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大学之道:大学与中国的现代文明

再思大学之道:大学与中国的现代文明

作者:金耀基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0-06-01

评分:5分

ISBN:9787108067876

所属分类:教辅教材

书刊介绍

再思大学之道:大学与中国的现代文明 目录

前言
蔡元培与中国现代大学范典之建立
大学之道:省思现代大学之理念
从大学之道说中国哲学之方向
从大学之道谈通识教育
大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大学在现代社会的功能
大学与中国现代文明的建构
附录
中国的现代转向要靠**流的大学
大学是“知识创建基地”
大学共和国
百年以来教育的重大遗失

再思大学之道:大学与中国的现代文明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大学之理念》的姊妹篇。《大学之理念》写“大学之为大学”,出版三十多年来,在华语文化圈内一再重印,迄今仍多有读者。《再思大学之道》则不只写“大学之为大学”,更是作者四十年来中国现代化与现代性论述的一个环节,它论述了一百五十年来中国的大学从“经学”到“科学”的转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中国学术文化之巨变。

再思大学之道:大学与中国的现代文明 节选

《再思大学之道:大学与中国的现代文明》:中国的传统并不是一味地赞扬、肯定财富文化,中国非常讲究“均”。我们不能够把经济发展作为现代化唯一的目标,尽管经济发展是非常根本、非常重要的。当然,假如经济不行的话,整个社会肯定上不去。一个贫穷的社会出现的文化可能是“贫穷文化”。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假如社会真的是贫穷,那么文化就可能是“贫穷文化”。但是你经济发展得很好、很富有,是不是一定就有很好的文化呢?未必。假如说很好的经济发展、很富裕的社会,你的文化贫穷的话,我们叫作“文化贫穷”。现在全世界也有很多城市经济发展得非常好,但是就出现了“文化贫穷”的现象。虽然脱离了“贫穷文化”这种社会形态,但是它仍会出现“文化贫穷”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希望各位了解到,深圳在过去三十年,至少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就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绝对的成就,已远离“贫穷文化”了。未来三十年里,经济要继续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避免出现一种“文化贫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知道你们有“文化立市”的思维,每年的11月是读书月,很不错。对于深圳的文化发展,我有着非常大的期望。我在1984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作《读书与社会》,讲到了读书和文化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怎样促进新的“市民社会”的发展。当时我讲的是香港,香港也是经济发展很好,文化未必那么丰富。深圳是一个有计划的城市,对建筑的配样都有一些计划在里面。深圳整个城市的面貌是计划的,包括绿化。深圳绿化的程度在世界的一次调查报告中是**名。那次我记得有一位政府官员在香港中文大学开会,我就问他,我说你们是**名啊?他听了以后心里有一点儿不安。为什么?**名是不好做的。深圳的城市绿化是非常好的。深圳已经不只有经济发展,还有环保发展。环保意识建立了,环保发展是未来城市很重要的指标。韩国的李明博当选总统,他把首都的汉江整治得很好。看看首尔的面貌,那种自然和城市结合的局面出现了。从人均来讲,深圳是全国购书量*高的城市,排**。今天有一个人和我说他的孩子一年要花几百块钱买书。我说买什么书啊?是不是教科书啊?他说不是,各样的书都买来看。深圳的购书现象是与把深圳建设成读书的社会、书香社会是有关系的。我告诉各位,真正要从书的角度来看的话,你不但要看书的购买量,还要去看看书的阅读量——你到图书馆看看到底阅读的人有多少、人均阅读的情形是什么样的,再看看书的出版量——书是不是这个地方出的,一年出多少。文化水准和书的出版量差不多是成正比的。深圳购书量这么大,但书的内容、类别怎么样啊?就中国来谈,书的内容这一百年来已经完全变了。我们讲书香世家、书香社会,那种范畴的书大概今天在深圳的书店里占不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恐怕五分之一都没有。为什么?什么是学问?什么是知识?它的定义已经扩大了,已经变了。从前的书,今天广义地说是我们的国学,在今天整个知识领域里面占的比例很小。这个情形有的人看了就很忧心,但我并不悲观,国学之类的书还是有人看、有人研究的。我想指出,今天中国人的知识内涵、文化内涵是要不断扩大的。深圳发展需要的知识来自各种渠道,更不单单是哪一类的书或哪一种文字写的书。根本上说书的内容已经变了。为什么呢?因为知识本身的内涵已经变了。我今天为什么要谈大学的功能,不是因为我在大学里面教书、做行政工作三十四年,主要是因为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讲,从整个中国的现代化来讲,大学在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个角色不是在过去,而是在现在;不只是在现在,更是在未来。我特别选择了大学这个题目,特别要讨论一下犬学之道的古与今。……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