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学会2013年度亚洲研究很好著作奖2013年度玛丽?道格拉斯很好著作奖提名社会问题研究协会2012年度优选化研究很好著作奖作者通过在上海等地进行的深入细致的民族志访谈,记录了中国人寿保险市场在避谈死亡的文化忌下的发展历程及其背后的微观政治。书中提出的“文化多重互动模型”,对市场起源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文化解释,呈现了作为共享价值观的文化和作为工具箱的文化的精彩交互。本书同样面对学术圈外的读者,包括人寿保险公司、经理和代理人,计划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想要拓展海外业务的中国公司员工,以及希望了解中国文化是如何影响我们思想和行为的读者。
美国社会学会2013年度亚洲研究*佳著作奖 2013年度玛丽·道格拉斯*佳著作奖提名 社会问题研究协会2012年度全球化研究*佳著作奖
陈纯菁/文 中译本能和读者见面令我倍感欣慰。 本书在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民族志研究的范例,分别是寻找研究问题、理论抽样以及经验与理论的结合。本书只有一个经验问题和一个理论问题。本书的经验问题是:中国文化如何影响中国人寿保险市场。本书的理论问题是:文化以何种方式塑造市场的形成。这两个问题相辅相成,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很多同学收集到的资料不够完备,却想要回答很多研究问题,这个误区很常见。我们应当谨记,所有伟大的社会学家(无论是韦伯、马克思、布迪厄还是戈夫曼)都只专攻一到两个研究问题,他们穷尽一生,收集尽可能多的案例和资料来回答这些问题。这些睿智的社会学家分析得深刻到位,我们常常为之折服。就算我们没有开创理论流派的雄心壮志,但是我们至少要清楚如何创造出一个好的理论。我坚信理论思考靠的是训练,而不是看天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同学相信,回答一个研究问题就已足够。我在这本书里提出的研究问题是文化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全球化研究的焦点。我试图解释本土文化如何塑造国内和国外公司并存的新兴市场,从而了解跨国公司和商品如何能够在拥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地方实现本土化。本书记录了跨国经济行动主体面对的障碍、采用的策略,以及它们与本土行动主体的互动及其结果。由此可见,我的研究问题也是全球化研究的焦点。 如果研究生想把这本书当作工具书,我建议他们在进入正文之前先阅读导论和附录一。导论介绍了研究问题和相关文献,呈现了我根据相互矛盾和令人困惑的研究发现来修改研究问题的过程。附录一记录了我如何进入田野、如何选择样本、如何收集无法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资料以及我在田野中的角色和困惑。*重要的是,它记录了我所犯过的错误。阅读附录一,读者能了解到我*初的研究问题、我的田野经历,以及我如何根据田野经历修改研究问题。发表是学者的使命。我们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书籍就像画廊中的艺术品一样。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用照片来记录他们的创作过程,然而鲜有学者会透露他们学术成果的产出过程。附录一就是研究背后的故事,我希望在这里展示本书的研究过程,特别是田野中的挫折、困惑和不安。 我经常跟学生讲,在做民族志研究的过程中,时常会感到困惑和迷惘,不知道能收集到哪些资料,也不知道能提出什么研究问题。其实这种感受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定量研究者有清晰的研究假设作为指引,而民族志研究者对田野中的情况只有一些印象、猜想和常识性的了解。这些初步的猜想往往与我们的田野发现南辕北辙。我们的田野发现可能相互矛盾,或者在彼时看来“没有意义”。在这个阶段,我们常常感到苦恼和不安。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困惑,我们才开始反思和质疑*初的假设和常识,充分修正我们的研究问题。我在导论中曾提到,田野中相互矛盾的发现让我捕捉到文化中的死亡禁忌对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影响。 但是,我的研究不能止步于此。我还要思考,它能够和哪些社会学文献对话。它与文化和经济活动有关,但是文化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的文献汗牛充栋,我应该从哪里开始检索文献,又在哪里结束呢?这是民族志研究者所面临的另一种不确定性。我在附录一提到过,我曾两次短暂离开田野,就是为了寻找理论框架。我阅读了大量文献,有精读,也有略读。检索的过程就是不断“过滤”不相关的文献,直到剩下的文献加上你的想法能够解释田野中的发现为止。从进入田野算起,我的“困惑”和“不安”持续了整整九个月。直到田野调查的*后三个月,我才*终确定了自己的理论问题和分析框架。 本书**章勾勒了研究的宏观背景,第六章讨论理论观点,并回答**章提出的研究问题。其他章节(第二章到第五章)都可以单独拿出来阅读。但是,这些章节之间联系紧密,共同解释文化如何影响市场形成。第二章到第五章是根据资料的分析层次来安排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从组织层面分析,第四章从互动层面分析,而第五章是从个人层面分析。因此,将本书视作社会学民族志研究范例的读者,在阅读完附录的研究方法部分后,*好能从**章开始循序渐进地阅读全书。 我相信本书也同样面向学术圈外的读者。对人寿保险公司、经理和代理人来说,本书能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文化观念对寿险产品的抗拒,教会他们如何跨越这些文化障碍。跳出人寿保险产业,有些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开展业务,也有很多国内公司也想要拓展海外业务,而这些海外地区的文化和中国文化截然不同,本书也能为这些公司的员工管理实践和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一点浅见。不少商界人士关注文化对商业活动的促进和阻碍作用,我想本书也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帮助。*后,在商界之外,任何希望了解中国文化内涵,了解文化是如何影响我们思想和行为的读者都能从本书中获得一些启迪。
陈纯菁,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她获得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学位后,曾任教于匹兹堡大学和洛杉矶加州大学分校。她的研究兴趣包括社会文化、市场行为、全球化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目前的研究课题包括中国医疗服务中的非正式支付与社会关系、医患关系,以及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社会文化意蕴。 译者: 魏海涛,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文化与经济、劳动过程与集体行动。 符隆文,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医学人文部博士后,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兴趣为医疗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
亚•尼•雅科夫列夫, 1932年生于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州。1944年毕业于雅罗斯拉夫尔国立乌申斯基教育学院历史系。1956~1960年间在苏共中央社会科学学院研...
《修补世界:犹太人创造力的奥妙》内容简介:犹太人为什么聪明?为什么会出现诺贝尔奖中独特的“犹太现象”?犹太人创造力的奥秘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立体化教程》内容简介:本书针对任何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为在校大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用操作技能而编写
《销售基金定投好简单》内容简介:本书会深度分析“微笑曲线”最大的误区;全面分析“定投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赚钱的”;提出并系统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修订版) 本书特色 胡耀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绕开的人物。他有着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为共产主义不懈奋斗的献身精神;他有着密切联系群众、关...
《星期日泰晤士报》2015年度畅销书Goodreads 2015年度历史与传记类好书《天生幸存者》是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是三位母亲及其新生婴儿在大屠杀中挣扎求存的...
中国学术史研究 崇文学术文库(2009/1)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史研究》是中国学术史之史。对中国古代多部学术史典籍形成的历史背景、体例特点、主要内容及学术史批...
西欧中世纪后期的知识传播 本书特色 基于元叙述和宏大叙事,本书首创了舒适空间经济伦理理论,重建了幸福论,公正论,发展了伦理实现机制论,以期修正对亚当·斯密《道德...
假面文学作品 内容简介 所谓假面文学作品即作者采用掩饰手法出版的文学作品。它的概念十分广泛,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掩饰作者姓名,性别或社会地位的,有掩饰作品内容...
中国的类书.政书和丛书 内容简介 一类书1什么是类书?2类书的出现和发展3类书的作用4历代都有哪些重要类书?5结束语二政书1“三通”、“九通”、“十通”2“会要...
田宓,内蒙古赤峰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长期运用历史人类学方法研究中国北部边疆地区的贸易活动...
《内容营销:图文、短视频与直播运营》内容简介:“电商精英系列教程”自从2011年问世以来,随着电子商务大潮在国内的兴起,成为全
鲁迅-书衣百影 本书特色 从这些书影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战斗的业绩,体味到他的“韧的战斗”的精神。他在“荒淫与无耻”的包围中,从事着“严肃的工作”。他“敢于...
(2018)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 本书特色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介绍我国科技期刊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以...
《老子通释》内容简介:余秋雨里程碑新作,给当代人的《道德经》全解!两千五百年来,陪无数人走出困局的启示录!这一次,让你轻松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当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原籍奥地利,后于1931年迁居英国并于1938年获得英国...
社会资本 :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 本书特色 在《社会资本》中,林南强调了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来实现目标的重要性。社会资本或者说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
《中国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报告(2017)》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为三部分:总报告介绍了“全面小康”进程人民生活发展总体检测情况,
基于Copula理论和GPD模型的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研究 本书特色 《基于Copula理论和GPD模型的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研究》综合运用金融计量学和数理统计学的理论...
蔡定剑(1956-2010)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主任。1986年至2003年底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