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等教育正全面崩壞,臺灣未來也將避無可避!?
范雲(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番紅花(作家)、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藍佩嘉(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拚教養》作者)、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一致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當兼任取代專任、約聘取代終身聘、大學變成企業、學生變成消費者,
大學教師跟所謂的授課內容,不過僅是「以最低價格提供的商品」,
二十一世紀的高等教育將走向何方?
你可知道,在全美──
◇ 大學裡的終身聘教授從1975年的45%下滑到如今的25%。
◇ 博士人數從1960年代的9000多人飆升至1975年的3萬2千多人,2015年更成長到5萬5千多人。
◇ 無論學校排名好壞,平均每一個大學教師職缺有11.5個博士在競爭。
◇ 高達70%的教師是按課堂數計酬,沒有福利,甚至沒有保險,然而一心擠進學術窄門的博士人數仍未減少。
本書是對美國高教體制最犀利而沉痛的近身觀察,深入探討當今美國在大學公司化、教師商品化以及全國少子化的衝擊下,兼任教師與研究生如何成為教育生產線上的作業員,而此事又將如何促使高等教育品質更加低落,最後造成校方、教授與學生三方皆輸。
一如臺灣,數十年來,美國高中生進入大學的比例急遽增加,在資金考量之下,對學生成績篩選並不嚴格的中後段班大學更容易聘請約聘教師來上課。廣設大學也使學校深受全國出生率起伏所影響,當九○年代新生兒人數減少的這批人在二○一○年陸續進入大學後,大多數學校便面臨招生人數不足的窘境。如今美國大學有很大比例都由兼任老師來教學,其中一個理由便是為了因應起伏不定的註冊率。
隨著博士供給過剩,即使二流大學也有許多名校博士前來申請教職,因為名校博士已無法全部進入一流大學教書。在新自由主義席捲全球的影響之下,零工經濟取代傳統商業模式,美國的高等教育系統似乎也無法倖免,即使身在學術殿堂,兼任教師同樣只能淪為按件計酬的臨時工。
單從市場角度來看,這是供需失衡的現象,大學培養出太多博士,就業市場上對應的職缺卻太少。除此之外,學生註冊人數起伏不定、政府與私人機構補助變少、「希望勞動」常態化、嬰兒潮衝擊等因素,在在都加劇兼任教師的困境,也反映出他們的問題只是整體大環境惡化的縮影。不過,教育並不能與一般行業畫上等號,當傳統上需要長時間沉潛於學術研究的教授或博士逐漸失去在這個時代存活的條件,隨之而來的,是知識的斷裂與扁平化。
「史達林曾說過:『一個人死是悲劇,但一百萬人死就只是統計。』……我要做的事是把個人的悲劇放到一個更大的脈絡裡,幫我們了解高等教育的系統缺陷可能為何,就這麼簡單。」這是柴爾德瑞斯在接受訪談時提到他寫作本書的初衷,用「社會學想像」的說法,他是在試圖找出個人苦難背後的制度性因素。
他在本書裡談的是大學的輓歌,一種我們所熟知的大學樣貌,一種一去不復返的大學樣貌。唯有看清這個現實,才能夠免於將這一切歸於個人失敗。早在臺灣博士滿街走之前,美國大學崩潰與瓦解的跡象在二十年前就已經顯露端倪。一項職業(大學教授)是如何消失的?大學又是如何沉淪?作者雖從個人的經歷來回答上述問題,但本書並不只限於個人體驗。為了使解釋更具說服力,附錄中亦使用各種數據來證明美國高等教育的風雲變化。柴爾德瑞斯以其親身經驗出發,對高等教育的前因後果提出細緻分析與批判,最終宗旨仍在於重新尋回大學的真正價值。對於仍在學術之路上匍匐前進的研究生們,他則是提供了最實用的生存之道。
│本書特色│
作者對於想要攻讀博士或渴望在大學尋覓教職者提出了珍貴的建言,也對美國大學的崩壞問題做出精闢而詳細的診斷,是有心從事學術研究者必讀之書。
│各界推薦│
《兼任下流》是對美國高等教育的心碎控訴。在本書的結語中,柴爾德瑞斯回憶起自己無法找到永久教職的記憶……(他)悔恨於自己的失敗,但他不該如此。這次失敗讓他得以自由地真實寫出少有他人看見的不正義。——《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柴爾德瑞斯指稱,高等教育的生態系統被數百萬個錯誤的決定所摧毀,雖然會有許多人不同意他對這場災難誕生原因的看法,但閱讀本書讓我們得以投入一種連連看以及關係修補的過程,這是作者敦促我們所進行的。這樣一來,我們可能可以重新恢復高等教育的生態系統,並消除「兼任下流」這個階級。——《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兼任下流》是一本全面且必要的作品。柴爾德瑞斯帶著真正的熱情所寫,即使如此,文字還是沉著冷靜:一直讀到最後,我才意識到他也一直受到自己描寫的那個體系所折磨。他完全可以憤怒,也可以悲傷,而他也沒有壓抑自己的情感。透過作者所檢視的學院,一切如實呈現。《兼任下流》豐富且清楚地說出,我們現在做的完全沒用。從如實的分析到內心的感觸,最後得出具人道關懷的結論,本書帶著我們看清事實,並且走向正確的道路。
——李歐納‧卡蘇托(Leonard Cassuto),《一團亂的研究所:原因與解方》(Graduate School Mess: What Caused It and How We Can Fix It)作者
這絕對是本精彩之作。從某層面來說,作者從批判的角度分析目前美國高等教育生態中約聘老師受到的剝削。但我這樣的描述是太過和緩、過於公正且太過平實了,無法傳達出本書是多麼有力量。作者的寫作處處流露出睿智、風趣、憤怒與挖苦。他讓讀者瞭解、讓讀者投入、讓讀者憤怒、也讓讀者開心、讓讀者捨不得把書放下,從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前言一路讀到動人的結語。
——大衛‧拉巴里(David F. Labaree),《完美的亂象:美國高等教育的絕地突起》(A Perfect Mess: The Unlikely Ascendancy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作者
赫伯‧柴爾德瑞斯Herb Childress
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建築學博士。二〇一三年前曾於波士頓建築學院擔任研究與評估主任(dean of research and assessment),更早是在杜克大學擔任梅隆講師(Mellon Lecturing Fellow)與寫作中心副主任。柴爾德瑞斯現專事寫作,並且是Teleidoscope Groups公司的合夥人,這是一家以民族誌研究方法提供諮詢的顧問公司。著有《博士字典:你不知道(但應該知道)的博士與教授生活》(The PhDictionary: A Glossary of Things You Don’t Know〔but should〕about Doctoral and Faculty Life),《兼任下流:流浪博士何處去?直擊高教崩壞現場,揭發兼任教師血汗、低薪、難以翻身的真相,從美國經...
(展开全部)
为什么孩子抵触写作业、叛逆、拖沓、情绪失控、总玩游戏、性格内向、缺乏安全感、霸道……为什么有些家长和孩子总是冲突不断?那是因为他们把力气用错了地方。绝大多数的亲...
您在本书中看到的,不是臆测、不是推理、不是概念,而是真实的历史和现实:——美国在与英国的霸主角逐中曾遭遇自由贸易的切肤之痛;——它痛定思痛,决心转型,却遇到意想...
作者简介乔丹·米歇尔曼和扎卡里·卡尔森是咖啡网络媒体Sprudge的创始人,也是斯普拉吉媒体网络(Sprage Media Network)的出版商,该网站是一...
亦舒,生于上海。曾在《明报》任职记者担任电影杂志采访记者和编辑。后赴英国留学,任职酒店公关部。进入香港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七年后辞职。现为全职作家及家庭主妇,...
伤寒论解故 目录 伤寒论解故卷一上发题伤寒论解故卷一下伤寒卒病论集伤寒论解故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伤寒论解故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论解故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 日本电影黄金时代的巨匠 与黑泽明齐名☆ 小津安二郎电影代表作剧本 中文简体首次集合出版☆ 一幅尽显日本风情百态的文学图景【编辑推荐】1. 小津安二郎是日本电...
《天人五衰》是三岛由纪夫的超长篇巨作《丰饶之海》的最后一部,描写了被本多收为养子的安永透知道了自己只是他人转世之身,并不是能自由选择命运的人,从而服毒自杀的故事...
灵人皇族弃子昭景宸从小被秘密寄养于偏远的小城,与宋老酒鬼相依为命。因一场意外而暴露真实身份,遭到当今皇后追杀。逃命途中,昭景宸无意解禁了母亲的遗物——双鱼玉笼,...
一本书教你初入职场就迅速成为公司最需要的人日本新一代经营之神教你从菜鸟时期就脱颖而出的制胜关键日本“不败董事长”20年育人心经,毕业季制胜武器【编辑推荐】从野鸡...
走进民法典居民的民法典(插图版) 本书特色 ●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本丛书在形式上注意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每一个案例都以故事的形式展现,配以场景化的生动插图,避...
我们为什么要有道德?什么是美好生活?伦理学领域的创造性杰作、广受欢迎的伦理学权威教材著名现当代伦理学家周辅成审阅推荐为身陷道德困惑的人们指点迷津★编辑推荐▶广受...
金玉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1977-1992为创建我国**台同步輻射加速器而工作。任“国家同步輻射实验室工程”(这是由国家计委命名的我国**个国家实验...
老鹰吃小鸡,起点大神作家,2018年度金键盘作家称号“人体码字机”,创造5个月更新300万字的惊天神话!单月电子订阅稿费高达300万,力压多位大神,成为电子订阅...
种子心法-女科-16 本书特色 《种子心法》由清代著名养生家石成金所著。全书内容简短,语言浅显易懂。书中论述了有关生育问题的若干内容,如(要回天)(要选雌)(要...
2019年度普利策文学奖小说,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理查德·鲍尔斯力作。同时入围布克奖短名单,福克纳奖短名单,2020年荣获意大利雷佐里外国小说奖,美国国际笔会奥克...
作者:(美国)JamesW.Kalat 译者:苏彦捷JamesW.Kalat,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心理系教授,讲授心理学导论和生物心理学课程。他生于1946年,于...
作品目录第一部分 当你走向社会的时候1 社会不是妈妈□陌生的世界□挣钱的人,谋生的人□理解自私□充满爱还是竞争?2 告别脆弱
茅盾(1896年—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玄珠等。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作家、文艺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设立者,中国神话学研究领域的探索...
"乔艾琳‧狄米曲斯博士(Jo-Ellan Dimitrius,Ph.D.)曾任逾六百件法庭审判的顾问,包括名噪一时的罗尼金案(Rodney King)、芮琴娜‧...
血小板疾病 内容简介 本书分4篇共17章。分别介绍了血小板的生成、调节、分布、寿命及转归,形态结构,生化及血型,生理功能与活化,增多症,减少症,功能异常,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