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作者:王兆胜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出版年:2005-01-01

评分:5分

ISBN:780554445x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前言

21世纪,世界文化正面临一个新的转折。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原教旨主义,必须大力推进多极制衡和文化的多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必然成为世界新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以利于其现代发展并有益于世界;一方面又急需总结过去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的经验和教训,对百年现代文化进行总结,以便为建构未来的世界新文化作出贡献。这一总结的核心无疑是百年古今中西文化的冲突激荡及其酿成的发展趋势。
百年中国比较文学正是在这一历史使命的趋动下发展起来的。20世纪的一百年,是中国学术文化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并在中外学术的冲突和融通中曲折地走向成熟和繁荣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中,比较文学先是作为学术研究的一种观念和方法,后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了自己深刻而独特的足迹。比较文学在20世纪中国的发生、发展和繁荣,首先是基于中国文学研究观念变革和方法更新的内在需要。这决定了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基本特点。学术史的研究表明,中国比较文学不是古已有之,也不是舶来之物,它是立足于本土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全球交往的语境下产生的、崭新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现象。
百年中外文学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从历史上看来,各国发展比较文学*先完成的工作之一,都是清理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系,研究本国作家与外国作家的相互影响。” 百年来,已有很多学者在这方面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但过去这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西方文化对中国学者和作家的影响,少有研究这种影响如何在中国文化自身传承之中发生和发展,更少有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得到新的诠释而促成自身的现代化。本丛书从这一现实状况和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20世纪一百年来卓有成就的中国学术名家如何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形成独特的中国现代文化,进行全面的总体探讨和深入研究;并在这一基础上探讨继承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以及多元文化交汇共存的规律,目的在于阐明新文化在中国生成的独特路径,通过实例对延续百年的中西、古今之争作出正确结论并预示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便中国文化真正能作为先进文化,在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中占据应有的地位,起到应有的作用。

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了林浯堂家乡的独特地域:文化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他的熏陶和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为读者介绍了其“两脚踏东西文化”这—文化观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本书从日常生活、情感方式、人生智慧、文化译介、文学艺术和思想信仰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林语堂在中西文化融会沟通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指出林语堂认为东、西方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元”,它们“异中有同”,而又“同中有异”,是可以互通、互融和互补的,从而可以达到建没更加健康合理的人类新文化的目的。

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目录

引言两脚踏中西文化——心评宇宙文章
**章 中西文化背景
一、地域文化环境
二、家庭的熏陶
三、游走旅居纪历
第二章 亦中亦西的生活
一、衣、食、住、行和娱乐
二、兼容的原因和方法
三、价值意义与局限性
第三章 情感的传统与现代
一、血缘亲情
二、婚姻爱情
三、亲朋好友
第四章人生智慧的寻求
一、生命的本质悲剧性
二、幽默的情怀
三、诗化人生
第五章文化的桥梁与使者
一、中外文化“对讲”
二、双语作家
三、异同比较与取长补短
第六章文学世界的相互印证
一、打碎“格套”与独抒“性灵”
二、“娓语文体”的风姿
三、辞达而已
第七章艺术上的互通有无
一、游戏的艺术观
二、东方艺术的优劣
三、西方艺术的长短
四、东西兼容并顾
第八章思想信仰的会通
一、“一捆矛盾”
二、冥冥之中有“真宰”
三、和谐的审美理想
结语西洋头脑与中国心灵
参考文献
林语堂大事年表
后记

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作者简介

王兆胜,山东蓬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编审,林语堂研究会顾问,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主要从事林语堂研究和中国散文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专著《林语堂的文化情怀》、《胡适的读书生活》、《解读雷雨》、《生活的艺术家——林语堂》、《真诚与自由: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等。编著《20世纪中国文化论争》、《2001年中国散文年选》、《人生驿站》、《外国散文三百篇》、《新时期中国散文经典》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曾获首届“冰心散文理论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