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回忆加缪的随笔。20世纪四十年代,写作了《局外人》《西西弗的神话》等作品的加缪成为法国青年的精神导师。作者也是追随者之一。他与加缪偶然相识,随后在文学创作和戏剧实践方面产生了诸多交集。二人亦师亦友。本书以个人化的笔触呈现了另一种加缪形象,“虽身为知识分子,却与这个圈子保持着距离,并毫不掩饰他对这个圈子的批评甚至鄙视”。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记录了在“二战”以及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的背景下,加缪对良知、孤独、罪恶、暴力、真理等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不同程度地落实在了他的文学和戏剧创作中,也体现在了加缪与当代法国思想界的隔膜上,例如加缪与萨特之间的分歧。
一段文学师徒间的交往片段,呈现另一个温和而脆弱的加缪。
前 言
**部分 那些沉睡在记忆中的财富(1950—2013)
卡布里的金山羊旅馆
相 识
纪德和梅苏奇埃尔
邮递员
一次文学晚宴
疾病与激情
在金山羊旅馆的平台上
论友情
《反抗者》
插曲1 另一边的旅行
影子花园
暂停 在利普啤酒馆
戏剧修道院
插曲2 关于国家人民剧院
《堕落》
插曲3 讨厌的巴黎
唐璜与浮士德
“仇恨和血腥的王国”
插曲4 一个新的神话
7 号国道
荒 诞
制片人之夜(2012)
四个评注
1﹒米歇尔·翁弗雷和《自由主义秩序》
2﹒弗朗西斯·让松与民族解放阵线
3﹒从佩尔南- 韦热莱斯到伦敦
4﹒伟大的玛利亚
第二部分 镜中的阿尔及尔——《归途手记》(2005)
从阿尔及尔到蒂巴萨
在蒂巴萨
陌生的女播音员
阿尔及尔
在飞机里
评注5 一个正义者:保罗·泰让
附录 29封通信概述(1953—1959)
通信概述
题献与致谢
疾病与激情 在卡布里,加缪不仅恢复了健康,他的家庭和情感生活也趋于平静。“仅仅看到一块染血的手帕就预感到死亡,放弃努力,就等于眩晕着沉入时间中去:这是对未来的恐惧。”加缪在年轻时写的札记中如是说。 疾病成了我们*初交流的话题(我也是战后到山上疗养)。“肺结核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疾病:病人虽然活着却要和他人保持距离,看着他人生活。”* 另一次(我想是在巴黎),他暗示,青霉素根除了肺结核后,气胸就成了过时的医疗技术。“气胸”是给病人的肺中注入空气。“我的肺刚刚注满空气,”他带着悲伤的笑容和我说,“这真丢人。”他也曾同样对雅克·勒马尚倾诉过。“得了结核的肺叶虽痊愈却已干枯,让那幸运的主人渐渐感到窒息。”(《堕落》,第123 页) 肺病并没能阻止他继续狂热地工作、抽烟,他依旧过着唐璜般的生活,他的浪漫化身让- 巴蒂斯特·克拉芒斯(Jean- Baptiste Clamence)也在忏悔中证明了这一点。疗养院甚至有传言说肺结核与性生活有关。 在卡布里,他对我说(1954 年7 月的时候他也写信跟我说过):“无论是我自己还是我周围的事情都恢复得很好。”他暗示由于他的不忠,他的妻子弗朗西娜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这些年甚至入院治疗。这一情节被西蒙娜·德·波伏娃无耻地歪曲,变成了《名士风流》中的一章,该书在1954年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我随手拿起一张报纸,”加缪在札记中写道,“已经遗忘的巴黎往事又映入眼帘。龚古尔奖成了一出闹剧,颁给了《名士风流》,似乎我还成了其中的主角。事实上,除了那个报纸经理参加过抵抗运动,其他一切都是假的,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更绝的是,萨特生活中那些可疑的行为都被慷慨地安到了我身上。”(《札记之三》,第146页) 加缪还曾跟我说起,由于战争,他和弗朗西娜婚后不久就分开了很长的日子。“如瓮中之鳖”,后来他在1942年11月11日那天克制地写道(《札记之二》,第53页)。在他看来,这种被迫的分离(她留在奥兰,他逃到了圣艾蒂安附近)给他们带来的裂痕再难复原。这一痛苦的主题自始至终贯穿在《鼠疫》中。战争接近尾声时,他在札记中记载:“80%离婚的人都是被遣返回国的囚犯,80%的人类爱情禁不起五年的分离。”尽管他们被迫天各一方,但是与所爱之人复合的渴望和重逢时的冲击同样强烈。对爱人的幻想,在分离时得到珍藏,却抵不住重逢。 加缪从未跟我讲过他纷乱的私人生活,但只要是稍微“迷人”的姑娘(他这样称呼那些漂亮姑娘)就能让他兴奋。出于性格原因,有关此类话题,他对所有人都守口如瓶,对所有女人更是如此。我也将谨慎地对待这位唐璜式的人物。“诱惑就是,别人还没有提出问题,就已经对您回答‘是’。”他对我说(在利普啤酒馆?)。他在《堕落》(第67页)里也让克拉芒斯说过此话:“您自然懂什么叫魅力——不必明说,人家就送上门来。” 他并没有过分保守自己的秘密,他的秘密只是自然而然地被掩盖了,那就是某种漠不关心,既是逃避又因为他的无动于衷。他对此很自责。唐璜或相当冷漠的人,这个纠缠他一辈子的主题本来可以成为他早期作品的主题。这个秘密对我,对我们所有人终于揭开了,就隐藏在加缪去世后被发现的《**人》的手稿里。他去世前不久还在卢尔马兰写这本书。因为母亲不识字,他知道她不会读到这本书——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沉湎于写作这令人心碎的情歌,谨慎地写给第三个人:“他沉浸在那份热烈、内在、模糊的神秘之中,这仅仅增加了他母亲不常显露的笑容或沉默所带来的那份平常的神秘。当夜晚来临,他走进餐厅,看到母亲独自在家,没有点燃油灯,任黑暗渐渐笼罩全屋,她自己也变得更加灰暗、更加厚重。她透过窗户望着街上的热闹景象陷入了沉思,这份热闹对她来说却是一种宁静。于是,男孩停在了门口,内心痛苦,他对母亲有一种绝望的爱, 他爱她身上那种不属于或不再属于这个世界和日常平凡生活的那种东西。” 这一切都触及加缪的内心深处,已不是卡布里能解决的问题了,而是文学生活的问题,而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新手来说是那么缥缈。
巴蒂斯特-马莱(1928—2019):法国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共出版作品二十余部,并凭借第一部小说《沃尔特·乔那的证件》获得法国文人协会小说大奖。出版有长篇小说《唐·鲁贝的应允之地》(2000年)、《操纵木偶的人》(2002年)。曾先后就职于斯特拉斯堡戏剧中心,多家法国文化活动中心和法国文化部。
1947年-窄门 本书特色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经典小说,描写一个以悲剧结局的爱情故事。主人公自小爱着表姐,她虽然对...
秦亚青,政治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外交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学术成果包括《霸权体系和国际冲突》(专著)、《关系与...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速读 本书特色 103部文学名著演绎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精彩历程,200多幅精美图片全方位展示世界文学,165千字美文浓缩原著精华,科学指导阅读,思...
写意宁夏 本书特色 作者用写意的方式描绘“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宁夏,让人联想到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作者笔触细腻安详温暖,不仅仅由于宁夏之“风土”,更由于作者身边...
龙虫并雕斋琐语 本书特色 我国学者大都重雕龙而轻雕虫,重研究而轻普及,重过去而轻将来。王先生纠正这种重古轻今的传统偏向,正是现代化的思想解放。——周有光我还是觉...
《股权信托受托人法律地位研究》内容简介:信托制度集财产转移、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等多项功能于一身,具有整合性、灵活性、稳定性
沈从文-龙凤艺术(2013版) 本书特色 共收录作者48篇研究论著,这些论著考证严密,论述生动,见解独到,是沈从文后半生从文学创作转向历史文物研究的成果集成。研...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罪与罚(精装) 本书特色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耿济之译的《罪与罚(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是作者的一部深刻富于现...
水底的火焰-当代作家的叙事之夜 本书特色 《水底的火焰——当代作家的叙事之夜》是“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辑中的...
街与道的宗教 内容简介 《街与道的宗教》是孙惠芳的散文集。 《街与道的宗教》《东山岗》、《老宅》、《院子》、《后门》、《屋檐下的小道》、《前门》...
《读ING》内容简介:谨以此书献给天下爱书人,愿所有读书人灵魂有光。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铁凝
襁褓与行囊 本书特色 马绍玺的诗是素朴的、真诚的。他的诗发自本然,写的是故乡、母亲、青春、山川田野和*亲密的爱人。即便是那些思考时光、爱情和人生的诗篇,也并没有...
《一九八四》内容简介:《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
人间至味-汪曾祺典藏文集 本书特色 《人间至味》是汪曾祺*经典的美食散文集。《人间至味》叙述对象包括地方风味、家常小菜、民间特色美食等,无论是谈萝卜、豆腐、栗子...
本书是清代短篇小说集,编著者艾衲居士。关于作者的其它情况无考。从小说内容上可以看出,艾衲居士亲眼目睹了清兵入关后,为了巩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文学三巨头”之一,影响世界文学的重要作家。译者:刘宗次: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曾参与《俄国文学史》和《俄国文学批...
千杯不醉 本书特色 醉侠孔庆东对北大母校和人生经历的喟叹和啸歌。我们都相信北大,不论经过怎样的风吹雨打,不论经过怎样的淘汰分化,他都是我们心中的圣城,是哺育了几...
“创意写作”专业来到中国才不过几年,这一借鉴欧美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专业要在中国落地生根,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本土化,需要
现代文学名家名篇 周作人散文名篇 本书特色 周作人一生在创作上*主要的成就是散文小品的创作。新文学运动初期,周作人同鲁迅、谢冰心、朱自清等人一起,以辛勤的劳动,...
大地之门丛书-回想那风 内容简介 回想是人的反刍。咀嚼昨天。昨天总是丰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回想,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可以滋养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