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长们虽然只是执行总书记或总统的意志,但他们的个性对对外政策的形成也有着决定的影响。
《历届外交部长的命运》是俄罗斯作者列昂尼德·姆列钦继《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一书后的又一历史性著作。
姆列钦是当今俄罗斯知名的新闻工作者和作家,曾任《新时代》杂志和《消息报》副总编辑,现任俄罗斯电视中心的政治评论员和《人物档案》节目的撰稿人和主持人。近年来他撰写了多部有关苏联和俄罗斯的人物和历史方面的著作,在国内外出版。
这部新作写的是苏联和俄罗斯自1917年以来80多年时间中的15任外交部长(其中2人在不同时间担任过两任外交部长,所以人数共为13人)。作者根据大量难以看到的文献材料,再现了所有这些外交部长的真实面貌,介绍了国家政治中过去被掩盖起来的许多方面。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不仅非常有趣地叙述了大多数人很少了解的这些高层官员的生活和活动,还是对十月革命以来祖国历史的一种看法"。
另一个特点就是材料丰富,叙述生动。作者广泛引用了苏、英、法、德、美等国各个时期的领导人和外长的回忆录以及作为许多事件的见证人的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作者自己也对苏联、俄罗斯的外交官及他们的亲属进行过很多采访,并在书中采用了这些采访材料。作者除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材料外,还就一些人物和事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对我们研究苏联和俄罗斯的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也很有参考价值。
例如关于**任外交部长托洛茨基。过去不要说在我国,就是在苏联,也很少有人知道托洛茨基曾是苏联**任外交部长。这是斯大林进行党内斗争所造成的一个结果,他把托洛茨基、布哈林等政敌打下去,给他们贴上了"人民敌人"、"帝国主义间谍"等标签后,就把他们从历史上一笔勾销了。甚至在苏联专门培养外交官的国际关系学院,讲苏联外交史也只从第二任外交部长契切林讲起,根本不提托洛茨基。
再如作者提供了1939年苏联和德国、斯大林和希特勒接近的许多材料,并对苏德关系的这段历史做出了他的论断。他指出苏联在1938年就已开始接近德国的政策。
作者对斯大林与希特勒接近的原因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斯大林之所以要同希特勒签订那些条约,是因为希特勒同意给斯大林英法两国不能给他的东西。还有苏联官方过去一直说同德国签约使苏联得以推迟战争,争取了时间,对此作者也提出了异议。他指出,这种说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希特勒的计划是先在西线发起进攻,拿下西欧,不可能设想他一开始就会开辟两条战线,同时向苏联发动进攻。
书中关于苏联的第七任外长谢皮洛夫的叙述对我们来说也是十分新鲜的。谢皮洛夫是赫鲁晓夫为改善苏南关系于1956年铁托访问苏联前夕撤掉了反对改善苏南关系的外长莫洛托夫而出任外长的。他担任苏联外长只有8个半月。我们对谢皮洛夫其人所知甚少,只知道1957年10月赫鲁晓夫在反对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反党集团的斗争中指责他为"附和"反党集团的人。作者在本书第七章中详细叙述了谢皮洛夫的一生,为我们提供了揭示当时苏共党内生活和苏联政治生活的一个鲜明的剖面。作者认为,谢皮洛夫是苏联时代*值得注意的政治家之一。他秉性刚直,作风正派,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优良的口才。在1957年10月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他针对正在形成的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向赫鲁晓夫提出了批评意见,结果在后来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他就挨了斗,被开除出党,赶出莫斯科。书中引用的批判谢皮洛夫的发言,读起来使我们觉得如同听到了我国"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斗会上的一些发言。一个敢讲真话、具有独立见解的、正直的苏共中央书记,由此就十分坎坷地度过了他的后半生。
在叙述长达28年的葛罗米柯的外长生涯时,作者对苏联从赫鲁晓夫的后半期,到整个勃列日涅夫时期和短暂的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时期所经历的许多重大国际政治活动和事件都有相当详细的叙述。书中对戈尔巴乔夫时期的三个外长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三个外长的出生经历、升迁经过、政策思想、工作作风和他们处理的一些外交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苏联解体后,我国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对总结苏联和苏共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进行了很多思考和研究。苏联从斯大林时期开始推行的大国主义、扩张争霸的对外政策,和超越经济能力、不顾人民生活的扩军备战是促使苏联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苏联对外政策方面的教训无疑也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总结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书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研究材料,至于作者对许多历史事件的看法是否都正确,这就需要读者自己来分析和判断了。
随着历史档案的揭密与各位外交部长真实画像的披露,苏联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成了历史学家重新理解20世纪历史的钥匙。
列昂尼德·姆列钦是当今俄罗斯知名的历史学家和作家,有大量具有影响力的著作问世。本书的作者继《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出版后的又一部历史性巨作。
书中所写1917年以来80多年间的15任外交部长(共13人,其中有2人曾两度出任外交部长)的生动形象,自行组接成一部苏联与俄罗斯政治生活的百科全书,透露许多被有意掩盖的内幕。本书从外交到政治,由政治到历史,独有的采访资料与充满个人见解的观点,为读者提供了观察外交与国家、历史关系的多个视角。
列昂尼德·姆列钦生于195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俄罗斯新闻工作者和作家。曾任俄罗斯政治周刊《新时代》和《消息报》的副总编辑,现任俄罗斯“电视中心”政治评论员和星期日政治节目作者和主持人。撰有20余部文学和政论著作,其中多部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最新著作被译成中文的有《权力的公式—从叶利钦到普京》、《普里马科夫的仕宦生涯》和《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等。
团体社会工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团体工作知识体系,一是团体社会工作基本原理,包括团体社会工作的含义,功能,应用领域,价值、理论、类型和要素,二是...
《失序的金融》内容简介:如今,金融已经不再单纯只是各大投行机构、财团之间的资本角逐,他正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在信
转型期中国改革与社会公正 本书特色 改革中我们丢失了什么?谁在动摇我们的信念,权贵经济是社会失衡的主因,改革发展面临投机政策与投机经济双得阻击,鹿死谁手——政府...
王正绪,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执行所长。美国密西根大...
直击二战:伦敦上空的鹰-不列颠空战 本书特色 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直击二战?伦敦上空的鹰――不列颠空战》是一部关于战争题材的历史类图书。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
中国妇女服饰与身体革命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每届改朝换代,总会酝酿礼制和服制上的变革,要配合“移风易俗”,服饰必然有所改变,由政府颁布法例,强制执行,民间响应,努...
苏联真相-对101个问题的思考-(全三册) 本书特色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套装上中下3册)》要目: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斯大...
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全三册)(提示:书籍有黄斑磕角) 本书特色 ★ 本书隶属“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丛书,本书所选取的材料来自于南开大学冯尔康...
中央党校老讲稿-(上下册) 内容简介 本套书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党校的讲稿精选集结而成。讲稿的作者,既有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也有学贯中西、名动天下的名家大...
从一大到十七大(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将这十七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全面、立体、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选编了当事人的回忆,专家学者撰写的介绍或研究文章。亲历者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4:世界危机 东线战争 本书特色 **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纪念发行。丘吉尔——三巨头之一,有史以来*伟大的英国人之一,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本书特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收入习近平2014年8月20日至2017年1月18日期间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批示等...
毛泽东是怎样读二十四史的 本书特色 一部《二十四史》,与*朝夕相伴24年。就是在生命的*后岁月,许多的夜晚,在黄色灯光的陪伴下,他还聚精会神地读着《二十四史》。...
《我在美国航母当大兵》介绍:全球最尖端的武器装备:E—2C鹰眼号雷达预警机、F—14雄猫战斗机、F—18大黄蜂战斗机、海狮大型直升
人生三十六计 本书特色 人生的经历和目标虽然不尽相同,但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没有人一帆风顺,而每个人做人做事的方法方式也就不同,成功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智慧...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学习读本 内容简介 该书共分14讲,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新...
被遗忘的较量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人类频频谱写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小小寰球,屡屡遭受惨绝人间的血火蹂躏。本书记述了一系列极富传奇又疑窦重重的历史事件:华沙起义,...
南粤红色逸闻 本书特色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回顾党的奋斗历史,描绘90年的辉煌成果,弘扬党的丰功伟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广东省委...
苏芬战争:1939-1940 本书特色 1939年到1940年,芬兰和苏联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西方世界习惯称之为“冬季战争”,而前苏联称之为“芬兰战争”或“苏芬...
中国未来30年 目录 1.中国未来30年 2.对未来30年的展望3.中国未来30年:愿景与陷阱4.中国模式的特点、挑战及展望5.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挑战权贵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