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重阐述了成网条件下轨道交通乘客选择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建模方法,特别是面向AFC数据的乘客出发时间和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建模、线网能力评估技术、单个车站限流建模和求解、单线客流控制和路网协同主动客流控制模型,并以北京地铁路网为例进行主动型路网协同客流控制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全书分为6章节,分别是引言(Introduction)、客流特性分析(Passenger flow analysis)、单站客流控制(Passenger flow control at a station)、单线客流控制(Passenger flow control on a single line)、区域协调客流控制(Passenger flow control with multi-station coordination in metro networks)和结论(Conclusion)。本书出版后可供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轨道交通枢纽修建及设计企业、轨道交通客流管理人员、轨道交通列车运输组织人员和从事客流组织研究的相关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元、明、清三朝403位词人的词作843首,其中元词58家127篇,明词77家134首,清词268家582首。本书正文以词人的...
Peter Coad,是将彩色和企业组件集成到建模技术之中的第一本书的主要作者,是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建模人员之一,他所创建的模型几乎涉及所有行业。Eric Le...
作品目录译者序前言介绍第一章 透视男子气概1.史前人类的男性气概:从进化学中寻找种族渊源2.男性特权一览表3.并非所有男性都
田原,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药文化编辑中心主任,中医文化传播人。创编中医文化书籍20余部,400余万字。其作品曾获全国报刊业“最佳畅销书”和“建国60周年图书策...
埃里克·马瑟斯(Eric Matthes)高中科学和数学老师,现居住在阿拉斯加,在当地讲授Python入门课程。他从5岁开始就一直在编写程序。
医便-方书-15 内容简介 《医便》五卷,明代方书,为明王三才、饶景曜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重辑。《医便》分五卷,卷首为提纲,主要列述诸方主治大要。卷一至卷...
中国古代建筑概论 本书特色 张志明编著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论》以时间为线索,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构建、形式、装修与雕刻、彩画...
海伦·伯奇,是一名插画家、自由艺术家,他的插画作品风格鲜明、色彩艳丽,特别深受当代年轻人的喜爱。他喜欢用抽象的图案、线条来表现画面主题,极具装饰感和造型感。他的...
作者:阿奈莲·德·迪金(Annelien de Dijn),比利时人,创作本书时为鲁汶大学历史系博士后研究员,在比利时荷兰天主教鲁汶大学取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在美...
编辑推荐一本书,解读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所有瓶颈;理论与实际结合,助你解决企业的成长之痛。你已经开始创业了?或者你的公司已经初具规模?还是你已经成为一个大公司的领...
蜈蚣养殖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崇洲等编著。内容包括:蜈蚣概说,蜈蚣药用历史简况,蜈蚣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药用蜈蚣的主要种类,蜈...
Bebrave,foratlastyouhavefoundanastrologybookthathasonlygoodthingstosayaboutastro...
晋江文学城超人气大神作者,多部作品荣登金榜冠军。文笔扎实,语言简练而风趣,作品风格多变,广受欢迎。已出版作品《八点半的星光》、《刹那星光》等。新浪微博:@明月珰...
吕吉·巴津尼(1874—1947),意大利著名记者和作家。1900年曾被意大利专业报纸《晚间邮报》作为战地记者派到中国报道义和团运动,1904—1905年又作为...
古龍如果說金庸是舊派武俠小說的改良者、總結者、集大成者,那麼古龍則是新派小說的締造者、開拓者、樹豐碑者。本名熊耀華的古龍,豪氣干雲,俠骨蓋世,才華驚天,浪漫過人...
《信任的速度》是本可读性很强的书里,史蒂芬·M·R·柯维为我们展示了信任的力量——这个往往被忽视,被低估,但却“足以改变一切的力量”。这是一本突破性的书,它挑战...
胡适(适之,1891—1962)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在思想文化和学术教育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也始终坚持弘扬自由民主的理想而不辍,影响深远。历任...
刘慈欣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场面宏大,描写细腻,富有人文情怀。代表作《三体》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并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
本书由叶龙编著,参与编写的人员还有苏紫荣、刘胜璋、刘向东、刘松异、刘伟、卢博、周旭阳、袁淑敏、谭中阳、杨端阳、李四华、王力建、柏承能、刘桂花、柏松、谭贤、谭俊杰...
【编辑推荐】每个家庭的老相册里都能找到这样的照片。《佚名照》中完全不同的芸芸众生,在面对照相机时,却表现出近似的感情,近似的表情,近似的姿态,近似的环境,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