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就列宁国家学说的形成发展、体系结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对列宁国家学说和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关系进行了阐明, 对有关列宁国家学说的诸多争议子以了回应, 对列宁国家学说的当代价值进行了闸释。本书的系统梳理与合理阐释, 有利于还原真实的列宁国家学说, 有助于正确理解列宁国家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史甚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
《列宁国家学说研究》:人民革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封建贵族和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末期虽然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但他们的权力并不是一下子就丧失的。任何一个没落的统治阶级都不会轻易主动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在与贵族阶级博弈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资产阶级在人口、军队和道义等很多方面并不占据绝对优势。资产阶级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列宁指出,资产阶级是通过发动人民革命来夺取国家政权取得统治地位的。人民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起到了主要作用。资本主义虽然仍具有剥削性,资产阶级虽然以占有劳动人民剩余价值为前提,但是与落后的封建制国家比起来,它就是历史向前迈进的一大步。与封建皇权和贵族相比,资产阶级许诺给予人民更多财富、更多自由、更多权利。因此,已经无法在旧制度下生存下去的劳动群众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会与资产阶级一起参与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中。在革命队伍中,具有彻底革命性的人民群众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弥补了资产阶级的天生软弱性的阶级缺陷,这才是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无论哪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都有赖于人民的革命斗争,无产阶级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点上,列宁深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他引用了恩格斯的话指出:“在所有三次资产阶级大革命(16世纪的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17世纪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革命)中,都是农民提供了战斗部队……正是由于农民(在英国革命中是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的参与,斗争才进行到底,查理一世才上了断头台。”①其中,*能体现出这一点的就是法国大革命,这也是资产阶级*为彻底的一次革命。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政治才能成为革命中的领导阶级,而农民和城市平民才是革命真正的主力军。在俄国,列宁认为,要彻底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必须通过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来实现,更需要发动人民参与反对专制统治的民主革命中。但是,列宁也指出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与西欧和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两点不同:一是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二是在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中,无产阶级是占**位的阶级。三 专制制度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更替的实质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建立了形式上比封建专制国家更加民主和平等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上,资产阶级不遗余力地宣称这是人类历史上*为完美的国家。的确,现代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建立,产生于现代化的历史运动之中,自然也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现代国家的产生标志着现代化的巨大成功,意味着人类实现了马克思所讲的“政治解放”的目标。在现代国家,人不再被禁锢在传统国家的共同体之中,而获得了个体的自由和独立,社会有了自主性,并成为决定国家的力量。国家开始融入现代化之中,国家制度开启了现代化的历程。从一定程度上讲,国家从传统意义上的统治社会的力量转变为社会用于维护自身秩序的力量。现代国家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相互适应,成为相互联系的有机共同体。与这个趋势相伴随的是现代国家在政治层面的内容愈加丰富,包括宪法、选举、代议制民主、分权、法律体系、国家结构、行政管理、民族、公民权利等内容,现代国家纷繁复杂的体系被马克思形容为庞大的国家机器。但是,马克思主义对这个现代国家并不感到满意。这个基于社会而生长起来的现代国家机器已经成为全面窒息现代社会的强大力量。因此,只有打碎这个像蟒蛇一样让社会窒息的国家机器才能推动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这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使命。……
卢迎春,女,1985年生,重庆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米格风云:米格飞机的传奇》内容简介: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的战斗机,《米格风云:
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 本书特色 《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东方编译所译丛。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
布达佩斯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漫长和血腥的城市攻防战之一,从苏军兵临城下到城堡山陷落,共经历了108个日日夜夜。与之相比
社会回应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回应及研究范式;社会回应及范式研究;我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回应;政府建设与社会回应研究;社会回应条件研究;社会...
习仲勋纪念文集 本书特色 《习仲勋纪念文集》共收入了与习仲勋同志一起战斗、工作过的战友、同事,原习仲勋同志身边工作人员及习仲勋同志亲属的回忆文章,共104篇。这...
中国创新论 本书特色 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这个重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中国创新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东教授推出的一部学术力作与创新之作,是教育部...
为政治立”法”(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目录 导论:伦理之于政治**章 平等的正义:政治伦理的理想之维第二章 为人民服务:政治伦理的现实尺度第三章 集体与个人...
道与法-领导者的智慧-(增订版) 本书特色 《道与法--领导者的智慧(增订版)》作者王明方认为,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悟道觅法,智慧就能得以增长,而悟得道,觅到法...
早期中美关系研究(17841844) 内容简介 本书可以说是大陆学者关于这一时期中美关系*详尽的一部著作。首先,作者充分借鉴了中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书专有一章绪...
这本书是为电影和军事爱好者准备的。在几十部出现武器装备的电影中,不同种类的枪、军舰、航母、直升机等,都是作者研究的对象,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入30篇文章,划分为三编,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和相关问题研究,所涉及的内...
作品目录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科特征、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中
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1926~1937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探究后期的主要学术单位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历史,从具体的学术史事中揭示中国现代...
我所亲历的中苏大论战 内容简介 ★20世纪50—60年代,中苏两党由意识形态的分歧发展为历时十余年的公开论战,导致两党关系断绝,国际共运分裂。★1962年底,钓...
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本书特色 茅于轼、张鸣、杨栋梁、郑小平慎重推荐!《辛亥前夜:大清帝国*后十年》作者李刚以难得的耐心与公正、独特的视觉与风格讲述大清帝...
美国研究丛书-美国学:政治维度与中国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从整体的角度考察美国学的学科成长、美国政治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内容和美国学界研究美国政治的主要方法论和发...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03 内容简介 为了便于领导干部更好地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拓宽人文视野,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继20...
国会与美国外交政策 内容简介 “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一共收集了46篇论文,反映了当前国内美国经济与中美经济关系研究的*新成果。同时...
《面孔:1950-1980年代》内容简介:本书以大量纪实图片与文字叙述,由普通中国百姓的视角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
唐士其1967年生,法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和比较政治学。已出版著作包括《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