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催眠的世界中不断醒来

从催眠的世界中不断醒来

作者:姜涛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1

评分:9.2

ISBN:978756755118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姜涛,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入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后弃工从文,1999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写作,参与编辑民间诗歌刊物《偏移》、《诗歌通讯》,出版诗集《鸟经》(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自印诗集《四人诗选》、《哀恸有时》等,1997年曾获“刘丽安诗歌奖”。诗歌写作之外,还从事诗歌批评及诗歌史研究,博士论文《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获中国“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另外,出版译著《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编著《北大文学讲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外国诗歌散文欣赏》(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等。

作品目录

目录
辑一
“羞耻”之后又该如何“实务”
——读余旸《还乡》及近作
当代诗中的“维米尔”
——谈朱朱的视觉及历史想象力
当代诗的“笼子”与友人近作
个人化历史想象力:在当代精神史的构造中
“历史想象力”如何可能:几部长诗的阅读札记
辑二
“混搭”现场与当代诗的文化公共性
拉杂印象:“十年的变速器”之朽坏?
——为复刊后的《中国诗歌评论》而作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从催眠的世界中不断醒来
窗外的群山反倒像是观众
浪漫主义、波西米亚“诗教”兼及文学“嫩仔”和“大叔”们
“村里有个叔叔叫雷锋”
辑三
一个诗人的内战“时感”
《天狗》:狂躁又科学的“身体”想象
从周作人的《小河》看早期新诗的政治性
从“蝴蝶”、“天狗”说到当代诗的“笼子”
附录
诗歌想象力与历史想象力
——西川《万寿》读后
为“天问”搭一个词的脚手架?
——欧阳江河《凤凰》读后
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姜涛,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入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后弃工从文,1999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写作,参与编辑民间诗歌刊物《偏移》、《诗歌通讯》,出版诗集《鸟经》(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自印诗集《四人诗选》、《哀恸有时》等,1997年曾获“刘丽安诗歌奖”。诗歌写作之外,还从事诗歌批评及诗歌史研究,博士论文《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获中国“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另外,出版译著《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编著《北大文学讲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外国诗歌散文欣赏》(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等。

精彩摘录

在《先锋诗歌20年:想象力方式的转换》一文中,批评家陈超提出可从想象力“范式”转换的角度,考察近二十年来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的内在线索。他首先辨析了20世纪80年代新生代诗歌两种基本想象力范式一“日常生命经验型”和“灵魂超越型”,继而重点论述了90年代之后出现的一种综合性、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价值。所谓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简单说,具有“异质混成”的性质,“是指诗人从个体主体性出发,以独立的精神姿态和话语方式,去处理我们的生存、历史和个体生命中的问题”。在修辞的层面,它有多种表现,如扩大文体的包容性,能强有力地处置各类“非诗”经验,由抒情转入深层的叙述,怀疑、反讽,对话因素的普遍渗入,以及不同语言类型的杂糅与扭结等。由此出发,先锋诗歌得以在文学话语与历史话语,个人化的形式探险与宏阔的人文关怀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彼此激活的能动关系。

——引自章节:“历史想象力”如何可能:几部长诗的阅读札记


尤其近年来,一些体制庞大的长诗、组诗相继出现,暗示了当代诗歌内部能量在重新聚合,或许会将新的前景、问题挤压出地平线。这些大体量的写作,一方面延续了“历史想象力”的动能,保持并拓展了个人与历史之间异质混成的开放;另一方面,诗人也试图进人历史内部,通过重构诗歌的位置和形式,来获得某种总体性的驾驭、洞穿能力。换言之,“历史”二字不仅是想象力的一种修饰或限定,同时也是一个大写的“宾词”,也是想象力必须与之遭遇、缠斗的对象。“稗史”的视角、个人化的诗艺、人文主义立场与历史这个庞然大物之间的紧张,乃至“历史想象力”本身的伦理暖昧性,在缠斗中也得到了更为戏剧化的展现

——引自章节:“历史想象力”如何可能:几部长诗的阅读札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