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言:“哲学只能是提纲,不必是巨著。” “我不喜欢德国那种沉重做法,写了三大卷,还只是导论。我更欣赏《老子》不过五千言。《论语》篇幅也远小于《圣经》,但它们的意味、价值、作用并不低……也很欣赏禅宗那些公案,你能说它们没有‘体系’,没有巨著,就不是哲学吗?”
这本篇幅短小的《我的哲学提纲》便是上述思想的体现,它以简洁形式提出自己的哲学体系。在本书中,李泽厚以简洁的形式阐明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即以一个世界为根本特征的人类历史本体、以创造和使用物质工具为基础的工艺社会本体与以心理情感为人性指归的文化心理本体。此外,李泽厚概括而精炼地阐释了“人性是什么”和“人为什么活着”,深刻点出了生活价值、人生意义这些基本问题。
★ 哲学和美学大师李泽厚代表作,四十年首度重回大陆,影响几代知识分子的巨著。
★ 作者李泽厚,为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其在哲学和美学领域,影响巨大。他构建的哲学体系和美学体系具有令人折服的原创性,这足以使他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之列。
★ 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等学界泰斗赞赏有加,钱理群、易中天、蒋勋、赵士林、何新等百名学者一致推崇的大师。
★ 本书浓缩李泽厚哲学思想之精华,是关于人类历史本体论的极简论述,并以极简的形式,构建了宏大的哲学殿堂。
★ 双封设计,典雅装帧,考究用纸,尽显经典的沉淀质感。
研究哲学史可以有两种角度或方法。一种是历史的,即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哲学思想的内容形式、体系结构、来龙去脉,搞清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它们社会的、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根源或联系,包括考据、文字的训诂、说明等等。这种研究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可能是研究哲学史的主要方法。但是,也可以有另外一种哲学的角度或方法,即通过研究哲学史或历史上某些哲学家来表达某种哲学观点。用中国的古话说,前者是“我注六经”,后一种是“六经注我”。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更加可以说一切哲学史都是当代哲学史。用这种角度看一下康德哲学,看看它能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些什么东西,这是我感兴趣的问题。
近国内关于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讨论比较热烈,就从这个问题谈起。
人性是什么?现在许多人都同意人性不能等于阶级性了(前些年一般认为人性就是阶级性),这很明显,因为阶级社会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只占很短暂的一段,从阶级社会发生前的几十、几百万年到阶级社会消灭后的“共产主义”都是无阶级社会。阶级性没有了,人性却仍存在。
人性是否等于动物性呢?人性是否就是吃饭、睡觉、饮食男女呢?现在我国以及西方常有人把人性等同于这种动物性或人类某些原始的情欲(如性、侵略等等),认为人性复归就是回到这些东西。这是我不同意的。人性恰恰应该是区别于动物而为人所特有的性质或本质,这才叫人性。这种人性或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被严重异化了,甚至使人性沦为动物性。如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指出,劳动的异化使人在吃喝等动物性的活动中才感到自由。这种“自由”并非人性。
人性是否等于社会性呢?很多说法都把人性看作社会性。但“社会性”这个概念并不很清楚,究竟什么是社会性?是群体性吗?动物也有群体性,在某些动物群体中,也有某种组织、分工、等级甚至某些“道德行为”“利他主义”,如牺牲个体以保存群体等等。人性并不能等同于这种本能式的“社会性”。
那么,社会性是否即某种社会意识呢?但我们知道这种社会性经常被解释成某种脱离感性又支配、主宰感性的纯理性的东西。
与其说它是人性,还不如说它是强加于人的神性。这种理性(社会性)倒恰好与前述那种异化了的感性(动物性)成了对应,把人性了解为、归结为这种异化了的社会性(如宗教观念、禁欲主义、人成为生产的奴隶、机器——如计算器——的附庸等等),正如把人性了解为、归结为本能、自然性(如原始情欲、纵欲主义、人成了消费的奴隶、广告的俘虏等等)一样。它们实际都不是人性。人性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的互渗,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融合。这种统一不是二者的相加、凑合或混合,不是“一半天使,一半恶魔”,而应是感性(自然性)中有理性(社会性),或理性在感性中的内化、凝聚和积淀,使两者合二而一,融为整体。 这也就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
人性是就人与物性、与神性的静态区别而言。如果就人与自然、与对象世界的动态区别而言,人性便是主体性的内在方面。就是说,相对于整个对象世界,人类给自身建立了一套既是感性具体、拥有现实物质基础(自然),又是超生物族类、具有普遍必然性质(社会)的主体力量结构(能量和信息)。马克思说得好,动物与自然之间没有什么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它们为同一个自然法则支配着。人类则不同,他通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终于全面地建立了一整套区别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它们的超生物族类的主体性,这才是我所理解的人性。
在八十年代,影响思想文化界全局的有李泽厚……我们需要李泽厚式的思想家、李泽厚式的哲学家。我们不是超越李泽厚,我们要达到他的水平,我觉得这可能是当下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很迫切的问题。
——钱理群(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
他(李泽厚)总是能把握住思想文化的历史脉搏,不失时机地把学术界的关注目光引向一个又一个新领域。八十年代后的“美学热”和“文化热”,便都与李泽厚有关。几乎可以说,李泽厚的目光扫向哪里,哪里就会“热”起来。
——易中天(中国著名作家、学者、教育家)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于中国好几代有志于美学或哲学研究的学者而言,李泽厚都扮演着精神导师和灵感来源的角色,从而把他们从僵化思想和惰性思维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
——王柯平(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
李(泽厚)先生是当代中国*有影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十余年中,他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影响了包括笔者在内的整整一代人,颇像英国的著名思想家雷蒙德•威廉斯和法国的著名思想家让•保罗•萨特。
——顾明栋(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教授)
李泽厚:
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曾为图宾根大学、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哲学和美学研究。
李泽厚在哲学和美学领域,影响巨大。他的理论不仅反映了20世纪中国哲学和美学的极高成就,而且其构建的哲学体系和美学体系具有令人折服的原创性,这足以使他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之列。
李泽厚一生笔耕不辍、创作颇丰,其著作包括:美学四书《美的历程》《美的哲学》《美学四讲》《华夏美学》;哲学著作《我的哲学提纲》《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思想史著作《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杂文集《走我自己的路》等。这些著作,对世界、对人生、对美学、对生活,见解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和青年读者。
孔子家语-中华国学传世浩典-最新彩图版 本书特色 除《论语》外,对孔子言行和思想的记载还散见于《春秋左氏传》、《三礼》、《国语》、《史记》、《吕氏春秋》、《说苑...
天仙金丹心法(附氣功祕文破译) 本书特色 《天仙金丹心法》编辑推荐:"长生久视","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古今中外人类世代所追求的美好愿望。炁功可使人发挥...
卡尔·贝克尔是20世纪前半期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家协会主席。本书旨在研究启蒙运动思想的基本特色。作者提出,启
心灵的慰藉:中国人的宗教世界 内容简介 宗教是不以人的好恶而隐现的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理性的声音--客观主义思想文集 内容简介 1961年,安·兰德在波士顿的福特论坛首次做大会讲演,1981年,她在新奥尔良做了她半生*后一次讲演。在此期间,安·兰...
近代社会思想思潮 内容简介 这套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教材主要介绍和评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艺术文化,力求以简约、精致、古典的文字展示其面貌和神髓。这套教材将...
希腊化世界中的犹太人--斐洛思想引论 本书特色 这套汉译“希伯莱圣经历代注疏”依据今人校勘笺释的古本编译西方历代大思想家的经解要著(分三个系列),旨在积累西方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国学经典书法 本书特色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由释怀善编著。金刚经属于《大正新修大藏经》中般若部的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与慈悲精神。由...
论独一理智-驳阿维洛伊主义者 本书特色托马斯阿奎那与阿维洛伊的理智学说之争是中世纪神哲学史上的一场极其重要的学术之争。本书是本书作者托马斯阿奎那晚年*重要的哲学...
礼学思想体系探源 本书特色 王启发博士所著《礼学思想体系探源》内容非常丰富,这是从思想史角度尝试探讨儒家礼学的**部专著,作者阅读了西方学者的一些相关理论著作,...
朱光潜谈美-精装·大人文经典系列 本书特色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本书从净化人心、美化...
朱光潜美学十辨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朱光潜对西学的“照着说”与“接着说”——以《悲剧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为例;朱光潜美学与克罗齐的关系—...
刘向《新序》.《说苑》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新序》、《说苑》的思想研究;《新序》、《说苑》的社会批判;《新序》、《说苑》的编撰研究;《新...
周易:古代中国的世界图式 内容简介 《周易》在中国古代曾发生过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始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历代研究《周易》的著作汗牛充拣,可谓琳琅满目、...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本书特色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既是曼海姆代表作的书名,也是其知识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的功能在于维护现行秩序,“乌...
道德情操论 本书特色 温家宝总理五次推荐的大师巨著。台湾著名学者、《国富论》译者谢宗林的权威全译本。温总理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各位都很熟悉,他所著的《...
船山易学 内容简介 王船山即王夫之(1619年-1692年)湖南衡阳人。我国明清之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经学家、史论家和诗人,更是一位卓越的易学家。因在...
智慧之门--呻吟语 内容简介 《呻吟语》是一部古今罕见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南性书籍。《呻吟语》成书后,先以手钞本形式在一定范围内流传,梓版始于万历21年(1...
悼念忆:师友回忆录-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精装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
一个人,有一妻一妾二子,早年又放浪形骸,长到三十九岁,突然“不辞而别”地出家了。妻妾哭见最后一面也被拒寺外。你以为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