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诸部出自东夷,由肃慎流变为诸申、女真、女直、满洲,还有其他东夷诸支,如勿吉演变为靺鞨,挹娄演变为伊娄(后加入鲜卑集团形成伊娄氏)。他们广布于东至大海、库页岛,南包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鸭绿江上中游南岸及图们江流域,北朝鲜的咸镜南北道、清津市、两江道、慈江道一带,西及辽河中下游,北达乌得河、外兴安岭、勒拿河上中游地区。皆认为出于有虞氏之裔。
何光岳,1959年生,湖南岳阳人,小学毕业。1978年调至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85年获"全国职工自学成才"金牌奖。1986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汉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百越民族研究会理事、中国楚文化研究会理事等职。著有《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已出版的有《炎黄源流史》、《夏源流史》、《商源流史》、《周源流史》、《汉源流史》、《秦赵源流史》、《南蛮源流史》、《百越源流史》、《东夷源流史》、《楚源流史》、《氏羌源流史》、《东胡源流史》和《女真源流史》,以及《楚灭国考》、《陈姓》、《岳阳楼志》、《三湘掌故》和《舜裔溯源》等29部专著、发表论文560篇,共计1120多万字。主编《中国帝王大全》、《中华姓氏通书》等书。另著有《中国姓氏源流史》、《陈姓源流史》、《张姓源流史》、《钱姓源流史》、《对联妙话》等10部专著,近760万字,尚待出版。
用日耳曼的鲁内文字书写的SS这两个字母,代表冷酷的大屠杀、血型的恐怖、敌视人类的人种妄想和无限的权利。虽然在对纳粹政府的回
《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全两册)》内容简介:盛极必衰是历史的规律,从古至今无一例外,没有任何手段能逆转。但没有哪个国家能
西南考古与中华文明 内容简介 霍巍的《西南考古与中华文明》这部论文集是作者选编的一部个人考古学研究的论文集。从内容上看,全书共分为四编,每编均大致围绕一个主题...
《传播学史》内容简介:撰写传播学史的历史学家具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E·M·罗杰斯通过传记式的编写工作,在
读史入门-国学基础文库 内容简介 中国历来有治史的传统,史籍因而浩翰;国人素重读史,以鉴古知今。若论初学者的史海津筏,许凌云先生的《读史入门》可当之而不愧。本书...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论-黄惠贤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 本书特色 今年是吾师黄惠贤教授八十华诞,惠贤先生1931年6月生于湖南南县,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
《帝国最后的巨兽:二战德国E系列坦克全集》以“E系列”这一纳粹德国在二战末期策划的“下一代坦克车族”为核心内容,详细地从政治
《中国民间故事》内容简介:《中国民间故事》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郑土有选编,收录了的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各
清代社会八旗贵族世家势力研究 本书特色 八旗贵族世家、八旗官宦世家、八旗世家这些用语在清史学界一直以来就混同使用。雷炳炎*的《清代社会八旗贵族世家势力研究》以八...
路径依赖的主张通常指出,开端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人们可能会问:为什么开启关于路径依赖的讨论?答案是,理解自我强化的过程,对
历史的谜题1:探寻历史背后的君王智慧 本书特色 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那些千古明君、霸主枭雄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其中的道理与我们今天的事业成功也息息相通。本书从...
1942河南大饥荒 本书特色 宋致新编著的《1942河南大饥荒(增订本)》是目前关于河南大饥荒的*全*完整的真实记录。收录了美国记者白修德当年的真实报道,当时《...
民国夏都 本书特色 从1926年冬,蒋介石*次登上庐山到1948年夏离开,中间除抗战八年外,前后上庐山37次,共生活了773天,他把庐山作为南京之外的第二政治中...
安阳小屯 本书特色 ★ 大16开硬精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读者可从3000年前安阳地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中了解盘庚迁都于此的部分缘由;加深对妇好墓年代及墓主...
清宫档案解读 本书特色 《清宫档案解读》利用中国**历史档案馆所。藏清宫档案试图对清代文化制度,帝王生活,皇宫疑案,国际交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解读,希望...
《万物大历史·帝国是怎么产生并消失的》内容简介:“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资
一般對於北朝史的研究,大多偏重於北魏、北周,尤其是北魏的均田制、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北周的府兵制等問題。然而在北魏滅亡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内容简介:你是否常常陷入人际关系的泥淖?是否常常和家人、朋友、同事冲突不断?是否总是愤愤不平,
中国宝卷总目 内容简介 中国宝卷是至今尚未被充分发掘、整理、研究的一大宗民间文献,是继敦煌文献之后,研究宋元以来中国宗教(特别是民间宗教)、民间信仰、农民战争、...
《启蒙与祛魅:启蒙时代书信体小说中声音的伦理变迁》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启蒙时代欧洲书信体小说的主体话语与精神内涵,通过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