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约翰逊曾说,“你若厌倦了伦敦,便是厌倦了生活,因为伦敦拥有生活所能赋予的一切”。
《伦敦六百年》记录了伦敦六个时期的城市面貌与社会生活,引领我们无限走近这座城市。
从中世纪圣保罗教堂广场的私人书摊到舰队街现代新闻业的摇篮,从白教堂区的贫民窟到二战后各处拔地而起的摩天楼,从千人一面的妆容到追求个性的时装店,我们将看到伦敦逐渐挣脱中世纪罗马教会的枷锁,在维多利亚时期成为世界上前所wei有的大都市。
伦敦不断地被时代改变,同时也改变着时代,它的过去也变成了当下的一部分,编织进了21世纪。
企鹅出版集团出品,呈现伦敦六百年的社会生活史。 回溯伦敦社会历史的六个重要时期,再现一座大城市的沉浮变迁、城市面貌与风格文化的演变成形。 深入历史的微观层面,放大我们所熟知的大事件下鲜为人知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历史的真相。 城市的历史由无数普通人的生活写就。城市风景,古老建筑,文化风气,阶层冲突,社会问题……作者将社会生活录写成了文字。你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将成为剧中人。 深入伦敦的街巷,寻访戏院、jiu肆、咖啡馆,找寻城市表象下的传奇故事。尽现伦敦的多元、包容与矛盾。 城市文化兴起的过程中伴随着野蛮、愚昧,大都市的华彩乐章之下隐藏着丑恶、阴暗。历史被赋予生动的色彩,残酷而又精彩。 文学笔法与历史讲述相结合,纪录片式的画面感。 严谨的史实考据,再现历史的真实细节;引人入胜的精彩描写,令人身临其境,伦敦的形、色、声、味扑面而来。 文字风格独树一帜,吐槽优雅而又犀利,尽显伦敦人特有的骄傲、幽默和睿智。
海报:
致谢
前言
**章1603年莎士比亚时期伦敦的旋风之旅
第二章1390年坠落至中世纪的伦敦
第三章1665年瘟疫时期的伦敦悲伤之旅
第四章1884年堕落和奇迹:象人约瑟夫·梅里克的伦敦
第五章1957年伦敦崛起:闪电战后的城市之旅
第六章1716年达德利·赖德的伦敦四日游
回到今天
参考阅读
译名表
前言
置身伦敦,我们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地成为时间旅行者。在这里,古老建筑与现代楼宇毗邻而立,褪色过往与新奇格调相映成趣,整座城市充满了活力。有时只需走过一个街角,或探访一处陌生之地,就宛如踏入另一座城。你会发现,保存完好的乔治亚建筑紧挨着刻板的市政公屋,也会发现罗马时期的残垣在城市的喧嚣中静立。伦敦全城遍布着通往历史世界的入口,想要踏入历史的长河中一探究竟吗?你只需找到这些入口即可。
接下来的章节将带你穿越伦敦600年的历史,浸润在这座全世界*伟大城市的声色气韵之中,发现一个又一个值得纪念的符号。有些符号举世闻名,有些则鲜为人知,但它们都镌刻着那些时代的精神特质。穿越时光,我们将会看到伦敦在中世纪挣脱罗马教会的枷锁,在17、18世纪崭露头角,并在维多利亚时期崛起为“上帝在人间创造的令人惊叹的奇迹”—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大城市。我们还将目睹伦敦历史上的至暗时刻,死神在大瘟疫时期挥舞着镰刀收取人命,翌年的大片烈焰又将城市吞噬得只剩荒芜。然而,我们也将见证它的复苏,见证它在伦敦大火和闪电战大轰炸后的灰烬中重生。 环球剧院
伦敦人对戏剧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剧院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不同的剧目以保持上座率。有三分之一的伦敦成年人每个月都会看一部戏剧。正如平时的每个下午一样,今天下午也有3000多人注视着舞台—当剧院被塞得满满当当时,人数还会翻倍。
人群在萨瑟克区的大街小巷涌动,赶去看2点钟上映的戏剧。跟随他们的脚步,环球剧院很快映入了眼帘。剧院就坐落在街道尽头,再往前就是田野、农场和池塘。它的外观呈现为迷人的圆形,矗立在一排不规则的住宅之间。再靠近一些,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个多边形—很可能有20个面,高三层,外围直径达100英尺,还有一个茅草屋顶。它的木质横梁隐藏在涂有银灰色颜料的抹灰篱笆墙内,从外面完全看不见。远远望去,你可能会误以为它就像罗马竞技场一样由石头建成,也许那正是建造者所希望的。现在女王伊丽莎白莎白一世的官方哀悼期已经结束,剧院又开始演出了,事实上女王本人也正是戏迷。
请继续向前走。在入口处,你必须往翠绿色的存钱罐中投进至少1便士。门口的存钱罐由“收集者”保管。当罐子被装满时,他会把它带进“售票处”打碎。对于拥有和管理着剧院的宫廷大臣剧团而言,硬币像瀑布一样流入金库的声音就如同音乐一般美妙。带顶篷的楼座,一个站位售价2便士,带坐垫的座位需要3便士,舞台上的包厢需要6便士。事实上,只要1便士就可以真真切切地看一出戏,因为只需1便士你就可以进入舞台前露天的“池子”或者“场地”里。
如果你期待着和一群安静矜持的观众整齐地坐在看台上,*好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实际上,你要穿过一群狂热的戏迷,才能找到自己的座位。看台上一片混乱,观众们不是在闲聊、尖叫、打嗝、丢坚果、吐果核、叫啤酒、把帽子扔到空中、哼着那些记不大清的关于新教殉道士的民谣,就是在接吻,他们都是后排站票观众或者“散发臭气的人”。大部分时候,这种氛围会让我们联想起21世纪的音乐节或足球赛,而不是观看具有人文精神的伟大戏剧的场所。然而,这就是当时的生活。剧场楼下的露天场子里到处是叫卖的小贩。他们兜售着橘子、梨(它俩混在一起吃非常带劲)、葡萄、无花果、李子、樱桃、花束、河蚌和牡蛎—就像是21世纪的爆米花和可口可乐一样。如果你需要墨水,这里甚至还可能提供乌贼。只需3便士,你就可以给自己买一小管烟草。楼座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吸烟,还有一些人浑身散发着臭气。
抬头看。遇到刮风、下雨、下冰雹、下雪或者蝗灾时,你会庆幸自己戴了帽子、穿着夹克。饶是如此,至少还有一些风能让你少受一点恶臭之苦。
巨大的木造舞台是矩形的,有两扇通往“演员化妆间”的门。演员们就通过这两扇朝向观众的门上下台,没人会从侧面上台。化妆间上方是六个包厢,其中*豪华的座椅都被绅士、贵族、纨绔子弟和他们的情人租用了。他们坐在那里,很乐意成为剧院中供人们欣赏的一道风景。三层的楼座被划分成不同区域,成螺旋状围绕着舞台。曾经有一部讽刺作品抨击了包厢中那些自私的“插着羽毛的上层阶级”,因为他们头上“戴着的白色羽毛造型就像羽毛球”,挡住了所有人的视线(大致来讲,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他的帽子就越高)。
环球剧院能容纳大约3000名观众,是伦敦*大的剧院。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认为只有经过认真研究,读者才能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但是,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如此低廉的票价让环球剧院真正为大众提供了娱乐,屠夫、搬运工、酒婆、学徒工,三教九流都能挤在这里看戏。很多学徒背着师父(除非他们陪师母一同前往,这时有发生),也不顾技工法令的约束,偷跑到剧院看戏。技工法令规定每年3—9月的工作时间为上午5点至下午7点,每天有两个半小时用于吃东西。
牛津大学伦敦史博士,历史学家,播音主持人。日常为《每日电讯报》《卫报》撰写历史专栏,曾在BBC、ITV的纪录片中作为讲解人。他还是“UnrealCityAudio”的联合创始人,通过线下活动、音频等开展伦敦的身临其境之旅。
尚书注疏校议 本书特色《尚书注疏校议》,凡六卷,是杜泽逊先生在整理编纂《尚书注疏汇校》的过程中撰写而成的一部学术札记。其中,前五卷为考证版本异同,共计230条;...
这本书所讲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的前一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以前一段的历史。虽然多年来大家习惯上称
《当孔子邂逅企业》内容简介: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其治国方略以仁说和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 本书特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汉代司马迁修成纪传体通史《史记》后,每一个新兴的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为前代修史。述一代史事,记一朝典则,...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2 本书特色 看东大教授父亲如何向女儿讲述 被回避被忽视的日本近现代史 尊王攘夷、忠义思想、教育改革 武士道精神、常民心态、国家神道 从...
云南古桥前世今生 本书特色 《云南古桥前世今生》是一本书写云南古桥历史与现状的书,是作者怀着一颗对云南古桥、古代建桥人和古今护桥爱桥者无限敬畏之心,历经多年潜心...
话说中国 文采与悲怆的交响(上册) 内容简介 《 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 便捷实 的检 的中国历 百 全书。全书 千则景点故 ,全 展 中国历 悠久亘 而又 云 ...
《2022法律硕士联考重要法条释解》内容简介:本书按照法律硕士联考考试大纲章节编排顺序,同时兼顾刑法和民法典的编纂体例,将法律
《千古大变局: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一个关键人物》以影响近代中国的关键人物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严复、慈禧、康有为、梁
1937-1945日本侵华决策史研究 目录 导言**章 “东亚新秩序论”的提出及其实质**节 “东亚新秩序论”的提出第二节 “东亚新秩序论”的内容与实质第三节 ...
鄂温克族社会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从鄂温克族的发源地——贝加尔湖说起,包括了鄂温克族在历史上生活、活动过的地域,鄂温克族自身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的进程,以及相关朝代对...
《货币的界碑:数字货币的经济逻辑》内容简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到底是不是炒作?为什么有的有价值,有的没有价值?它们背
大清裱糊匠-李鸿章大传 本书特色 “李鸿章大传”系列共三册。*一册《书生的事业》从1823年李鸿章出生写起,讲述了李鸿章少年科场得意,任...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3)秦楚两汉篇 本书特色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3·秦楚两汉篇》是漫画家肥志编绘的科普漫画系列续作第三卷。“如果历史是一群喵”是一部以华夏历史为主...
《审美政治化:德国表现主义问题》内容简介:德国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发生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
川大史学(第二辑)?中国古代史卷 本书特色 刘复生主编的这本《川大史学(第2辑中国古代史卷)》主要选录2006年以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老师发表的有关中国古代史...
清朝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王朝,它既有“康乾盛世”的辉煌景象,又有“鸦片战争”的悲痛记录;既有收复台湾、驱逐沙俄的荣耀,又有割
元代社会生活史 本书特色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元朝的统治虽然只有一百余年,但是在空前的“大统一”局面下,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为中国...
从文化视角研究史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化为视角探讨史学研究问题,汇辑了作者三十年来的思考和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五辑,既有总论,也有具体论述。**辑总论从文化角度研...
清代后妃宮廷生活 本书特色 《清代后妃宫廷生活》采取上、下两编分述典制、传记的形式,展示清代后妃的宫廷生活。上编先讲与后妃有关的各种制度,举凡秀女遴选、大婚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