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温度》拿在手上是一本小书,但她同时也是一本凝结了“文明的力量”的“大部头”。说她厚重,一是因为她凝结了评论部作者近三年的结晶与心血,是作者个人思考与才华的绽放。二是因为这本小书可能一天就翻完了,但她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新时代公民道德永远不会有翻完的一天。书中的他们,是这样那样的普通人,身上或有爱国的献身精神,或有敬业的工匠精神,或有公正的执法精神,或有勤廉的公仆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写下对价值命题的回答,这些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榜样焕发着文明的力量,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坚信当普通人的善举成为寻常之事,文明才有深深扎根的土壤,从而慢慢生长为整个社会的好看风尚。愿《文明的温度》一书使你有所收获,也愿你读完本书后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同路人,一起传递有温度的文明。
1、人民日报评论部历时3年精心打造属于我们时代的精神图谱,送给每一位平凡又伟大的中国人 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重要学习读本, “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 3、排版设计以暖色调渐变为主,彩色印刷,内含多幅精美手绘插画 4、形式新颖,汇集网友评论,用榜样力量“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
*是善意暖人心
002 用温暖重新定义“路人”
005 亲手放飞和平鸽
008 洪水中,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011 “*后一课”,请珍视感恩
014 刹那选择,映射价值光芒
017 抗灾,没有“小人物”
020 声音是看得见的光
023 礼让,是互相成全的尊重
026 善待生命的人*美
029 背影是触得到的心安
032 于细微处看见光
035 汇聚善意成暖流
038 读懂选择里的“值得”
041 做善意闭环的起点
044 “当我离开,愿爱留下”
048 *是善意暖人心目
051 雪松根连根,人民心连心
054 敲开心门,打开富门
057 点燃生命的光
060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守护者
063 以奉献书写不凡的人生
066 有爱的旅途不孤独
069 十年一诺暖如歌
072 扶志有志易成事
075 凡人善行托举精神高地
078 等待,因善意而驻足
081 抗击疫情,侨胞给力
以敬畏心做挚爱事
086 绘就医患“和谐图”
089 劳动者*高贵
092 “跪地除冰”传递劳动温度
095 爱一人,择一事,终一生
098 以定力守护文化生命
101 不忘初心,不悔始终
104 做一事,忠一事
107 激荡互信共情力
110 “跑腿书记”为何让人流泪
113 奉献海外 无悔坚守
116 始于强度,成于高度
119 在战位上书写忠诚
122 无畏起舞在刀尖
125 为人民幸福而战
127 “翻沟爬坡”与“咱没白活”
130 练就敬业精业的“金刚钻”
134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137 心系百姓天地宽
140 每一滴汗水都值得称颂
143 敬畏公平 理顺人心
146 生死无畏护平安
149 生命相托,永不言弃
152 国家需要,就是使命
155 超级工程需要“超级态度”
158 没有翻不过的山峰
161 打开云端上的梦想空间
164 “你退后,让我来”
167 打造丈量世界的“中国尺度”
170 “我们面前没困难”
173 把群众服务好,“宁愿为难自己多一点”
176 光辉,融进祖国星空
180 我们的目光在辽远星空
184 守好属于自己的“哨所”
187 保家卫国,不能后退半步
190 激发向前一步的众力
193 以敬畏心做挚爱事
196 毕生坚守有“书声”
199 每一步都是积淀
202 以勤奋书写人生价值
205 不忘初心,闪耀青春
209 酿得茶香飘万家
212 以生命书写赤诚警魂
215 皓首穷经为求真
218 想搞事业,别怕付出
221 必须更快,才能救治更多人
224 致敬“热血建设者”
227 平凡岗位上的英雄担当
230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233 赞“特别的使命感”
把有限人生活出精彩
238 有梦的日子,每天都闪光
241 可爱的人,可敬的事
244 每个梦想都可以开花
247 用体育打开生命的可能
250 文明的关键在“公”字
253 扬己之长天地宽
256 成为“梦想互助”共同体
259 人不亏艺,艺不亏人
262 为传统留扇时间的门
265 现实如铁 生命如诗
268 做好人生的选择题
271 让有梦想者有舞台
274 让梦想在生活舞台绽放
277 人生需要目标感
280 保持生活的从容
283 勇做生命的强者
286 唱响人生的“欢乐颂”
289 爱国,心动更要行动
292 有梦的日子会闪光
295 以善良的光照亮更多心灵
298 挣脱困顿,生命破茧
301 让战旗闪耀青春荣光
304 每个人都是环保行动者
307 有乐趣的日子会发光
310 有格局的人生有宽度
313 把有限生命活出精彩
316 精神航标永不沉没
319 从短聚站台奔向梦想远方
322 非凡人生贵在坚守
325 如胡杨般绽放绿意
328 好家风,柔且刚
330 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
《文明的温度》:用温暖重新定义“路人”魏寅【人物】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斑马救援队【故事】2016年,单县大雨,很多小轿车在路上熄火。江波和朋友一起,从积水中拉出来三四十辆车。当时的七八个人,成立了斑马救援队,免费救援车辆、寻找走失的孩子老人。一年下来,斑马救援队已发展到队员8000余人,北京、上海、郑州等城市也成立了几百人的支队,队员中不少是曾经被帮助的人。【点评】“每一个年长的咱也去帮助他。每一个小孩,每一个特别弱小的咱也去帮助他。”斑马救援队队员质朴的话语,映照暖意。“以我善举,换你笑容”,让本是陌生的路人从此产生了关联,传递出温馨的正能量。救援队短期内迅速壮大的过程也说明,哪怕是一点一滴的爱心与善意,只要共同呵护、热情播撒,就能不断生长、花开满园。路人,容易让人联想到陌生、旁观、冷漠等词汇。一句广为传播的网络流行语,就叫“从此是路人”;虽有戏谑的成分,但也折射出一定的社会心态。现实中,也曾发生过交通事故后有人受伤倒地,多名路人经过却无人施以援手的事。尽管这类极端情况均属个案,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风气,但一些路人冷漠的态度,的确值得每一位社会成员深思。斑马救援队坚持义务救助不动摇,但要求被救助的人承诺,以后像他们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特殊的救助原则,令人印象深刻。随着陌生人社会的到来,人际关系遇冷的问题,似乎难以回避。然而,冷漠的存在,并不是传递冰冷的理由。每当出现“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之类的新闻,总有人拖长声调去感慨“人心不古”,而自己并没有起而行之、付诸改变。这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让本已“遇冷”的社会人际关系,更添几分寒意。其实,路人不是别人,正是你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每个人涵养反求诸己的道德自省、从我做起的道义自觉。2017年的山东高考作文题,提到了合肥一家24小时营业的新华书店。每到深夜,就有一些拾荒者、流浪者来到店里,他们不是来消费的,无法带来任何利润,然而,书店愿意给这些无家可归者提供栖身之所,“从来不驱赶任何人”。书店的良善之举,叉何尝不是在试图重新定义路人之间的关系呢?这样的爱心故事,蕴含着温暖人心的力量。不可否认,即便对于类似的暖新闻,也会有人摆出一张“冷漠脸”。在这个新闻不时反转、情感会被消费的时代,有的人否定一切感动,有的人为自己打造一副铠甲,有的人从易感变成看透一切的无感。封闭了内心,失去了感动的能力,只会让美好的情感、闪光的人性与自己“从此是路人”。试想,如果你与灾难不期而遇,你希望有怎样的路人经过?你或许会想到抗洪大堤上的“*美睡姿”,火灾现场中的“*美逆行”,长江浊流里的“*美潜游”。实际上,我们不能选择遇见什么样的路人,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路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少一些形同陌路的冰冷决绝、强势围观的看客心态、值不值得的精心算计,多一些以心换心的真情付出、守望相助的道义坚持、赠人玫瑰的慷慨无私,汩汩暖流,就会在路人之间传递;路人关系,也将被重新定义。亲手放飞和平鸽盛玉雷【人物】友好的南京市民【故事】当日本人在南京街头求助,路人会作何反应?近日,一则短视频记录下了南京市民的答案。画面中,一名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女学生在街头随机问路,20余名南京本地市民均给出友好回应。视频甫一发布,就赢得很多网友点赞,甚至让不少日本人大呼“意外”。是南京人选择了遗忘过去,“一笑泯恩仇”吗?并不是。正如视频中的老人所说,“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但是铭记历史,不等于永远仇恨”。【点评】一座城市,能有怎样的风貌和气质,与生于斯、长于斯的市民息息相关。就像南京,战争创伤、国仇家恨,是南京不可磨灭的历史;通过国家公祭让南京大屠杀上升为“人类记忆”,是南京人的心愿。但是,大多数普通的南京人都懂得如何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过往与当下。坚守历史正义,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对苦难理解有多深,对和平的渴望就有多强烈,维护和平的行动就会多有力。南京普通市民通过一言一行,向日本留学生传递着友好与善意,并通过他们传递给包括日本在内的全世界。难道南京人心中没有痛吗?毕竟,城郊的“万人坑”还没有平整。难道南京人不懂得国仇家恨吗?毕竟,中华门城墙上的弹孔浓缩着深重的苦难。惨痛的历史,他们都记在心里,但并不是要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而是要呼唤更多的人,包括能够直面历史的日本人在内,一起为和平而捍卫历史,一起为和平而延续友情。有网友留言,“不让历史重演,就是年轻人现在的责任”。其实,这也是每一个南京市民的使命。无论是历史的美好,还是历史的灾难,都需要真实。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南京人当仁不让。而如果沿着世代友好的路而来,愿意以历史教训为镜,越是来自那个国家,越应该传递善意。和平属于当代人,也属于充满希望的年轻人,更属于世世代代的后人,在这个见证过“至暗时刻”的地方,亲手放飞那只和平鸽,体现的正是强起来的国家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风貌。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同情心和同理心。南京市民用凡人善举表明,以包容之心珍视和平,同样是对于历史的铭记。把曾经的苦难化为前行的动力,从仇恨的循环变为交流的往来,更有利于凝聚起和平与发展的*大公约数,让和平永驻,让正义长存。……
人民日报评论部,是人民日报社的重要编采部门,主要负责《人民日报》社论、任仲平文章、评论员文章等的撰写,以及《人民日报》评论版的编辑工作。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持的“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专栏,多次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专栏文章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论美国的民主 本书特色 托克维尔编著的《论美国的民主(精)》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就美国的政治制度和这一制度形成的根源进行阐述,着重针对美国民主的现状...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军事科学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是一部以条目形式总结百年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牲会科学、人文学科领域中国学人学术成果的大型工具...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本书特色 在本书中,罗伯特·l. 海尔布隆纳以明晰易懂、打动人心的写作风格解释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要素:&ldqu...
《从零到零:旧日本海军航空兵战斗机装备发展史》系统阐述了旧日本海军航空兵战斗机装备的发展历程,全面而具体的分析了其发展过程
1949-2010-向太阳 向光明-朱厚泽文存 本书特色 《向太阳 向光明:朱厚泽文存(1949-2010)》是一位卓越思想家的文集。1949—2010 年间朱...
鄰交徵書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日关系史料丛刊”之《邻交征书》,它是世界上**部中国中日关系史料专题集。全书分“初篇卷之一·詩文部”“初篇卷之二·詩文部”“二篇卷...
瓦良格迷局-中国首艘航母的前世与华夏证券的往事 本书特色 “辽宁号”诞生前那一段曲折离奇的惊魂故事 还原“中国007”的真实 谁参与秘密购买了瓦良格?他们为什么...
安东尼·吉登斯,英国社会学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以他的结构理论与对当代社会的本体论而闻名。他与布莱尔提倡的“第三条道路”政策影响了英国甚至其他国家的...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二十卷)》内容简介:本书为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办的集刊,以中国非营利事业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本卷
《海战事典001》选取了四个完全不同的角度解读海洋军事文化:《跨海围攻:公元前333年至公元前332年泰尔围攻战》一文讲述了亚历山
国民党 民进党和两岸关系 本书特色 《国民党、民进党和两岸关系》一书为民革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蔡永飞关于国民党、民进党和两岸关系论述文章的整理结集,全书共六十五篇文...
去古人的庭院散步(古代社会生活图记) 本书特色 娓娓讲述从皇宫帝苑到市井闾巷的悠悠往事,逼真再现传统中国人生活百态。去古人的庭院散步(古代社会生活图记) 内容简...
比较中西政治思想 本书特色 在政治思想的领域中,比较政治思想是有待开发的领域,但对于一个完备的学门而言,深入的思想探讨与比较是不能独漏的,作者以其多年对政治思想...
邓小平手迹选(上下卷) 本书特色 墨韵留香 展现伟人亦文亦武风采字里行间,尽含伟人为国为民情怀江泽民同志为本书题书名:“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央档案馆...
公共领域与宽容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公共领域与宽容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与梳理。认为“文化”与“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两个支撑点,中国古代也存在公共领域,宽容是公共领域的生...
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权力.战争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拟在对社会性别概念、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派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特点,以及它与国际关系学主流学...
《摄影构图之美》内容简介:首先,本书从“什么是构图”开始,告诉读者构图在摄影作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之后介绍了主要的构图元
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 内容简介 “当代国际理论丛书”之一。从丰富的**手资料入手,全面评述了中间立场的建构主义,明确提出了国际理论社会学转向的...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俄罗斯不可说的秘密 本书特色 从斯大林、赫鲁晓夫……到梅德志杰夫,他们或者强人换强弓,或者计掌天下权,或者刚柔并济,或者以守为攻,唱出一...
政治的细节(第10版) 本书特色 本书畅销40 年,是理解政治学的**读物。它囊括了政治学领域内的经典文章共53 篇,分为无政府状态、武力的使用、国际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