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李嘉图的经典代表著作,也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曾被誉为“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说目前一部真正的辉煌巨著”。李嘉图在本书中构建了价值理论、分配理论、货币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并对经济危机、赋税等问题也进行了论述。
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资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西方哲理译丛》**章到第七章涉及政治经济学原理本身的内容,前两章主要完整论述了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第七章则把前六章的理论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第八章到第十九章则运用以上各章的理论讨论政府税收对产品的生产、商品价格以及各阶级收入的影响。剩余各章则根据前七章的理论评论了斯密、萨伊、马尔萨斯等人的观点。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西方哲理译丛》:**节“商品的价值,即用它交换的其他任何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劳动的报酬多少。”亚当·斯密指出:“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含义,有时指某种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指占有这种物品后拥有的购买其他商品的购买力。前者可以称为使用价值,后者可以称为交换价值。”他还认为,使用价值极大的物品,其交换价值往往很小或没有交换价值;反之,交换价值极大的物品,其使用价值往往也很小或完全没有;水和空气都是非常有用的,在生活中的确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但在一般情况下,却无法用来交换任何物品。相反,与空气或水相比,虽然黄金的用处很少,但却可以交换大量的其他商品。因此,虽然效用对可交换价值是绝对重要的,但是它却不能成为可交换价值的尺度。如果一件商品毫无用处——换而言之,如果它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那么不管它如何稀缺,不管生产它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它也没有可交换价值。具有效用的商品获得可交换价值的来源有两个:稀缺性相获取它时付出的劳动量。有一些商品的价值只是由其稀缺性决定的。由于劳动不能增加这种商品的数量,因此其价值也不会由于供给的增加而降低。珍贵的雕像和绘画、稀有的古籍和钱币、用特殊土壤培育的葡萄酿制的数量有限的葡萄酒都属于此列商品。它们的价值与*初生产它们时所付出的劳动量毫无关系,而且会随着那些渴望占有它们的人所拥有的财富和偏好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种商品在市场日常交换的商品总额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迄今为止,人们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商品都是能满足人们物欲的商品,它们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如果我们愿意投入获取这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那么这些商品不仅只会在一个国家中,而且也可以在多个国家中不受限制的成倍增加。因此,在谈到商品、商品的可交换价值以及规定商品相对价格的规则时,我们始终指的是这些只要通过人类的辛勤劳动就可以增加数量,且生产不受竞争限制的商品。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些商品的可交换价值,即决定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尺度,几乎完全取决于生产每一种商品所耗费的相对劳动量。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件物品的实际价格,即人们为得到物品付出的实际成本,就是在获取它时付出的辛劳。如果人们已经获得一件物品,想要出售或者用它来交换其他物品,那么这件物品的实际所值就是使他能节省下来,并转加给他人的那份辛劳。”“劳动是**价格,是支付一切物品的*初货币形式。”他还说:“当社会处于资本积累时期以及在出现土地占有之前的早期原始状态之下,获取不同物品所付出的必要劳动量比率似乎是为物品交换提供尺度的唯一条件。比如,在渔猎民族中,如果捕杀一只海狸耗费的劳动量是捕杀一只鹿耗费劳动量的两倍,那么一只海狸自然就可以用来交换两只鹿,也就是它值两只鹿。一般说来,与耗费一天或一小时劳动量的产品相比,耗费两天或者两小时劳动量的产品等值于它的两倍。”除了那些通过人类的辛勤劳动仍无法增加产量的商品外,这一点实际上是所有物品可交换价值的基础,这是政治经济学中*重要的学说之一;在这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造成如此之多的谬误和分歧的,莫过于“价值”一词的模糊概念。如果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的可交换价值,那么劳动量的增加必然会增加商品的价值,同理,劳动量的减少也必然会降低商品的价值。亚当·斯密准确地界定了可交换价值的*初来源,所有物品的价值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是成比例的。他应当使这一逻辑保持一致性,但是他却确立了另一种价值衡量标准,并声称物品价值的大小随着交换衡量标准的变化而变化。他有时将谷物作为衡量标准,有时将劳动作为衡量标准;这里所说的劳动并不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而是指该商品在市场上所能交换到的劳动量:似乎这两种说法是等同的,就如同一个人的劳动效率提高一倍,他生产的商品量随之就会增加一倍,那么他用这种商品交换其他商品获得的量就会比以前多一倍。……
大卫·李嘉图(旧译“里嘉图”,1772-182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高峰。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资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
《第四届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容简介:本书是“第四届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书
这本《巴菲特怎样选择成长股》讲述投资者应该如何沿着巴菲特的足迹,去发现那些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去躲开一个已经十分危险的市场。作为价值投资理论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蒂默...
《大唐兴亡三百年》内容简介: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伟大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内容简介:北京大学知名学者尚小明做序推荐 充分挖掘日记、书信,揭示科举改制中鲜为人知的内幕, 如朝廷
读懂供给侧改革 本书特色 《读懂供给侧改革》,22位主流学者、十三五规划专家和高层智囊为您权威解读,供给侧改革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干,这一本彻底读懂...
经济学方法论新论超越经济学中的唯名论与唯实论 本书特色 为什么经济哲学已经成为如此激烈的战场?在唯实论者与相对主义之间是否存在着第三条可以通过的道路?“博伊兰和...
财富千年 本书特色 财富被创造的过程就是世界形成的过程,一代又一代人对财富的渴求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催生了新的时代。有关财富的所有活动成为历史前进的关键因素。...
《做最出色的中层领导》内容简介:出色的中层领导,既要懂得管理下属又要被上司管理,所以在这其中,中层领导要懂得自己的角色定位
《我在美国读高中》内容简介:书中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决定去美国读高中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择校,出发去美国需要注意的事项
《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内容简介:本书是沈从文前半生(1902-1948)传记,是《沈从文的后半生》的兄弟篇,讲述在中国历史变
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 本书特色 康芒斯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本书是其主要著作之一。康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学解释出发,得出了法律居先于经济的论断,即作为所有权的转移的...
俯察全球资源版图洞悉未来发展的可能...................※编辑推荐※★全景式扫描全球资源状况,透视石油、煤炭、金属、水、森林
《发酵工艺技术》内容简介:本书为高职高专生物技术类规划教材。本书按项目化教学的体例编写,适用于发酵技术课程的常规授课和教学
《老北大(民国趣读)》内容简介:梁漱溟、周作人、千家驹、沈尹默、高平叔、翟俊千、高兴亚等民国大家讲述百年北大民国年间的课堂
资源.价值与发展 内容简介 那种感觉在写这本论文集《资源、价值和发展》时又有所重现。确实是很好的主题,但是不是任何的经济学都不能不涉及它们?让人一目了然的题目很...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终极版)》内容简介:过去的20多年,华为从未一帆风顺,今后的20年,华为也将困难重重。是什么驱使着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三篇,主要介绍了市场如何运行、市场和福利、公共部门经济学、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劳动市场经济学、深入研究...
《超300款系列:超萌烘焙300例》内容简介:还在惊叹于商店储物柜里造型超萌的蛋糕吗? 还在感慨面包师化腐朽为神奇的烘焙技术吗?
《金融的战争》内容简介:《金融的战争》对于那些欲了解华尔街的发展历史,并且好奇其资本大亨如何发迹的广大读者来说,是一部必读
《市场的(错误)行为:风险、破产与收益的分形观点》是现代金融理论标准工具和模型的一次革命性的重估。曼德尔布罗特的新鲜见解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