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文蔷是梁实秋与程季淑的幼女。这本文集,主要靠女儿的回忆和三十年来的家书。“生活剪影”是一系列的短文,内容以家庭生活为主,介绍父母的思想、为人和情感生活。“家书摘录”虽有几十段,却极具代表性。作者以充沛的情感,活泼的笔触,将梁氏夫妇的人性面及良好家风,生动细腻地描绘出来,此书所展现的亲情与文字的魅力,将久久地打动读者的心弦。全书附有珍贵照片和墨迹50余幅。
本书不是传记,只能算是回忆录。附录中除有妈爸的墨迹外,尚有家姐文茜、家兄文骐之纪念文各一。
长相思,在天边,梁实秋爱女以丰沛的感情和生动的笔触,描述梁实秋夫妇生命中 不为人知的一面,长相思,泪难干……
人对父母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姑妄称之为亲情。每个人的亲情都不同。要看父母是什么样的父母,子女是什么样的子女。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即使是亲兄弟姐妹,对父母的亲情也因人而异。
我想一般人对父母的感情不外乎是感恩,和对父母之回爱。这是属于正面的。偶也有负面的情感,例如子女认为父母可厌,可恶,可恨,甚至可杀。这真是非常不幸的事。以中国传统观念来说“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是不动脑筋的人说出来的话。父母是人,哪有不错之理。若强迫子女认父母的不是为是,那是黑白颠倒,是非不清。这种观念岂是一个“孝”字可以粉饰得住的?所以,父母子女之间如有负面情感产生,情况可能十分复杂,不能以子女不孝,一言以蔽之。
我的双亲都已离我而去。我自己也做了二十六年的母亲,二子均已长大成人。有了为人女,为人母的全部经历。我自觉可以评估一下我对我父母的亲情。
**,我并不感激父母生我。父母生我不是为了我来这世界享福或受罪的;父母生我也不是为了他们自己的任何好处。据爸爸说,他们在生了三个孩子之后,又怀胎生我,是妈妈的主意,因为妈妈认为只有一个男孩子单薄些。这个说法,我从没向妈妈取得证实。所以,我不能接受为事实。这种事牵连夫妻之间关系,可能十分复杂,我不想妄作推测。但是有一点铁的事实,是他们在知道怀胎之后,两人同意打胎。这一点证明,不管事前是谁的主意,事后两人都不希望再生一个孩子了。于是,爸爸就陪同妈妈去医院要求医生为妈妈打胎。不知为什么,打了半天没打下来。据妈妈说医生给她吃了奎宁丸,应该灵的。在医院中住了两天,孩子没打下来。妈妈也就认命,回家去了。过了半年多,一个娃娃呱呱落地。那就是我。
我大约在十几岁时即知此事。我对妈爸没有怨意,也没有感激。我只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历史。事关我的存在与不存在。我在快乐时,有时也会想,幸亏那颗奎宁丸没发生作用,否则,这些人生乐事就不可能经历。在我痛苦、消极、孤寂的时候,有时也会感叹,当初若没生我,岂不免了今生的痛苦。无论我如何想,我从没怨父母的意思。
第二,我对父母养我,即给我衣、食,把我养大成人,我只有些许感激。因为,我认为父母把子女养大是一种生物的本能。所有的动物,可能有很少例外,都是如此。如果生下孩子,任其冻饿而死,岂非禽兽不如?所以,我的些许感激是出于庆幸父母是正常的人,没有变态心理,虐待亲生女。也没有因打胎不成,而对我有任何歧视。
第三,我对父母给我的教育,不论是家教,或正规学校教育,我都非常感恩。我认为家教比学校教育重要多多。我的家教,主要来自妈妈,爸爸对我也有极大的影响,但那是我十几岁以后的事了。我把家教看得十分重要,所以,我另写专文陈述。妈爸给我受的正规学校教育,我非常满意。这并不是说满意到了无遗憾。而是以当时的客观物质,社会条件,我已得到*好的受教育的机会。至于,我是否曾充分利用那些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有用的人、身心健康的人,我自己要负起责任。我不应该抱怨父母,为什么我没有学过这个或那个。妈爸为了我们三个孩子的上学问题,可说已尽了全力。他们已尽他们所知、所能,培养了我。他们赢得的不仅是我的感恩,还有尊敬。他们对教育的重视,使我继承了重视教育的观念。影响我给我孩子的正式教育,也影响我对我的教学工作的态度。我的两个儿子都出生于美国西雅图,受的美国公立学校小学教育,孩子们上的学校虽有优点,但缺点很严重,就是学生有不学习的自由,到时照样升级毕业。经过几年的忧虑与设法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及态度都欠理想。那时,正值我觅得全职教职,成为双收入家庭。经济情形大幅改善。于是我们开始考虑把孩子们送入昂贵的私立学校,学费是我的全部薪金,路远,每天要开车接送。一旦入学,要维持此后八年漫长的岁月,直到幼儿高中毕业。这是一项重大的决定。我们再三考虑,在我夫妇两人全职工作的生活担子下,是否能胜任。上私立学校有许多缺点,除价昂,需接送外,尚需与许多富家子为伍,难免沾染浮奢气质。但是*重要的优点是该校在智、德、体三方面并重,而且没有不学习的自由。学校老师与家长密切联系合作,需要家长的精力与时间。我和丈夫二人权衡轻重,想了三天三夜。*后,做决定,上私立学校。这时,妈爸正住在我家,冷眼旁观我们举棋不定的三昼夜。他们在旁一声不响,不试作任何建议与暗示。但是我知道他们对孩子们的教育和我们一样的关心。等到我们做出决定,我走入妈爸的卧房,告诉他们我们的决定时,妈妈坦然地笑了,向我伸出大拇指,一言未发。爸爸轻松的走过来说:“我早就知道你们会这样决定的。”
东方人和犹太人家注重学校教育,是普遍的现象,不值一提。我特别感激父母的是他们只为我提供*佳之学习环境,并不对我有过分的要求。我从来没有感觉到,我必须得高分,以博取他们的欢心。我也没有心理负担,我必须成龙成凤的去光宗耀祖。我念书是我的事,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我之所以能有一个快乐美好的青少年时代,这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为此,我感激妈爸。
第四,我***感激妈爸的是他们给我的爱,无边的爱,无底的爱,无保留的爱,和艺术的爱。他们知道如何爱,他们依我年岁知识之增长而随时调整爱的方式。依时代的变迁,居住环境风俗习惯的不同,他们适应爱我的方法。他们唯一没给我的爱是溺爱。我在这么浓馥的爱中生长成熟。因此,我自小就会爱,我爱人,我爱一切有情。我爱穷人,爱笨的、丑的、没人要的人,爱街上的叫花子。爱常常带给我苦涩,我还是高兴,我有这爱的能力。在没有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常常不知爱为何物,不但不会去爱人,也不能接受别人的爱。在一个没有爱的世界中活着,还不如死去。我年轻时以为每人都有父母的爱,只有孤儿没有。年长后,见识广了,才知道天下父母形形色色。我是很幸运的一个孩子。
自从妈妈十四年前过世,爸爸和我之间渐渐建立起一种友爱,知心的老友般的爱。我和爸爸两人之间可以算是无话不谈。谈话内容,早已超越普通父女讨论项目。所谓代沟几乎没有,这是十分可贵的一段人生体验。爸爸和我都知道。我们珍惜我们的不平凡的亲情,直到爸爸在世的*后一天。
有人说我很“孝”。这个“孝”字我不敢当。善事父母者谓之孝,我没做到,不过,我心里的确是爱他们,只是爱得不够深,不及他们爱我的万分之一。
如今,席已散,幕已落,只剩下我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徘徊,抚摸着零散的道具,独自回味这五十余年的悲喜剧
傅惟慈译文自选集 本书特色 在翻译界,傅惟慈的名字与格林和毛姆二人连在一起,犹如朱生豪之于莎士比亚或者傅雷之于巴尔扎克,有一种心灵的共鸣。对这位热衷旅行、足迹遍...
《彼得·潘》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一个会飞的淘气小男孩彼得·潘和他在永无岛(也译为梦幻岛)的冒险故事,同他相伴的还有温蒂·达令
中国书籍文学馆·散文苑:破茧而出 本书特色 李冬梅,安徽省巢湖市人,巢湖市作协副秘书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读者》《意林》《思...
年轻就开始环游世界 本书特色台北*美味的烧鸭来自深藏巷内的武林高手?芒果上的银贴纸里写着什么秘密?在阿拉斯加遇见台南阿嬷后,褚士莹为何对她发出寻人启事?缅甸的雨...
东坡词 本书特色 深邃悠远的古典情韵,大江东去之豪迈词风。以《全宋词》为底本,选录东坡词108首,皆为早有定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尽显东坡词语言之华美、意境之...
长篇小说:巴黎伦敦落魄记 本书特色 乔治·奥威尔*田伟华译的《巴黎伦敦落魄记》 讲述了一位不名一文的英国作家的冒险:在巴黎他是 一个洗盘子的,目睹了法国豪华餐馆...
李敖杂写:四:李敖书翰集 李敖书札集 李敖书简集 本书特色 台湾著名作者李敖先生,是海内外文坛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学贯中西,写作勤奋。作品独树一帜,颇富特色。说...
罗尔德.达尔短篇故事品读及汉译探索-(第1卷) 本书特色 于本凤、王永胜编著的《罗尔德·达尔短篇故事品读及汉译探索(第1卷)》系对英国作家罗尔德· 达尔“非...
《天国之痒》内容简介:本书的写作基于迄今国内外太平天国研究成果,力避其中某些局限或偏颇,探析历史本来样貌,撷集上谕、奏折、
《效率革命:聪明的管理者如何带队伍》内容简介:企业成长战略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效率提升。而企业人员管理和生产效率低下,问题
实斋笔记 内容简介 清代大史学家章学诚字实斋,他是浙江会稽人,我则源于浙江湖州荻溪章氏一系,因此决无冒充名牌促销此书之意。我之取名实斋,乃是借用荻溪章氏第十二世...
《土星照命》内容简介:本书是桑塔格最著名的批评文集之一,收录了作家1972至1980年间发表的最重要的批评文字,凡7篇。作家在书中怀
吴伯箫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吴伯萧散文选集》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吴伯箫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
各自的朝圣路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1995年4月至1998年散文的结集,在与原出版社合同到期后重新出版。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守望的距离》、《各自...
陈允吉教授长期从事佛教与中国文学关系的研究,成果卓然。本书是作者近三十年来相关成果的最新结集,收录论文33篇,骈文序7篇,附
●路内全新力作 ,《追随三部曲》的“ 前传”故事●四十个闹事少年,停留在1990年代的女孩们●是的,我还在写着那个倒霉的化工技校,没有名字只有绰号的小青年,“风...
作品目录恶之花作者献辞致读者忧郁与理想1 祝福2 信天翁3 高翔4 感应5 我爱回忆那些赤身裸体的时代6 灯塔7 患病的诗神8 为钱而干
北平漫笔-林海音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北平漫笔》主要写林海音在北平(老北京)度过自己愉快的童年生活。瓜果满街的秋,戏园子里的茶房,天安门的华表,太庙的松林,故宫...
《开元盛世(修订版)》内容简介:本书为《唐史并不如烟》系列的第四部,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时代——开元盛世前后的重大历史事
以静以淡以柔软应万变 本书特色 吃饭时吃饭,走路时走路,穿衣时穿衣,睡觉时睡觉。一次只想一件事,一次只做一件事。年轻时总要凑热闹,大家混在一起才觉得踏实;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