同样事变后的对抗也是这种逼蒋政策的继续。这样究竟对不对呢?多数中共领导人明确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环境下,这种方法也未尝不对”。这是因为,在当今中国,不论是要想使蒋介石和南京政府重视自己,使其改变错误政策,实现与南京的联合,还是为了保障革命的利益,坚持党的独立立场与红军的存在,“力量问题都是不能忽视的”。当然,他们也承认,这种策略实行起来确实也是相当困难和复杂的,它确实可能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这样逼,造成了内战,当然是不好的;如果逼和了,那就是好的”。重要的仅仅在于结果如何。因此,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的实际作用,多半也就在于,它使中共中央开始更加明确地把争取和平视为其一切行动和政策的依据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从25日之后,中共中央更加强调和平的方针,而在得到张冲的来电之后,会更进一步下决心,不惜再作让步也要同南京和下来。然而,在这个时候,不仅打不容易,和甚至比打还要困难。本来东北军年轻军官就反对让步,情绪激昂,如今见中共代表步步退让,更是心怀不满。本来杨虎城因西安事变就已经整整丢了一个军,如今更是担心让中央军控制西安及陇海路沿线,地盘没有了,余下的部队迟早也会被蒋介石逐步分化和吃掉。即使是东北军上层将领,此时的态度也颇犹豫,步步退让的结果,是不是连张学良的出路也不争了呢?唯一能够驾驭东北军这驾马车的张学良若回不来,东北军难道还会有自己独立的前途吗?因此,越是到妥协关头,西安的空气就越是紧张,人心就越是混乱。26日白天,西安与潼关谈判的代表仍坚持:(一)首先给张以名义;(二)中央军离开甘肃,至少天水以西不驻兵;(三)红军一部驻陕南;(四)十七路军在西安驻两旅。顾祝同开始时同意:(一)给张名义问题撤退后即可照办;(二)中央军原驻陕甘十四个师,可调三十个团出甘,但必须驻天水,宝鸡至西安线至少驻十个团;(三)红军不能驻陕南;(四)十七路军只能在西安驻一个旅。但蒋介石得知后很快否定了关于张学良一条,强调恢复张学良公权,须国府委员会决定,西北问题未解决之前,事实上不能为之呈请。“彼方如相信我,即应完全相信,如不能相信,则不必再谈”。面对这种情况,西安方面决策层内部意见严重分歧。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出面承担放弃为张学良争取自由的责任,东北军中下级军官几乎一致强烈反对,非要南京对张学良回陕作出明确担保不可,即使是此前倾向于妥协的东北军将领,这时也变得犹豫畏缩起来,王以哲、鲍文樾称病不出,何柱国虽有意谈判,却无法作主,且部队根本不能掌握。……
杨奎松:著名学者,中国现当代史研究专家。 主要著作《“中间地带”的革命》(第六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获奖图书)、《读史求实》、《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2008)、《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009)、《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等。
《物业行政管理实务》内容简介:本书旨在通过对物业行政部门职能与工作岗位职责、物业行政部门管制度模板和工具表单、物业企业文书
像唐人一样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从春秋四季的起居行止、时令佳节的传统习俗,到饮茶、下棋、旅行、运动乃至动物保护、娱乐八卦等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描绘出一幅趣意盎然的...
凯歌悲壮 内容简介 苏联的出现和兴起是凯歌式的,无论对于过去的世界还是对于未来的世界,它的凯歌总是值得颂扬的;而苏联的没落和解体是悲壮的,其悲壮就在于它败于不该...
黄金时代-图说两宋辽金 本书特色 本书从帝后、政治、军事、乡村、城市、产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科技、习俗、宗教和民族十四个方面全面概括了两宋辽金时期的辉煌...
有史学家称宋朝为“黄金时代”,有史学家则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太窝囊”。对于这个备受争议的朝代,作者独辟蹊径,抛开主流史
《哲学·科学·常识》内容简介:《哲学·科学·常识》是陈嘉映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既是对历史上人类求知历程的回顾,也是对人之本
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 本书特色 古人的世界中,受困于现实,求宠争宠成为很多人发挥能动性的重要途径。今天的世界,则呈现出丰富的可能,完全可以创造更...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史传卷)》内容简介:本套丛书共八卷,每卷之首均有前言,力求讨源溯流,系统介绍此类散文的发展历史,勾
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库·史学类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回顾从古希腊到西欧近代的流派,介绍哲学怎样开始,提出了什么问题,又怎样给予回答,另外,在介绍现代欧美的*新哲...
清代宫廷服饰 本书特色 ★ 6开精装,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清代宫廷服饰”是指生活和服务于清朝宫廷的人士所穿戴的冠服,包括清朝皇帝、皇太后、皇后、贵妃、妃嫔、...
清史纂修研究与评论 本书特色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出版中心和吉林省社科院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编著的《清史纂修研究与评论》计有各类文稿四十余篇、近五十万言,可谓是一本内...
《中华民国史》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兴亡的历史长卷。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民国档案、有关地方档案馆的档
民国前期总统制度研究(1912~1928)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总统制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中外学者在研究民国史、民国政府与政治、民国政治制度史、民...
权臣之路:帝国大佬的结局自白(上) 本书特色 写作的生命在于创新,代代如此。王觉溟兄在网络上开创“**人称写史”的独特文体,令人耳目一新。在他的作品里,历史是苍...
《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内容简介:此书原係历史研究编辑部编的《历史爱好者丛书》中“战争与军事”系列之一。此书将“世
《家庭排行:影响一生的力量》内容简介:家庭是一个人成长最原始的社区,塑造了独生子、长子、中间子、幼子各自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模
《硅谷创业思维》内容简介:硅谷诞生了诸多世界知名的高科技公司,它们身上既有着独一无二、颠覆传统的创新特质,又有着适用于所有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学科结构以及学科边界。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架构。二是中西政治哲
第三种黑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14 本书特色 人不同于禽兽,毋庸置疑:人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亦毋庸置疑。根据现代遗传学研究,我们与另外两种黑猩猩的基因组,有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乎没有人怀疑,美国和美军的战争能力;也没有人怀疑,美国和美军将在未来的战争中必胜。然而短短五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