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以同名传记电影大量采访素材为基础,将百万字录音稿系统整编,辅以百余张高清剧照、手稿信札,补充了因影片时长所限无法展现的更多内容,立体展现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对应叶先生在不同时期执教过的四所大学——台湾大学、哈佛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南开大学,各部分由“自述”与“众说”(朋友、学生、同事、邻居、医生等)两大板块组成。多元不同的视角,quan方位呈现叶先生在人格、学养、精神世界高度统一的大师风采。
四部分皆以叶先生的一句诗为题目。所选诗句或潜藏着她的自我认知,或代表了她的人生态度,或预示着她的命运走向,或者就是她一生追求的缩影。
叶嘉莹一生与古典诗词绵密交会,她不仅以古典诗词为业,更在古典诗词中所蕴涵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的支撑下渡过了种种忧患与挫折。《掬水月在手》将叶先生的自述、诗作与他人的回忆、感发熔于一炉,以期让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因叶先生的存在而扎根于更多人心中。
行人文化
致力于以影像为媒介,涵盖人文、文化、艺术等多元面向发展,为社会带来独特的影像美学和价值观,并保存华人世界珍贵的文化资产。2020年推出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以古典文学诗词大师叶嘉莹一生的创作和教育理念为主轴,弘扬中国诗词深度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曾制作文学大师系列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
活字文化
以优质图书为核心内容、以全媒体形式为载体的文化创意机构。图书及新媒体产品涵盖人文社科和通识教育领域,既致力于延续传统出版的经典含义,更努力开启激活文字新生命的文化意义。
行程中有件事情很有意思。叶赫古城的遗址是一片高出来的土堆,大家都想尽可能照顾好叶老师,让她少走路避免劳累,然后就有个热心人先跑上去探路,他看了看,回头说:“叶老师您不用上来了,什么都没有,就是片玉米地。”叶老师觉得,既然到了,还是要到这个旧城的土地上站一站。她还是继续往上走。朋友们都很体贴,脚步都放缓下来,让叶老师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那里。秋天了,叶子都干了,成片红玉米挂在那里,紫红的穗子垂下来。那时候日已西斜,天色暗淡,玉米被风刮出阵阵响声。叶老师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转过头来对我说:“这不就是《诗经·黍离》中描绘的景象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我现在的心情和诗里说的一模一样。”那时候我就在想,幸好叶老师没有听从那位好心朋友的建议。她感谢别人的好意,可还是自己走了上去——她找到了三千年前特别为她写的这首诗。土地是有灵的。叶老师在她故乡的土地上,感受跟我们是不一样的。她站在那里,跟三千年以前那个离乡背井、多少年之后重新再回到故土的生命叠合在了一起。原来,诗可以是这样的,不只是文字,更是生命。叶先生用她自己的生命,用她一生的坎坷,一生的坚持向我们证明,你可以在一座什么都没有了的平台上遇见三千年前的一首诗。
——引自章节:〇六五席慕蓉所谓诗教
从哈佛回到台湾的第二年,海陶玮先生又请我去美国,我答应了。那时候我两个女儿都在美国读书,我先生也在那边但没有工作,我一个人在台湾教三所大学的收入也供养不了他们。可是,因为我想把父亲一起接出去,没能拿到美国签证。海陶玮建议我换新护照先到加拿大,然后再到美国。我依言办理,可是温哥华的美国领事只能给我办理旅游签证,这样到了美国还是无法工作养活全家。于是,海陶玮先生就向他的朋友蒲立本教授介绍了我的情况。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接下了加拿大UBC的教职,留在了温哥华。我作为专任教师,不能只带两个研究生,必须还要用英语教大班的课。我的英文并不好,平生从来没有用英语上过课,但那时候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用英文讲中国诗词。于是我每天晚上抱着英文字典查到深夜,第二天早起去给学生上课。从那时起,我养成了每天夜里两三点钟睡觉的习惯,直到现在还是如此。我当时写了一首《鹏飞》来记录这种心情。“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想起在台湾讲课时,我就一支粉笔,从黑板的这一头写到那一头,再从那一头写到这一头。一边说一边写,像大鹏鸟一样海阔天空,尽情享受课上发挥的乐趣。可到了国外用英文怎么跑野马呢?我流离失所跑到这里,要用英文教书,好像趴在地上爬一样。讲中国的古诗词,一个字一个字地要怎么样去翻译它?“北海南溟俱往事”,北海是北平,南溟是台湾,我当年在北平教书就跑野马,我在台湾教书可以教三个大学!我不但是教了三个大学,我教出来的学生,考的分数还很高。大家都抢我去教书,抢我的学校说:“你到我这里来只讲课,你不需要改作文,我们找人改作文。”我想我天生是教书的,可是来到国外,为了生计,只能用英文讲诗词,野马跑不起来了。我就像《庄子》里的小鸟鹪鹩一样,在芦苇枝上做一个巢寄居在那里,“一枝聊此托余生”。虽然被逼得用英文教书,我当时觉得很苦,但经过努力学习,我不仅读了很多英文的文学作品,还读了...
——引自章节:叁变海为田夙愿休
瓢箪鲶闲话 本书特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那段历史呢?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广场的故事——神秘之旅·世界建筑人文故事系列 本书特色 广场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早只是作为市民户外交往和聚集的场所,当时古希腊人就用来表示广场。公元前...
于漪知行录 本书特色 《于漪知行录》是于漪老师教育思考的精华记录,分为精神成长、教育心得、处世智慧、励志之语、学习之道等十个主题,每个主题按照相应的内涵再分为若...
文房四谱-中华生活经典 本书特色 宋代苏易简撰写。全书分笔谱、砚谱、纸谱、墨谱四部分,书前有徐铉序,末有自序,分别探讨和记载了笔、砚、纸、墨产生的根源、制造的工...
新编十二生肖春联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当代楹联艺术家和楹联爱好者的生肖春联,用全新的语言来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新春联,与以往的生肖春联有着极大的不同,给人以耳目一...
语料库语言学简论 本书特色 本书对语料库语言学作了精辟的论述,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语料库语言学入门书籍。本书适合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者和对语料库感兴趣的相关研究者阅读...
前所未見、超越國界的創作計畫,臺港日作家共襄盛舉!在夢中與人捉迷藏的怪物、不擇手段實現願望的仙君、邀請生者前往地府的新娘──日本、香港和臺灣,三起發生異國的怪談...
余杭方言 本书特色 《余杭方言》是一部反映和诠释余杭本地方言的著作。是余杭区退休老干部张承模、叶玲玲50多年来研究地方语言的一项丰硕成果。作者经过七年时间的搜集...
你探勘過嗎?在自己的心靈裡有個未知的世界,等著你踏查,去感覺內在的神奇力量和與不可思議!在人生當中,我們沒有選擇的道路、沒有實現的衝動,以及閒置一旁的白日夢,在...
谁在巴黎纵情狂欢 内容简介 这套读物的特点:一、创新!我们的“人文素养读本”不单单是内容的堆砌,而是一条主线下的体系创新。由此及彼,由内及外,让我们在阅读中逐渐...
希伯来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介绍了希伯来文化的*初尝试。其中,**,十一章由我执笔;第二、四、六章由刘平炎执笔;第三、五、十章由刘连祥执笔;第七、八、九章由梁工...
写作技法研究 本书特色 吴素娥、金鹏善编著的《写作技法研究》分为三大部分:**编“写作技法示例举要篇”;第二编“写作技法综合艺术篇”;第三编“写作理论探讨及文艺...
印第安神话故事-(经典插图本) 本书特色 源自人类学家亨利·罗·斯库克拉夫特的研究成果 1921年初版插图本全译★ 原汁原味的印第安风情,蕴含着印第安人*深刻的...
《强国复兴有我:杨浦青少年学“回信”(第一辑)》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习近平总书记给不同群体的15封回信,按“理想信念”“民族复
中国古代饮茶艺术 内容简介 生活也是艺术。我国古代经过精细加工的茶和以茶为对象的出神入化的品饮活动,既能给人以特上的享受,又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是二者的高度统...
台湾传统文化溯源 内容简介 《中国读本》系列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本书是该系列中的一本,介绍了台湾传统文化,书中包括了:从台湾的名称...
神秘的占候 本书特色 中华文化,不仅以其悠久、丰富称著于世,还因其浓郁的神秘性为中外瞩目。所谓神秘,内含神奇、隐秘之意。一切有神秘色彩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神秘文...
中国文化大师谈 本书特色 ★ 中国文化史的 开山、压卷 之作,诚为国学爱好者必读之书; ★ 汇集中国文化学奠基人柳诒徵、一代史学巨匠吕思勉的论著精华;★ 学术性...
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 内容简介 “文化浪荡者”潘国灵近年来踏着细碎的脚步,游走于香港的大路小路,弯路直路,以迷失而又清醒、投入而又疏离的目光看着这座城市,更把晃...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 本书特色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动*激烈、*起伏动荡的岁月。短短的一百年,经历了大清王朝、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