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约翰逊曾说,“你若厌倦了伦敦,便是厌倦了生活,因为伦敦拥有生活所能赋予的一切”。
《伦敦六百年》记录了伦敦六个时期的城市面貌与社会生活,引领我们无限走近这座城市。
从中世纪圣保罗教堂广场的私人书摊到舰队街现代新闻业的摇篮,从白教堂区的贫民窟到二战后各处拔地而起的摩天楼,从千人一面的妆容到追求个性的时装店,我们将看到伦敦逐渐挣脱中世纪罗马教会的枷锁,在维多利亚时期成为世界上前所wei有的大都市。
伦敦不断地被时代改变,同时也改变着时代,它的过去也变成了当下的一部分,编织进了21世纪。
企鹅出版集团出品,呈现伦敦六百年的社会生活史。 回溯伦敦社会历史的六个重要时期,再现一座大城市的沉浮变迁、城市面貌与风格文化的演变成形。 深入历史的微观层面,放大我们所熟知的大事件下鲜为人知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历史的真相。 城市的历史由无数普通人的生活写就。城市风景,古老建筑,文化风气,阶层冲突,社会问题……作者将社会生活录写成了文字。你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将成为剧中人。 深入伦敦的街巷,寻访戏院、jiu肆、咖啡馆,找寻城市表象下的传奇故事。尽现伦敦的多元、包容与矛盾。 城市文化兴起的过程中伴随着野蛮、愚昧,大都市的华彩乐章之下隐藏着丑恶、阴暗。历史被赋予生动的色彩,残酷而又精彩。 文学笔法与历史讲述相结合,纪录片式的画面感。 严谨的史实考据,再现历史的真实细节;引人入胜的精彩描写,令人身临其境,伦敦的形、色、声、味扑面而来。 文字风格独树一帜,吐槽优雅而又犀利,尽显伦敦人特有的骄傲、幽默和睿智。
海报:
致谢
前言
**章1603年莎士比亚时期伦敦的旋风之旅
第二章1390年坠落至中世纪的伦敦
第三章1665年瘟疫时期的伦敦悲伤之旅
第四章1884年堕落和奇迹:象人约瑟夫·梅里克的伦敦
第五章1957年伦敦崛起:闪电战后的城市之旅
第六章1716年达德利·赖德的伦敦四日游
回到今天
参考阅读
译名表
前言
置身伦敦,我们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地成为时间旅行者。在这里,古老建筑与现代楼宇毗邻而立,褪色过往与新奇格调相映成趣,整座城市充满了活力。有时只需走过一个街角,或探访一处陌生之地,就宛如踏入另一座城。你会发现,保存完好的乔治亚建筑紧挨着刻板的市政公屋,也会发现罗马时期的残垣在城市的喧嚣中静立。伦敦全城遍布着通往历史世界的入口,想要踏入历史的长河中一探究竟吗?你只需找到这些入口即可。
接下来的章节将带你穿越伦敦600年的历史,浸润在这座全世界*伟大城市的声色气韵之中,发现一个又一个值得纪念的符号。有些符号举世闻名,有些则鲜为人知,但它们都镌刻着那些时代的精神特质。穿越时光,我们将会看到伦敦在中世纪挣脱罗马教会的枷锁,在17、18世纪崭露头角,并在维多利亚时期崛起为“上帝在人间创造的令人惊叹的奇迹”—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大城市。我们还将目睹伦敦历史上的至暗时刻,死神在大瘟疫时期挥舞着镰刀收取人命,翌年的大片烈焰又将城市吞噬得只剩荒芜。然而,我们也将见证它的复苏,见证它在伦敦大火和闪电战大轰炸后的灰烬中重生。 环球剧院
伦敦人对戏剧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剧院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不同的剧目以保持上座率。有三分之一的伦敦成年人每个月都会看一部戏剧。正如平时的每个下午一样,今天下午也有3000多人注视着舞台—当剧院被塞得满满当当时,人数还会翻倍。
人群在萨瑟克区的大街小巷涌动,赶去看2点钟上映的戏剧。跟随他们的脚步,环球剧院很快映入了眼帘。剧院就坐落在街道尽头,再往前就是田野、农场和池塘。它的外观呈现为迷人的圆形,矗立在一排不规则的住宅之间。再靠近一些,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个多边形—很可能有20个面,高三层,外围直径达100英尺,还有一个茅草屋顶。它的木质横梁隐藏在涂有银灰色颜料的抹灰篱笆墙内,从外面完全看不见。远远望去,你可能会误以为它就像罗马竞技场一样由石头建成,也许那正是建造者所希望的。现在女王伊丽莎白莎白一世的官方哀悼期已经结束,剧院又开始演出了,事实上女王本人也正是戏迷。
请继续向前走。在入口处,你必须往翠绿色的存钱罐中投进至少1便士。门口的存钱罐由“收集者”保管。当罐子被装满时,他会把它带进“售票处”打碎。对于拥有和管理着剧院的宫廷大臣剧团而言,硬币像瀑布一样流入金库的声音就如同音乐一般美妙。带顶篷的楼座,一个站位售价2便士,带坐垫的座位需要3便士,舞台上的包厢需要6便士。事实上,只要1便士就可以真真切切地看一出戏,因为只需1便士你就可以进入舞台前露天的“池子”或者“场地”里。
如果你期待着和一群安静矜持的观众整齐地坐在看台上,*好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实际上,你要穿过一群狂热的戏迷,才能找到自己的座位。看台上一片混乱,观众们不是在闲聊、尖叫、打嗝、丢坚果、吐果核、叫啤酒、把帽子扔到空中、哼着那些记不大清的关于新教殉道士的民谣,就是在接吻,他们都是后排站票观众或者“散发臭气的人”。大部分时候,这种氛围会让我们联想起21世纪的音乐节或足球赛,而不是观看具有人文精神的伟大戏剧的场所。然而,这就是当时的生活。剧场楼下的露天场子里到处是叫卖的小贩。他们兜售着橘子、梨(它俩混在一起吃非常带劲)、葡萄、无花果、李子、樱桃、花束、河蚌和牡蛎—就像是21世纪的爆米花和可口可乐一样。如果你需要墨水,这里甚至还可能提供乌贼。只需3便士,你就可以给自己买一小管烟草。楼座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吸烟,还有一些人浑身散发着臭气。
抬头看。遇到刮风、下雨、下冰雹、下雪或者蝗灾时,你会庆幸自己戴了帽子、穿着夹克。饶是如此,至少还有一些风能让你少受一点恶臭之苦。
巨大的木造舞台是矩形的,有两扇通往“演员化妆间”的门。演员们就通过这两扇朝向观众的门上下台,没人会从侧面上台。化妆间上方是六个包厢,其中*豪华的座椅都被绅士、贵族、纨绔子弟和他们的情人租用了。他们坐在那里,很乐意成为剧院中供人们欣赏的一道风景。三层的楼座被划分成不同区域,成螺旋状围绕着舞台。曾经有一部讽刺作品抨击了包厢中那些自私的“插着羽毛的上层阶级”,因为他们头上“戴着的白色羽毛造型就像羽毛球”,挡住了所有人的视线(大致来讲,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他的帽子就越高)。
环球剧院能容纳大约3000名观众,是伦敦*大的剧院。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认为只有经过认真研究,读者才能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但是,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如此低廉的票价让环球剧院真正为大众提供了娱乐,屠夫、搬运工、酒婆、学徒工,三教九流都能挤在这里看戏。很多学徒背着师父(除非他们陪师母一同前往,这时有发生),也不顾技工法令的约束,偷跑到剧院看戏。技工法令规定每年3—9月的工作时间为上午5点至下午7点,每天有两个半小时用于吃东西。
牛津大学伦敦史博士,历史学家,播音主持人。日常为《每日电讯报》《卫报》撰写历史专栏,曾在BBC、ITV的纪录片中作为讲解人。他还是“UnrealCityAudio”的联合创始人,通过线下活动、音频等开展伦敦的身临其境之旅。
《艽野尘梦》,作者“追忆西藏青海经过事迹”、取《诗·小雅·小明》“我征租西,至于艽野”之意为书名,含有青藏高原风尘录的意
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布鲁斯·卡明斯在20世纪结束前对东亚地区历史和现状,以及美国与东亚关系所作的解读,至今仍具有启发意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本书特色 大家的观点,通俗的阐释,一部精要的中国通史,一部精略的中国史学史。 《白寿彝史学20讲》是一套科学普及中国史学知识...
中世纪的人们-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66 本书特色 在《中世纪的人们》**版付梓后的多年中,艾琳·帕瓦继续收集零散的笔记,并且为本书的扩充版本计划了数篇论文。但...
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本书特色 《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加速交往与相互依赖的高科技时代,同时也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风险时代。几十亿人口一齐...
孙中山传-近现代史人物研究大家最新力作-(上.下册)-增订版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西苑出版社出版★ 全书80万字,共682页,脉络清晰地记述了孙中山的生平...
竺可桢的抗战年代-竺藏照片考述 本书特色 竺可桢一生阅历丰富,交际广泛,与重要历史人物、机构、事件的关联度高,这些跨时长久、存量丰富的“老照片”,也就具...
赫德(1835~1911)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通过对海外殖民地的统治来建设英帝国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晚清海关的外籍总税务司,赫德在
人类文明的彼岸世界 本书特色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人类福祸相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无论是已然成型的宗教,还是枝叶难分的思潮或观念,其中或多或少包含对此世之...
中日历史问题译丛-战争的记忆-日中两国的共鸣和争执 本书特色 伊香俊哉是有着人类良知和学术理性的日本学者,研究中日战争史经年,秉持严谨、客观的原则,追求历史真相...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内容简介: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不靠谱”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时希特
张献忠剿四川真相 内容简介 四川学者郑光路耗时数年的心血之作《张献忠剿四川真相》,以翔实可信的史料,通过剖析家喻户晓的著名历史人物张献忠的种种“真相”、“谜案”...
《汉字形态论》内容简介:《汉字形态论》,孙学峰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字教育与书法表现”(项目号为12&ZD183,项目
这部选集主要内容是1901年到1911年这个时期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各个派别的政治、道德、文化和哲学观点的论文。选集的材料
《人生哲学导论》内容简介:本书稿由人生经验和常识出发,力求从哲学角度启迪思辨,尝试回答“人生是什么?”(真)、“人生应当是
南越国宫署遗址-岭南两千年中心地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南越国宫署遗址自1975年发掘以来,先后于1995年、1997年两次被评为中国...
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 本书特色 都铎王朝统治英国一百多年,对英国影响深远,那都铎和斯图亚特时代的人们又是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难题,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
读史是人生的必修课-《二十二史感应录》白话语译 本书特色 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历史是*好的教科书”,指出“这门功课不...
蒙古民族通史-(第二卷) 目录 **章 元朝统一和元代蒙古人的分布**节 建国号“大元”,平定南宋条件成熟一、建国号“大元”二、灭南宋,实现大一统的决策三、灭南...
明清宫廷档案图文本 内容简介 本书以漫谈的方式,用揶揄、调侃的语言,具体而细致地描述明清皇帝及他们的后妃在皇宫中的生活情景;以大量的史实为基础,穿插野史记述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