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是一个庞大的中国特色的乡村政治群体。500万名村干部管理着中国8亿多的农村人口,这也是很难管的人口。
村干部,其实不是国家公务员,它往往是大众眼下很不起眼的官,却在中国社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是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执行者,村庄致富的带头人。
村干部,理应被我们的时代所铭记。
作者用两年时间走访了100多个村庄,与中国靠前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企业家村干部、十九大党代表、普通农民等诸多人物对话,倾听村干部心声,洞察村干部职业瓶颈,总结出新时代很好村干部的共同特质和管理机制。
作者尝试用“80后”、“90后”的视角去描绘乡土中国,解读万花筒般的村干部文化,重新定义新型村干部、新型农民,助力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这是一本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实战手册。
这是一本对中国500万村干部的解读之作。
这是一本新农村、新农民、新商机指南。
适合广大乡村干部、有兴趣去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都市人广泛阅读的书。
作者用两年的时间走访了100多个村庄,与中国十佳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企业家村干部、十九大代表、普通农民对话,倾听村干部心声,洞察村干部职业瓶颈,总结出新时代优秀村干部的共同特质和管理机制,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目录CONTENTS
上篇中国500万村干部全透视
1中国500万村干部//
从数千年乡绅自治到村干部政治//
“村干部”一词的由来与演变//
乡贤回归,重构传统乡村治理文化//
“乡贤回归”工程//
村干部,非官亦官//
“女村官”的参政能力:女人当一把手行不行?//
2村干部职业化之争//
多种声音,多方质疑//
时代对村干部的能力要求//
村干部职业化:基层治理的对策//
创新村干部管理机制迫在眉睫//
给武汉大学的“村干部学院”提案//
3村干部职业化路径//
大学生村干部的职业化之路//
外援村干部助阵村务管理:一位下乡扶贫青年的日记//
“企业家村干部”刘强东:京东掀起企业下乡运动//
五大新型职业化村干部的诞生案例//
4新型城镇化路径下的村干部与农民//
现代农民半工半耕的计生模式与朴素理想//
新型农村社区工作难点:从“楼”的社区到“人”的社区//
农民:衡量文明的尺度//
城市文化“压迫”乡土价值观//
5裂变中的农民思想//
中国村庄秩序变化中的农民心态//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中国“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
农民怎么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代农民的话语权//
6产业之后,村干部如何治村?//
新农村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农家书屋与农民之间的“*后一公里”//
乡村美学观与农民的审美需求//
乡村文化建设的浙江经验:文化礼堂铸就农民“精神家园”//
浙江现象:村村兴建文化礼堂//
为何农民需要精神家园//
乡村的魂魄:农民共同的主题文化//
本土化的创造性表达//
文化礼堂的顶层设计//
村干部要讲好村庄故事//
7新型职业村民——村干部治理乡村的左右手//
稻田艺术与“中国梦”//
种粮大户:新型农民的远见//
垃圾分类员:村里起得*早的人//
从农民到工人,官桥村八组的农民角色转变//
匠心农民——花木之乡的崛起、传承与三代匠心人//
“泥腿子”出身的国际盆景大师//
亿万富豪农民的浪漫人生路//
园艺技师父子兵//
返乡青年:园林设计师//
下篇对话中国杰出村干部
1做了52年村庄带头人的常德盛,还在拼什么?//
当一个好村干部的秘诀//
蒋巷亮点一:让老年人有尊严,成为村里*幸福的人//
蒋巷村亮点二:书香村庄,源于1997年//
蒋巷村的强村富民之路:实现共同富裕//
三产业互动:发展奏响“奋进曲”//
富民为本:百姓唱“幸福歌”//
追求和谐:农家劲吹“文明风”//
崇尚生态:水乡秀出“田园美”//
建强组织:党旗引领“致富路”//
未来蒋巷如何建设特色田园新农村?//
对话村支书常德盛//
2中国十佳杰出村干部炼成记//
从“首负村”到“首富村”//
杨王村新挑战:并村与家风建设//
信访办谈杨王新矛盾//
幸福杨王村,未来不是梦//
对话村支书孙跃明//
3你会放弃亿万企业当村干部吗?//
企业家为何返乡当村干部?//
企业家当村干部的心理准备:一场不能输的创业//
对话村支书郑雄//
4这个穷乡僻壤的村干部,心有“大战略”//
大西北,村头停了架大飞机//
马咀村发展的“三次创业”//
从私营企业主到村支书的角色转变//
涂鸦艺术带火了这个村//
发展乡村旅游,唱响转型“三部曲”//
打基础,为马咀旅游做准备//
明思路,为马咀旅游绘蓝图//
抓特色,为马咀旅游抢先机//
对话村支书李云南//
5一个大学生村干部的理想:不愿升官当镇长//
“创业明星”的大学生村干部生活//
谁会做大学生村干部?//
命悬一线心系乡村//
他的扶贫创业之路//
对话大学生村干部宋博//
村干部职业化路径 大学生村干部的职业化之路 在基层久了,我便认识了许多大学生村官。在村干部职业化问题上,大学生村官是主力军。他们不是村民选举选出来的,而是国家通过大学生村官考试选拔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将村干部当作一种职业去选择的知识青年。他们具有岗位的流动性,以及职业化的四个特点:报酬工薪化,岗位公职化,管理规范化,发展持续化。 关键词:聘任制、考核 大学生村官是聘任制,通过考核、体检、公示,再签合同聘用。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相差不大。 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镇街与选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合同明确了大学生村官的权利、职责和义务,约定续聘、解聘、劝退等条款。任满1个聘期、考核称职的,可按照有关程序续聘;任满2个聘期、未担任村(社区)“两委”委员及以上职务的,原则上不再续聘且不再纳入大学生村官管理;任满2个聘期、担任村(社区)“两委”委员及以上职务的,在下一次村组织换届时落选的,原则上不再纳入大学生村官管理。对于违反工作纪律或重大失责、造成严重影响的应及时解聘。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基本都有明确的任务考核。他们到村任职的**年,一般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重点了解熟悉农村工作,通过整理涉农政策、走访全村农户、完善村情档案、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发展建议,并且掌握一门农村实用技术,完成角色转变。 从第二年开始,大学生村官有1次考核优秀或连续3次考核称职的、符合任职条件的,可通过任命的方式成为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在村(社区)组织换届期间,可通过专职专选的方式成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并明确分工,承担具体的村(社区)工作,重点做好基层组织建设、远程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办事代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和带领村民致富等相关工作。 通过任命或专职专选的方式成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不占村(社区)“两委”原核定职数。通过任命担任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的大学生村官,在换届时落选的,不再以任命形式担任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各地区组织部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镇街或区直部门集中性工作和到信访、综治、经济等部门锻炼,锻炼时间算作聘期时间。 此外,大学生村官的收入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存在地区差异。 在中西部地区,公务员年收入平均三万至五万元,村干部报酬(误工补贴)才一万元左右,与公务员相差甚远,甚至普通村民进城的务工所得也远远高于村干部报酬。而大学生村官收入两三万元,也往往高于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村支书收入,趋同于当地公务员。这也是地方政府可以安排的报酬极限。从这个层面,大学生村官是个不错的职业。但是,相比于大学生到城市发展,显然是不如进城就业。因此,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村官职业化之路存在诸多不稳定性。 东部沿海地区则不同,以苏南、上海、浙江为例,因地方财政关系,大学生村官的平均年收入在七八万元,甚至比城市就业环境更理想、更优渥。城乡之间交通方便,进城便捷,其中不乏海归、211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前来竞争岗位,可见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有相当大的职业吸引力。这也是为何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村官职业化程度更高,稳定性更强。
张艳华,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同济大学MBA校友导师,杭州青年人才大使。 “全国双创园区、陕西省青年示范社”草莓青创农场投资人、扶贫公益合伙人。代表作:长篇科幻文学《本司汀》、长篇都市文学《我在海拔5700遇见你》。 文学、管理学双学士,同济大学MBA工商管理学硕士。曾任上市公司分众传媒集团高管、舞泡网执行副总裁。 2015年辞职转型,专职写作。2017年5月开始农村调研,走访了100多个村庄,致力基层党建、乡村文化研究和“美学下乡”实践,担任30多个知名乡镇村的文化顾问,具有丰富的乡村文化工作经验。 2017年9月,浙江电视台拍摄、制作的纪录片《追梦女作家张艳华》,通过国际频道面向美、日、德、英、法等100多个国家播出,传播中华新青年形象。
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2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任职于柏林犹太研究学院。1938年因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移民美国,任职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1949起在芝...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中,郎咸平教授秉承了他一贯“看问题入木三分、直抵要害,分析问题一阵见血,依靠真实数据,并能给出合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的特点,围...
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 本书特色 不是政治,却具有政治的震撼力;不是历史,却具有历史的穿透力;针砭世情时弊,让普通人的悲欢成为众目所瞩。继《交...
航母出击 本书特色从空中俯瞰海洋,颠覆了人类认识海洋的观念,当然也包括海洋中作战的观念。如果说舰船的发明,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的话,那么飞机的发明则拓展了人类思...
共和主义-从古典到当代 本书特色 这本《共和主义(从古典到当代)》(作者刘训练)是“政治文化与政治思想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分为新旧概念的混杂使用;“*优良政体”...
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本书特色 《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是一部关于下层民众的...
本书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欧洲、亚洲、非洲和太平洋战场上的十三个战役,比较具体地介绍了这些战役中作战双方的战略战
历史这样告诉我们-甲申三百年祭给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昭示 内容简介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历史文献。60年前,它甫一发表就轰动重庆山城,并...
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 内容简介 《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的出版,是贯彻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体现,为全省党员干部党史知识普及教育提供了一本简明、生...
政治的密码 本书特色 西方政治学大师写给大众的政治入门读物拨开政治的迷雾,破解政治的密码认识政治、了解政治的极简图书特色一:权力、主权、自由、民主、平等、正义、...
新中国反腐简史 本书特色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克服特权等腐败现象,既要解决思想问...
《关外团体与民众呈文(下)》内容简介:本册文件集编纂收录的资料均来自于日内瓦的“国联和联合国档案馆”(League of Nations an
早期中国的政治与文明 内容简介 《早期中国的政治与文明》的主要内容包括:商代继统法新探、西周春秋时期的国野制与部族国家形态、西周郊天礼考辨二题、就秦汉奴隶制...
隋唐民族关系思想史 内容简介 《隋唐民族关系思想史》这项成果由烟台大学崔明德教授主持完成。对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研究,是学术界近10年新拓展的研究领域,而该成果是...
抗美援朝分水岭:砥平里战记 本书特色 本书是目前国内外**部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砥平里之战的历史著作,共9章,包括力争先机:大棋局中的砥平里,合围对手:*高决策...
NGO与政府合作策略 本书特色 《NGO与政府合作策略》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NGO与政府合作策略 内容简介 本书站在ngo的立场,通过系统总结ngo与...
《日子不慌不忙,我们来日方长》内容简介:岁月不声不响,你且不慌不忙。在凡俗的烟火里,愿以素心,悦来日方长;愿晨昏相依,四季
《一页纸唤醒学习力》内容简介:本书以大脑的可视化学习特点和思维模型为基础,以思维导图作为工具,让学习者借助笔记和思维导图,
1956-1989-聚焦红墙-共和国红镜头-(全二册) 本书特色 ★500幅珍贵照片首度公开,目击30年中南海风云★毛泽东专职摄影师用镜头再现历史★本书用大量...
艾森豪威尔政府亚洲政策研究 内容简介 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被认为是西方世界经历的一次重大挫折和灾难。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全盘审查和制定新的亚洲政策。ns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