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大家专栏作家 杨猛
居伦敦三年 以中国人的视角另眼看英国
他山之石以攻玉 他乡故事以观吾土吾民
2016年杨猛搬到英国,《伦敦的25封来信》收入的25篇文章,是杨猛居住在伦敦的三年间写就的,记录了他对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所思所悟。
【内容简介】
《伦敦的25封来信》记录了非虚构写作者杨猛对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所思所悟,特别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反观自身、反求诸己。《伦敦的25封来信》涉及英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伦敦的25封来信》记录了被主流叙事遗忘的一战华工,也写了那些在今日英国“宁愿受苦也沉默”的华人群体;杨猛写在英国追逐精英教育的中国人家庭,这是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的焦虑情绪的延续;也写几个经历迥异的华人故事,讲述身处异国的他们如何给“中国人”的标签赋予新的定义;他还记录了那些引起英国社会震动的事件,探究英国社会如何与历史和解,面向未来。
杨猛希望借助这些异乡故事,去审视中国人背负的文化烙印,反思我们的文化视野是否限制了进一步成长。这种文化格局如何定义了中国人跟世界的关系?反过来又如何塑造了今时今日的中国人形象?他山之石以攻玉,他乡故事以观吾土吾民。
杨猛,资深记者,非虚构作家。
曾两次入围“开发亚洲新闻奖”,2010年荣获日本举办的“开发亚洲新闻奖”一等奖。2013年获得“中外对话”和英国《卫报》主办的“最佳环境报道奖”。从1995年起开始记者工作,迄今为止,专注非虚构写作。
著作有《陌生的中国人》《不平静的江河》。
在阴晴不定的伦敦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里的人们—特别是中国人圈子—认识之后总是喜欢打听:“你住哪里?”如果你还有孩子,那么紧跟着就会问:“孩子读哪所学校(私校)?”久了我意识到,在轻描淡写的打听背后,隐藏着一种势利的试探。如果听说你住在以杂乱著称、有色人聚居的象堡地区,好多中国人的反应或许是惊讶:“那地方你也敢住?”好像随时担心你有生命危险似的。而如果听说你住达利奇学院一带—那地方多深宅大院且有几家知名私校,对方则会说:“哇,好区啊!”这就好比在北京,如果住某明星别墅区则意味着你是富裕高尚阶层,住燕郊呢,几乎可以确定你属于北漂上班族。我不知道这套以财富计算的阶级观念是如何在国人心中深深扎根的。实际上,阶级烙印在英国同样存在。富人区、精英教育以及考究的皮鞋和低调的谈吐,都是判断一个英国人的阶级成分的指标。这些阶级观广泛存在但是不易察觉。那些含蓄的英国绅士淑女深信自己就是精英,言谈间就能嗅出彼此属于哪个阶层,无须打探。倒是在日趋活跃的华人圈子里,大家来自天南地北,无法简单探测出对方的来头,“你住在哪里?”“孩子读哪所私校?”就成为惯常的开场白。大家深谙此道且都乐此不疲。最近我正在给女儿择校。英国学制跟中国不同,小学从四岁学前班开始,提前一年开始报名注册。今年满三岁的女儿,现在就要找学校了。择校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生活在英国的中国家长,发现大家对择校都很有心得。中国家庭重视孩子教育,对教育投入很大,这个优良传统带到了英国。择校这件事,本质上属于教育范畴,最终背后又衍生出检验你的阶级成分的功能,也挺令人无奈。在英国读公校自然很简单,划片、就近入学。跟中国类似,英国公校也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私校则是收费的。相比免费公校,私校每年一两万英镑的基础学费,还要算上课外活动费用或者将来的寄宿费用,对于大多数英国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在选择私校和公校的问题上,其实我没...
——引自章节:第7封拼爹记
几天前看到国内报道:中国游客挤爆剑桥、牛津等英国著名学府,引发了当地人的抱怨和不满。检索发现,中文消息的来源,是综合翻译了两家英国报纸的报道,原文并没有单独针对中国游客提出批评,但是一经中国自媒体的大量转载和传播,把“中国游客塞满英国”跟“剑桥人大喊受不了”联系在一起,给人感觉发生了恐怖的“占领”事件,似乎中国游客又招来了非议。真实情况究竟什么样子?带着好奇心,我在周末去了一趟剑桥。走出剑桥火车站,就能发现零星的中国游客。时近中午,我们步行前往剑桥,一路上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同胞,听到了天南海北的中国口音。随着人潮的涌动,剑桥原本就狭窄的人行道变得更加拥挤了。的确有很多中国面孔,但是也有很多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客。暑期本来就是旅游旺季。此时,路边出现的中餐馆引发了一个中国游客的欢呼。我理解这是乡愁的爆发:身处以暗黑料理著称的英国,中餐是抚慰中国人灵魂的不二选择。引起我好奇的是,剑桥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学院,也有不错的博物馆和田园风光,中国游客的兴趣点在哪里呢?我追随观光客的脚步,大致捕捉到他们的喜好清单:银街。这条路路边有旅游指示牌和卖热狗的摊位,是游客上下船的起点。站在桥上有很好的视野可以看到著名的数学桥,非常适合歇脚和碰头,因此成了游人扎堆的地方。三一学院。这也是游客打卡的必到之地。学院门前的一棵苹果树吸引了很多游客围观拍照。据说这是当年牛顿冥想、被苹果砸中的那棵树。再一问,又被告知只是当年那棵树的后代之一。这是惯常的宣传伎俩,并无人当真。一帮中国游客拍照完毕说笑着散去。剑河撑篙。这是一个著名的观光项目。剑河包围着大学城,河边散布着几处乘船点。四十分钟15英镑,或者一小时18英镑,乘客可以坐上平底船,一边畅游剑河,一边听撑篙的船夫讲述剑桥故事,成为剑桥一景。有些拐弯拥挤的水域发生了堵塞,犹如碰碰车。一张流传在网上的“游船挤爆剑河”的照片即取景于此。从我作为一...
——引自章节:第2封在剑桥追寻诗和远方
内分泌代谢科医师效率手册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代社会丰富的物质供给,优越的生活条件,却使人们忽视了对营养学知识...
内容简介:朋友们都问我:“你怎么什么事都能如愿以偿?怎么每天都有新事可做?”没有任何事是唾手可得的。我常常不断地去挑战,似乎每天都徘徊在迷宫中一般。但我从未放弃...
酒小七,暖萌掌门人,甜宠大护法。独创猥琐系小清新风格,万千读者追捧。自称“七哥写书不卖愁,一人不笑是我忧”。代表作《名草有主》《陛下请自重》《皇后是这样炼成的》...
编辑推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财富手记,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的人生智慧。从一文不名到商业神话,谱写平民阶层的奋斗崛起之歌。真正的雄心,是去开拓一个专属自己的时代!附...
电气识绘图 本书特色 《电气识绘图》是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通用教材之一。电气识绘图 内容简介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教材》是按照...
本书是一位七旬老人真挚温暖的人生回忆。张才柱老人用100多幅“回忆画”,记录下童年的快乐、乡村的风貌、劳作的艰辛、生命的顽强与时代的变迁,栩栩如生地再现了20世...
中国传统建筑廊装饰艺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丛书之一。作者从廊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说起,详细介绍了廊在整体建筑中的装饰方法,解读了我国传统园...
In the "Mirror, Mirror" episode "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 an evil Kirk c...
精彩摘录我们生命中宝贵的岁月,就这样一季又一季,在指缝中溜过。——引自章节:游伴
历史自媒体账号“朝文社老张”团队的集体笔名,曾用名“我们爱历史”“朝文社”,该团队由多名中国作协会员组成,以“弘扬正确历史观,正视听”为己任。朝文社老张致力于打...
胃痛卷-重订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本书特色 名老中医之实践经验,乃中医学术精华之*重要部分,系砺练卓识,心传秘诀,可谓珍贵之极。今杏林耆宿贤达,破除“传...
从2007年正式出道起,张远就以其俊朗的形象和扎实的唱功收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一路走来,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有失落,也有迷茫。张远通过自身的成长...
烤烟三段式烘烤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阐述了烤烟烟叶在成熟和烘烤过程中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有机物质转化与质量形成,烟叶变黄和变香等基本规律,及其与烘烤环境条件的...
国际产品设计经典教程 本书特色 《国际产品设计经典教程》旨在通过解密设计原理,列举成为成功产品设计师的方法,从而在传统产品设计教育与高速发展的当代设计实践之间架...
精彩摘录他的一生是一部可怕而荒谬的悲剧。我深深地同情他,不管此人多么下流,在我心中对他的好感还没有泯灭。……他给人的印象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作者克里希那穆提,人是一个两栖动物,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已有的和自己建造的世界:物质、生命和意识的世界以及符号的世界。在我们的思考里,我们...
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
青年新锐作家,七十年代生人,著有长篇小说《最后的一颗子弹留给我》,其作品摒弃了传统的军事小说的写作方法.倾倒了众多的年轻读者.
HenryJamesrebelledagainstthetyrannyandbanalityofplots.Believingalifetohavemanypo...
日本建筑工业设计教父、“东方达·芬奇”黑川雅之关于东方设计美学的设计思考, 直入设计美学本质。日本设计文化类榜首图书,理解日本建筑及民族审美文化的通识书,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