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说教的男人/知更鸟系列》是一本旨在打破女性被动沉默角色的散文集,创作缘起是女作家身经历的一次“男性的说教”(mensplain):在一次聚会上,一位男士对着作家本人滔滔不绝大谈她新近出版的关于摄影的一本书,即使他对该书的内容一知半解。索尼尔特有力地印证了男性如何长期霸占说教者和审判者的位置,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女性的声音和观点则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甚至不可信,这种错位和扭曲导致女性几千年来的被动噤声。从触目惊心的强奸文化,到结构性的家庭暴力,再到桑塔格和伍尔夫在“不可知性”上的分歧,作家通过犀利的论述,审视了针对女性的制度性暴力是如何通过厌女语言、对女性身体的物化和对性别暴力的美化等而持续得到强化。索尼尔特勾勒了女性悲剧的共同命运,女性就像神话中被诅咒的卡桑德拉,因为挑战男性权力,她的预言和见证无人相信。这本书呼唤社会打破卡桑德拉式的诅咒,让女性不再是处于永恒的隶属地位的客体,获得在社会制度和想象空间的双重解放。
《爱说教的男人/知更鸟系列》是一本散文集,作家丽贝卡·索尔尼特审视了男性和女性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存在的错位和误解,比如,男性经常误认为自己哪怕是一知半解知道的事儿是女性不知道的。作家深刻探讨了这种误差认知的成因,更通过当代社会生活,详细呈现了这种沟通模式是如何细微地影响着我们。
《爱说教的男人/知更鸟系列》:
我至今不知道莎莉和我为什么费神去了那个在阿斯彭郊外的森林斜坡上举行的派对。派对上的人都很老,而且出奇无聊,以至于40多岁的我们成了那次活动中的“年轻女士”。房子很不错——如果你喜欢拉夫·劳伦风格的木屋的话—那是一座位于海拔9000英尺的坚固而奢侈的木屋,配有糜鹿角、基利姆花毯和燃木火炉。正当我们打算离开的时候,主人说:“别,再等一会嘛,我们可以说两句。”他是一个强势、赚了很多钱的男人。
他又让我们等着,直到其他客人都在夏夜中飘散而去,才让我们在他的实木桌前坐下。他说:“怎么样,我听说你写过两本书。”
我答道:“其实是好几本。”
他的语气仿佛是在热心鼓动朋友17岁的女儿描述她的长笛练□:“□□什么的呢?”
那时我已经出版的六七本书其实是关于一些很不同的东西,不过我开始谈论距离2003年那个夏夜□近的一本,《阴影之河:埃德沃德·迈布里奇与科技旧西部》(River of Shadows:Eadweard Muybridge and the Technological Wild West),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湮灭,以及日常生活的工业化。在我刚说到迈布里奇时,他就打断了我:“你听说了今年刚出的那本非常重要的讲迈布里奇的新书吗”?
因为被强行分配了无知少女的角色,我倒是完全愿意拥抱这样的可能性:我的另外一本相同主题的书也刚刚出版,而我却不知为何错过了它。他这时已经开始谈论这本非常重要的书了,带着一种我再熟悉不过的自鸣得意的表情:一个滔滔不绝的男人,眼神固定在遥远而模糊的地平线上,那地平线就是他自己的□□。
写到这里,请让我澄清,我的生活中有很多可爱的男人,包括很多从我年轻时起就愿意聆听和鼓励我、出版我的作品的编辑们,我无比慷慨的弟弟,还有其他超棒的朋友——就像《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那个牛津学士。我还记得珀朗先生讲的乔叟课,“他会愉快地教,开心地学”。但是到底还是有其他男人的。所以,“非常重要”先生还在自以为是地谈着我应该听过的书,直到莎莉打断他,或者说试图打断他:“那是她的书”。
但他还是接着讲他的。莎莉不得不把那句“那是她的书”说了三四遍,他才终于听进去了。然后,就像19世纪小说里写的那样,他的脸刷的一下白了。我确实是他其实并没读过但非常重要的这本书的作者,他之前只是看了《纽约时报书评》上的评论,这个事实让他的世界里本来清晰的条条框框变得如此让人困惑,他惊讶得无语了但只是无语了片刻,很快他又开始滔滔不绝了。身为女人,我们为保持礼貌,等到别人听不见我们的时候才破口大笑,再也没有真正停下来。
我喜欢这种小插曲,当平时一些鬼鬼祟祟、难以辨别的力量从草丛中滑出,明显到就像比方说,一条吞下母牛的蟒蛇,或者地毯上的大象屎。
沉默的滑坡
没错,男人和女人都可能会在某些活动中大谈特谈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和阴谋论,但在我的经验中,那种彻头彻尾的对抗性自信和完全的无知是有性别特征的。男人向我和其他的女人解释事情,不管他们是否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一部分男人。
……
★在这组充满个人色彩但又中立冷静的散文中,索尔尼特鞭辟入里地呈现了之前不曾被描述,甚至不曾被认识的那种熟悉的女性体验。
——《纽约时报》
★至关重要的女性主义文本。
——《新共和》
★在这本通畅易读的散文集中,索尔尼特探讨了诸如性别和权力这类庞大的主题。她的文字坦诚而睿智,该书是深入探讨女性主义和当代社会议题的必读著作。
——《旧金山记事报》
丽贝卡·索尔尼特,1961年生于美国,作家、历史学家,其写作题材涉猎广泛,从美国新保守主义,到环境问题到当代艺术评论等均有涉及,曾获得古根海姆奖学金,并凭借《阴影之河》获2004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以及哈佛大学的马克·林顿历史奖。2004年,索尔尼特与乔布斯等人荣获《连线》杂志Rave大奖。其代表作有《漫游癖:行走的历史》《荒野之梦》《黑暗中的希望》等。她□近的一部作品是《这是谁的故事》(2019)。
张晨晨,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讲师,研究兴趣涉及政治理论、国际关系和政治地理学等领域。
与爱德华共进晚餐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小说,既像小说,又像一本美食书,同时又是一本心灵疗愈的佳作。爱德华老人的家,仿佛美式的“深夜食堂”,18顿晚餐,...
历代名家精选集--陆游集 本书特色 陆游是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同时努力陶熔时代的人物,虽然*后理想破灭,在人生舞台上引吭高歌,只是一曲悲壮的颂歌,但是他精神不朽,通...
潘家园书声 内容简介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
梁宗岱早期著译 本书特色 《梁宗岱早期著译》收入梁宗岱自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三一年的作品。这十一年时间以他进入培正学校高中部(十六岁)开始,欧洲游学归来(二十八岁)...
龙须糖万岁 本书特色《龙须糖万岁》为“澳门文学丛书”之一。《龙须糖万岁》作者以诗名世,以翻译为人所欣赏,同时还写有大量的散文和诗歌评论,本书即是此类篇目的结集。...
《寡头》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后苏联时代新富阶层的崛起。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一直到普京上台初期,几个甚为瞩目的寡头带
东京梦华录 内容简介 本书为宋代孟元老撰写的笔记体散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风俗人情的著作。原著共十卷,约三万字。内容涉及地理风物、礼仪制度、经济和商业贸易、...
译笔生花 内容简介 作为《高等学校商务英语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1部分主要介绍外事接待,涵盖机场接人、日程安排、宴会活动等;第2部分主要介绍对外经...
任之 本书特色 大卫的诗,是他音乐或他歌词的变体,其全部秘密,全在他的行囊中。他在中西间获取滋养,西方的人文。他爱诗人和思想家。还有政客。他的诗偏哲理,而且信息...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便出自此目录 《疑似风月集》[上]——很多东西,无关风月,却疑似风月;而所谓的爱情本身,与之相比往往
《乐府学(第十五辑)》内容简介:乐府学是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的古代文学专门之学。《乐府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所念人.所感事 本书特色 李荷西说,我走过很多的山,见过很多的人,听过太多的故事,可总有几个故事,让我动容。时间,总是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我...
张晓风散文精选:母亲的羽衣 本书特色 张晓风暖心之作,以温柔心感受人生的万般有情。在茫茫人海中,漫漫人生路,ZUI珍贵的莫过于在心灵深处感动你我的亲情、爱情、友...
与里科克一起笑 本书特色 人总是对自己非常好奇,越是普通的事情,越是认定其中必有无穷的奥秘。对于类似哭和笑这样每天要发生无数次的事情(想想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在不停...
二十四番花信 本书特色宗璞出身名门,见识广博,她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优美的感情世界,体现出高雅的格调。宗璞散文表现出丰富优美的感情:有对名山大川的热爱...
《头发这么少 去个理发店 还不给打折》内容简介:“银发川柳”是一种以老年人生活为题材的俳句作品,用自嘲的口吻描写幽默又心酸的
曹雪芹画传 本书特色 周汝昌,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天津人也。生于1918年,是当今年龄*高,资历*深,著作*富的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书法家和诗人。...
作品目录前言一、初兴时期(7世纪上半叶—10世纪中叶)1.概述2.《古兰经》——伊斯兰文学的奠基石3.阿拉伯传统文学的发展4.
席慕容散文:前尘·昨夜·此刻 本书特色 精选席慕蓉各个历史时期的散文代表作,其散文名篇《成长的痕迹》《我的记忆》《夏天的日记》《永远的诱惑》《欲爱的神殿》《在那...
《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集)》内容简介:南宋政坛上,辛弃疾是一个既有政治眼光和谋略的人,也是一位一流的词人,以其作品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