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中国》采用演讲公开课形式,邀请邀请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3 位文史领域**专家学者,选取中国文化资源中影响、辐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核心题目,如清华大学教授彭林从周礼的内涵剖析中国传统礼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讲述唐史贞观之治的社会治理结构;西北大学教授段清波还原秦始皇帝的大国理想等。通过周秦汉唐人文历史的演变为切入点,讲述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习俗的形成与发展,探究中华文明青年时代的成长密码,文史名家公开解剖生动的历史切片,感知文化的温度,展望未来的格局。
适读人群 :历史爱好者及广大读者陕西广播电视台通过陕西卫视、陕西新闻综合频道、陕西交通广播、网络平台的强强联合以及多渠道传播的方式,力求让《知道中国》成为全国知名文化学者解剖历史切片、博古论今、瞻望未来的大众平台。
如今是融合传播的时代,为了实现立体传播格局,陕西广播电视台通过调动全台力量,打造多种形式、多个终端推广和传播《知道中国》。
《知道中国》节目组不仅策划了电视节目、网络视频、图书、线下公开课等系列产品,将陆续推出,并将翻译外语产品,在境外推出。
**章黄帝与黄帝祭祀(张茂泽)
第二章4000年前的“皇城”( 孙周勇)
第三章周公的以德治国(彭林)
第四章周孔之道-宗周礼乐文明与儒学渊源(韩星)
第五章秦始皇“卧室”的秘密(段清波)
第六章秦始皇的天下-一一秦始皇陵暗藏玄机(张卫星)
第七章你“真的”了解汉王朝吗?(徐卫民)
第八章寻找大月氏-一张骞出使西域的真正原因(王建新)
第九章长安城的前半生(于赓哲)
第十章 十朝都会一城中(刘瑞)
第十一章谈贞观之治-一魏征位高权重却“一贫如洗”?(孟宪实)
第十二章佛光下的唐文明(孙英刚)
第十三章千年不变色的唐三彩(尹夏清)
黄帝与黄帝祭祀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块土地上,有厚重的中华文明积存,比如蓝田人,大理人,半坡人。甚至有人说,陕西文化资源丰富,在陕西地上随便一挖,下面有可能就是文物。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志。”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有三个说法: **个说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祖;第二个说法,黄帝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中华文明的始祖、祖先是黄帝;第三个说法,黄帝是华夏旗帜,是能把中华儿女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我们在特定时间会祭祖,那么个人祭祖和祭黄帝有什么关系?其实从我们祭自己的祖先,发展到祭拜整个中华民族的祖先一一黄帝,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祭祖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里面的重要内容,这个传统内容和西方相比,更具有人文的、理性的信念。
黄帝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志,他是真实存在的人还是一个神话人物?有传说是黄帝发明了车、船、鼎,鼎筑好后就飞升上天了。天上有一条龙飞过来,它的龙须很长,垂到鼎上来了。龙和黄帝说,你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上天要把你接走。 黄帝就上了龙背,周围人一看,也想跟着爬上去,这时龙身体抖了一下,把其他人都抖下来了,只带着黄帝上天了。
这听起来像是个神话,但具有双重性,它有一定的客观事实基础,也有一种感情和寄托在里面。关于黄帝的记载*早在《国语》,说炎帝、黄帝是兄弟俩,但是一个姓姜,一个姓姬。后来司马迁根据这个材料,再加上自己调查的材料,合起来写了《史记》的开篇“黄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写他娶了嫘祖,生了25个儿子,其中有14个儿子得了姓氏。这个姓氏和现在的不一样,古人要是有一个部族,姓氏就能传下来,如果没有,就传不下来。司马迁是**个把黄帝作为客观存在的人记录下来,将黄帝作为中华文明的开端,体现了司马迁本人对历史的见识。 但是司马迁为什么敢把黄帝作为历史事实来写?西汉时说的五帝和司马迁写的五帝完全不同。司马迁所说的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五帝;西汉说的五帝,是东西南北中这五帝。中是土,就是黄帝。东是木,是青色,是青帝。南方是赤帝,西方是白帝,北方是黑帝。司马迁说《尚书》里面没有讲黄帝,只讲尧、舜、禹。孔子、孟子、荀子也都不讲黄帝,庄子、管子虽谈黄
帝,但可信度不高。司马迁亲自去调查,因为黄帝是在涿鹿和蚩尤打仗,史称涿鹿之战,所以他到涿鹿这个地方考察,东边到海边,南边到江淮,司马迁访问各个地方的人,他发现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方言也不一样,但是他们都说自己是黄帝的后代,再比对文献,能对上的部分很多。而且黄帝作为共同祖先,适应了汉代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需要。所以经过多方考察,司马迁认为黄帝不是虚构的,他才敢把黄帝正式写下来。
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编
十三位作者介绍分别如下:
孙周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博士、研究员。
张卫星,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陕西省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曾任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考古部副主任、考古工作主任,现任科研规划部主任、秦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夏清,西北大学艺术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教授。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孙英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佛教史研究》主编。
段清波(已故)。生前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
彭林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6国学网礼乐高级顾问 。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徐卫民,先后在渭南教育学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工作,现在文化遗产学院任教。
张茂泽,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
刘瑞,复旦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所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队长,汉唐研究室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王建新,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没文化的文化 难交往的交往-蒋介石史实真相-(三) 本书特色本册所载是关于蒋介石与文化及其交往方面的内容,这在他一生中所占分量虽然不是很大,但也是了解其人其事不...
中国水历史与文化研究-国际水历史学会昆明国际会议文集 内容简介 2013年1月28日至30日,由国际水历史协会、昆明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2013国际...
北宋亡国卷-如果这是宋史-7 本书特色 对一个官宦时代的全景式展示。人人都是刀斧手,个个都是权谋家。《如果这是宋史》解读历史政治运作与权力之道,记录无数无情的谋...
皇帝秘史:中国卷 本书特色 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上,从秦始皇算起,至清朝末帝溥仪,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皇帝贵为“天子”,是天地之间*尊贵、*显赫的人物。...
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鏖战欧罗巴1807-1814 本书特色 1812年夏天,欧洲的主宰者拿破仑率领有史以来*为庞大的军队进军俄国,相信他会横扫面前的一切事物。然...
毛泽东走进山西 本书特色 本书**次全面详实地记述和论略了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到和平建设的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在山西的伟大革命实践、心系山西的一系列谆谆教诲、留给...
《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修订版)》内容简介:大历史可以为我们理解自宇宙大爆炸至今的一切历史提供框架。通常,在学校里,科学和历
伦敦新闻画报:火烧圆明园:old summer palace was burned 本书特色 《伦敦新闻画报》是英国伦敦一份重要的新闻画报,创刊于1851年,关...
民国通俗演义:绣像本 本书特色 光明与黑暗同在,十足有范儿的时代。中国 后一个皇帝是如何被赶下台的?袁世凯、张勋如何搅动历史的浑水?孙中山、蔡锷、黎元洪在革...
《塔里木古遗址与古道》内容简介: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
《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联考历年真题精解及考前5套题》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壹部分为历年真题精解(2010—2018年),第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六版-(全彩) 本书特色 本书是目前了解世界考古学发展*权威、*全面的一本书。尽全力保留英文版的原汁原味,全彩印印刷。考古学-理论....
《春秋战国》内容简介:周王朝衰落的同时,中国社会秩序也逐渐崩溃,中国进入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代。在“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这
官渡之战-漫说中国历史-18-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董卓弄权、武夫吕布、枭雄出少年、官渡之战等著名的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围绕着漫画故事,又用四个...
中国历史文选 本书特色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中国历史文选(繁体版)》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典型历史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也向学生介绍一点...
齐鲁--中国历史实录--中国叛乱实录 本书特色 七国之乱,巫蛊之祸,河阴之变,石敬瑭之叛,海陵政变,三藩之乱。齐鲁--中国历史实录--中国叛乱实录 内容简介 东...
中国现代工同业真正的本土源头在那些开创了各种新式工业的民营企业家身上,张謇、荣氏兄弟、范旭东、穆藕初、刘鸿生和卢作孚,正
征服者威廉-诺曼雄主与远征英格兰-全景插图版 本书特色 1.著名文学评论家威廉姆·劳伦斯:“阿伯特所描绘的是一个简单的世界,一个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世界。”2.著...
《启蒙时代(全三卷)》内容简介:☆关于18世纪西方启蒙时代的经典著作。启蒙运动是盖伊一生研究的用力之所在,此书出版后获得美国
历史典故 内容简介 《夕阳红丛书》是专为老年朋友编写的一套休闲读物。《历史典故》是其中一种。本书大致按年代向读者讲述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故事,使老年朋友增加历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