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25封来信

伦敦的25封来信

作者:杨猛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20-10-1

评分:6.9

ISBN:978753278400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大家专栏作家 杨猛

居伦敦三年 以中国人的视角另眼看英国

他山之石以攻玉 他乡故事以观吾土吾民

2016年杨猛搬到英国,《伦敦的25封来信》收入的25篇文章,是杨猛居住在伦敦的三年间写就的,记录了他对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所思所悟。

【内容简介】

《伦敦的25封来信》记录了非虚构写作者杨猛对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所思所悟,特别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反观自身、反求诸己。《伦敦的25封来信》涉及英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伦敦的25封来信》记录了被主流叙事遗忘的一战华工,也写了那些在今日英国“宁愿受苦也沉默”的华人群体;杨猛写在英国追逐精英教育的中国人家庭,这是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的焦虑情绪的延续;也写几个经历迥异的华人故事,讲述身处异国的他们如何给“中国人”的标签赋予新的定义;他还记录了那些引起英国社会震动的事件,探究英国社会如何与历史和解,面向未来。

杨猛希望借助这些异乡故事,去审视中国人背负的文化烙印,反思我们的文化视野是否限制了进一步成长。这种文化格局如何定义了中国人跟世界的关系?反过来又如何塑造了今时今日的中国人形象?他山之石以攻玉,他乡故事以观吾土吾民。

作品目录

第 1 封 龙潜欧洲
第 2 封 在剑桥追寻诗和远方
第 3 封 宁愿受苦也沉默
第 4 封 辱华片和玻璃心
第 5 封 免税店的歧视风波
第 6 封 何处是我家
第 7 封 拼爹记
第 8 封 择校大战
第 9 封 虎妈育儿经
第 10 封 天才儿童是怎么炼成的?
第 11 封 他为库尔德而战
第 12 封 人妻先生的故事
第 13 封 罢课女孩
第 14 封 消失的唐人街毒枭
第 15 封 正义运动尚未终结
第 16 封 少女之死与社交媒体管制风波
第 17 封 一桩难以忘怀的谋杀案
第 18 封 追捕杀手的键盘侠
第 19 封 辛普森一家的战斗
第 20 封 高街书店悲歌
第 21 封 拜见蓉儿
第 22 封 寻找周峰
第 23 封 中国通、老人头、广场舞
第 24 封 马克思墓前的中国人
第 25 封 手艺人的最后荣光
· · · · · ·

作者简介

杨猛,资深记者,非虚构作家。

曾两次入围“开发亚洲新闻奖”,2010年荣获日本举办的“开发亚洲新闻奖”一等奖。2013年获得“中外对话”和英国《卫报》主办的“最佳环境报道奖”。从1995年起开始记者工作,迄今为止,专注非虚构写作。

著作有《陌生的中国人》《不平静的江河》。

精彩摘录

在阴晴不定的伦敦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里的人们—特别是中国人圈子—认识之后总是喜欢打听:“你住哪里?”如果你还有孩子,那么紧跟着就会问:“孩子读哪所学校(私校)?”久了我意识到,在轻描淡写的打听背后,隐藏着一种势利的试探。如果听说你住在以杂乱著称、有色人聚居的象堡地区,好多中国人的反应或许是惊讶:“那地方你也敢住?”好像随时担心你有生命危险似的。而如果听说你住达利奇学院一带—那地方多深宅大院且有几家知名私校,对方则会说:“哇,好区啊!”这就好比在北京,如果住某明星别墅区则意味着你是富裕高尚阶层,住燕郊呢,几乎可以确定你属于北漂上班族。我不知道这套以财富计算的阶级观念是如何在国人心中深深扎根的。实际上,阶级烙印在英国同样存在。富人区、精英教育以及考究的皮鞋和低调的谈吐,都是判断一个英国人的阶级成分的指标。这些阶级观广泛存在但是不易察觉。那些含蓄的英国绅士淑女深信自己就是精英,言谈间就能嗅出彼此属于哪个阶层,无须打探。倒是在日趋活跃的华人圈子里,大家来自天南地北,无法简单探测出对方的来头,“你住在哪里?”“孩子读哪所私校?”就成为惯常的开场白。大家深谙此道且都乐此不疲。最近我正在给女儿择校。英国学制跟中国不同,小学从四岁学前班开始,提前一年开始报名注册。今年满三岁的女儿,现在就要找学校了。择校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生活在英国的中国家长,发现大家对择校都很有心得。中国家庭重视孩子教育,对教育投入很大,这个优良传统带到了英国。择校这件事,本质上属于教育范畴,最终背后又衍生出检验你的阶级成分的功能,也挺令人无奈。在英国读公校自然很简单,划片、就近入学。跟中国类似,英国公校也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私校则是收费的。相比免费公校,私校每年一两万英镑的基础学费,还要算上课外活动费用或者将来的寄宿费用,对于大多数英国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在选择私校和公校的问题上,其实我没...

——引自章节:第7封拼爹记


几天前看到国内报道:中国游客挤爆剑桥、牛津等英国著名学府,引发了当地人的抱怨和不满。检索发现,中文消息的来源,是综合翻译了两家英国报纸的报道,原文并没有单独针对中国游客提出批评,但是一经中国自媒体的大量转载和传播,把“中国游客塞满英国”跟“剑桥人大喊受不了”联系在一起,给人感觉发生了恐怖的“占领”事件,似乎中国游客又招来了非议。真实情况究竟什么样子?带着好奇心,我在周末去了一趟剑桥。走出剑桥火车站,就能发现零星的中国游客。时近中午,我们步行前往剑桥,一路上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同胞,听到了天南海北的中国口音。随着人潮的涌动,剑桥原本就狭窄的人行道变得更加拥挤了。的确有很多中国面孔,但是也有很多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客。暑期本来就是旅游旺季。此时,路边出现的中餐馆引发了一个中国游客的欢呼。我理解这是乡愁的爆发:身处以暗黑料理著称的英国,中餐是抚慰中国人灵魂的不二选择。引起我好奇的是,剑桥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学院,也有不错的博物馆和田园风光,中国游客的兴趣点在哪里呢?我追随观光客的脚步,大致捕捉到他们的喜好清单:银街。这条路路边有旅游指示牌和卖热狗的摊位,是游客上下船的起点。站在桥上有很好的视野可以看到著名的数学桥,非常适合歇脚和碰头,因此成了游人扎堆的地方。三一学院。这也是游客打卡的必到之地。学院门前的一棵苹果树吸引了很多游客围观拍照。据说这是当年牛顿冥想、被苹果砸中的那棵树。再一问,又被告知只是当年那棵树的后代之一。这是惯常的宣传伎俩,并无人当真。一帮中国游客拍照完毕说笑着散去。剑河撑篙。这是一个著名的观光项目。剑河包围着大学城,河边散布着几处乘船点。四十分钟15英镑,或者一小时18英镑,乘客可以坐上平底船,一边畅游剑河,一边听撑篙的船夫讲述剑桥故事,成为剑桥一景。有些拐弯拥挤的水域发生了堵塞,犹如碰碰车。一张流传在网上的“游船挤爆剑河”的照片即取景于此。从我作为一...

——引自章节:第2封在剑桥追寻诗和远方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