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修订译本)

花园(修订译本)

作者:(美) 罗伯特·波格·哈里森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0-1

评分:9.1

ISBN:978710806630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罗伯特 • 哈里森(Robert Pogue Harrison),斯坦福大学法语与意大利语系讲席教授。主要著作有《贝雅特丽齐之身》(The Body of Beatrice, 1988年)、《森林:文明的暗影》(Forests: The Shadow of Civilization, 1992年)、《逝者》(The Dominion of the Dead, 2003年)、《花园:谈人之为人》(Gardens: An Essay on the Human Condition, 2008年)以及《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年龄的文化史?》(Juvenescence: A Cultural History of Our Age, 2014年)。

哈里森从2005年起主持广播访谈节目《有识之见》(Entitled Opinions),自2009年起为《纽约书评》撰...

()

作品目录


致 谢
第一章 忧思乃天职
第二章 夏 娃
第三章 人——奉献于土地的园丁
第四章 无家而园
第五章 “我自己的花园”
第六章 柏拉图的学园
第七章 伊壁鸠鲁的花园学校
第八章 薄伽丘的花园故事
第九章 隐修之园、共和之园与王公之园
第十章 凡尔赛宫园林短评
第十一章 观看——一门失落的艺术
第十二章 奇迹般的谐和
第十三章 两种天堂: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比较
第十四章 人,而不是破坏之徒
第十五章 时代的悖论

附 录
一 《十日谈》选摘 乔瓦尼·薄伽丘
二 《帕洛马尔》选摘 伊塔洛·卡尔维诺
三 花 园 安德鲁·马韦尔
四 伊斯兰地毯花园简介
注 释
文献目录
索 引
译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罗伯特 • 哈里森(Robert Pogue Harrison),斯坦福大学法语与意大利语系讲席教授。主要著作有《贝雅特丽齐之身》(The Body of Beatrice, 1988年)、《森林:文明的暗影》(Forests: The Shadow of Civilization, 1992年)、《逝者》(The Dominion of the Dead, 2003年)、《花园:谈人之为人》(Gardens: An Essay on the Human Condition, 2008年)以及《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年龄的文化史?》(Juvenescence: A Cultural History of Our Age, 2014年)。

哈里森从2005年起主持广播访谈节目《有识之见》(Entitled Opinions),自2009年起为《纽约书评》撰...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如果说言语在本质上属于公共领域,换言之,属于城邦(polis),那么本章探讨的临时花园与社区花园首先就构成了政治意义上的救赎行为。这些花园使它们的创建者从无语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于是满足了人所特有的行动、言说和拥有听众的需要,三者都具有最本质意义上的“政治性”。至少在这个意义上,上述花园确实属于阿伦特构想的人类行动的范畴。建造这群花园,就是讲言行均转向外部世界,使之进入或者面对公众社会,在此,人们相互认可彼此具有根本尊严的人性。一切并非虚构的花园皆有一个共同点:它们诞生于人的自主行为。这一点不言自明,却并不因此有失关键性。无论地处其中心还是边缘,花园真正的所在地是被阿伦特视为人类行动舞台的城邦(她认为,行动无一例外发生于“介于人与人之间的世界”)。这并不意味着花园的存在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行动,且必然服务于其创建者的政治利益,而是意味着无论位置多么幽僻,用意多么私密,花园从不脱离由人类行动塑造的世界而独立存在,哪怕它们不能全然为那一世界容纳或限制。

——引自第47页


我们生活在一个要求忘却的时代,它想切断与过去的联系,让今朝独立自主,“可是忘却意味着必须重复从前发生的一切。[……]记忆中一个个清晰的时刻是必须领悟的,只有领悟了,才能让它们远去。”

——引自第131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